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设疑法抓住阅读的本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设疑教学法的基本要领是: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教和学达到最佳组合,设疑教学法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设疑教学法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注意了课堂教学的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苏瑞安 《山东教育》2004,(29):42-43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释疑、设疑、激疑……以问题为中心,在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任何时期课堂教学改革都不能革除的价值要义。  相似文献   

4.
我为了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在实践中尝试着我的三步教学法——设疑、解惑、觅题。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知识的形成不是表现在教师的讲述中,而是体理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一、设疑。精心设疑,有助于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也是引导学生高度思维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6.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7.
<正>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设疑法抓住阅读的本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设疑巧妙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形成一种探索的氛围,就要通过教师巧妙的设疑——设计"活"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教学原则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会学、学会,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也叫“问题学习法”),即每节课都就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力求在自学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学习,提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0.
以设疑、讨论、质疑、练习、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导学式教学     
所谓导学式教学,就是把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注重教法的研究,又重视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自学——解疑——精讲——运用"的模式进行教学。一、在设疑中导学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去思考,或边读边思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及探索问题的精神,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强调了问题教学法对治学的重要性.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疑置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症结所在,以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切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教学法为理论指导,探究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中"创境、设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创新性、适切性、挑战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终身受益性,并以应用型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创境、设疑"原则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以便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质疑教学法",开辟新境界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五中学蔺晓林"质疑教学法"是教师在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法。近几年,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本断地摸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方法,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倡导...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疑置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以问题的解决来锻炼学生主知能力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设计并运用了“启发——探究式”四步物理教学法,现就其构思分述如下:   1自学质疑   指导学生自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自学中,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钻研——思考。通常教师要先给出阅读思考题(能加深理解教材内容且具有探究性),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学。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个别指导,并引…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应当是同步进行的。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质素是中学生物教师尚在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对如何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诊JL点体会。设疑解疑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手段。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设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地思维,使学生在解疑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疑是否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赵玉柱 《中学生物学》2009,25(11):21-2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激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学习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搞好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1.引导自学。自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政治课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某章某节,但自学不是听凭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习。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学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学之初设疑。有的放矢地设...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科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学生。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四疑教学法”,较好地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四疑教学法”即是:自学生疑,集疑引议,启思释疑,述疑多练。自学生疑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还要求学生先自己寻求答案,并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自学生疑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运用已学知识,发展思维,并不断激发新的学习兴趣。集疑引议就是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答案由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