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军和 《今日教育》2007,(2S):16-18
从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时起,儿童“读经”教育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逐渐推广。2004年.儒学崇拜者蒋庆先生花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但遭到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土的撰文批评,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2.
杨启亮 《中国德育》2009,(12):24-27
儿童读经本身不是问题。中国幼儿学外语都不是问题,读点儿中国文化经典竟然成了问题?但是,如果不想想儿童为什么要读经,不问问儿童读什么经合适,不知道儿童如何读经有益,不懂得如何教儿童读经,成人不读经只让儿童读经,这就是问题了。儿童读经不可能是儿童自主选择,只能是成人选择,而且还是成人组织、实施教学、操纵评价的。说到底,这是个教育事件,  相似文献   

3.
从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时起,儿童“读经”教育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逐渐推广。2004年,儒学崇拜者蒋庆先生花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但遭到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土的撰文批评,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4.
现在已不是“读经”时代,但却是读经典的时代。“读经”时代读的是儒家经典,而我们现在要读的是古今中外、文史哲经的经典。读点那样的经典,对我们提高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是会有好处的吧! —-主持人雨石  相似文献   

5.
张明 《湖南教育》2014,(11):40-41
儿童读经,自古有之。翻开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典籍诗赋,始终伴随朗朗童稚声音,流淌绵延到今日。问题是,对于当代儿童而言,何谓经典,怎样读经,依然模糊着我们的双眼。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经典文化,包括诗词在内,向我们少儿普及,没有必要讨论,就应该这样。其实,过去凡是读经都不是泛指的经典文化,都指的是读经尊孔。我们现在转过头来看,儒家的经典,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儒家经典是否还有可取之处?“五四”运动打出孔家店当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肯定是对的。当时自然也有过激之处,就是笼统地否认了儒家,笼统地否认了孔孟之道。现在再回头看,经过“文革”,经过商品经济的大潮,可以说是道德沦丧,甚至是人性泯灭,这都不是东方道德还是西方道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09,(3):4-8
栏目编辑 杨建伟 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儿童读经在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地区迅速得到推广。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在《南方周末》上撰文批评,认为这是一场违背“新文化运动”的复古行为,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8.
"及早读经,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这是全球读经运动的发起人王财贵教授读经主张的方法、态度、价值观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在全国大规模地进行,但也存在严重的死记硬背、外热内冷等现象。读经教材的编写问题是制约读经活动的瓶颈,应打破读经时代、文体的界域,按照写作的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重新进行分类编排。在使用读经教材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读经情趣和培养学生活用诗文的习惯。提倡采用检查评比等方式,有效激励学生的读经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读经最根本的目的,自然就是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支持读经者普遍认为,近百年来,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系,确实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存在一个巨大缺陷,即丢弃了中华经典文化,在长达近百年的教育体制中已经没有传统的民族经典文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