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给予孩子们儿童化的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中介。过于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使数学教学远离了儿童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变成索然寡味的说教。北师大版教科书的课题就很有儿童情趣。如:我又长高了、小兔请客、青蛙吃害虫等,这些生活味十足的书面语言,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孩子们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于是,我根据这些童趣化的课题,尝试结合儿童认识规律、兴趣爱好等特点,使数学语言尽量儿童化。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已经把教育教学融入到儿童的生活领域中,数学课程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探求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揭示数学的本义。根据生活的涵义、儿童生活的特点,回归生活的数学教学要把封闭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让儿童从“书本世界”或“学科世界”中解脱出来,让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以学生和学生生活为背景形成理念,研究策略,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整合,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意识。一、在数学中体现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亲身经历、用心灵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生活”,从数学与之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去寻找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生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的教师,必须着眼于“生活知识数学化”,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着手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拷问与应答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生活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我们的传统数学课堂通常是一种以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图表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呈现给学生的也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与学生生活有许多差别和距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经验和图形直觉都难登教学世界的大雅之堂。说的极端一点,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教学世界本...  相似文献   

5.
<正>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数学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新颖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好这些情境,还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一些有趣、活泼的教学行为,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形象生动的语言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数学的教学中,虽然都会有情境的设计,但是与语文学科的多彩与丰富相比,数学似乎总是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一。课堂上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授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相似文献   

6.
李永 《小学校长》2006,(3):48-48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此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沈忠 《黑河教育》2010,(3):24-2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从中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教学的世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式都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要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应与儿童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与家庭、社会融通起来,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使儿童、数学、生活三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认识,在体验鲜活数学的同时,产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一、还原知识真实背景,"活化"数学教学1.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原型配对,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教学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  相似文献   

11.
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迟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使他们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一、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作出合理、适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生活经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数学内容,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本文从语言、情境、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让学生能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切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7.
正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当将数学教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儿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那如何才使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下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如能根据儿童的特点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之间的切入点,并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那么,将很容易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体验""游戏世界"入手,使学生愿意自发融入数学新知的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既要考虑到它是一种用以描述和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语言,又要考虑到接受语言的对象是儿童,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数学教学语言的认识。    首先,数学教学语言要准确无误。数学语言必须准确是指不能用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概念,讲述数学知识。    例如,由于整数是自然数(零为自然数)和负整数的统…  相似文献   

20.
蒋莉 《湖南教育》2002,(6):43-43
数学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即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把教和学放到儿童生活的大环境中,以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一、摄取生活现象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都充满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摄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