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出土并经研究的西夏文物可知,“用西夏文书写、刻印的文献十分丰富,仅存世的文献就十分可观,是中古时期除汉文文献外,保存文献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本世纪初,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发掘出了大批西夏文献,“其中有近九千个编号的西夏文佛经、字书、兵书、类书、法典以及中原汉文典籍的西夏译本”①。除此之外,陈炳应先生经过考证,还发现有“文书、契约、辞书、文艺作品、艺术品、医书、历书、卜辞、生产生活用品等等”②。这充分说明西夏对档案保管制度的…  相似文献   

2.
汉文西夏地图文献是中国汉文古地图文献中颇具特色的一类,它对于研究西夏国地理和中国中古时期地图文献的特点都有史料价值。汉文西夏地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汉文西夏地图特指西夏专题地图;只要标绘有西夏地理信息的地图我们就称之为西夏地图,是为广义的汉文西夏地图。由于汉文西夏地图文献绝  相似文献   

3.
对以黑水城西夏文献为主的俄、英、中所藏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梳理了各机构对所藏文献的整理与刊布及研究的简要情况.世界各地现存的西夏文献以俄罗斯所藏为大宗,且90%以上为西夏文佛经,此外还有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法典兵书、类书史书、汉文典籍的西夏文译本等多方面的著作,对于这些珍贵文献的深入研究,将会把西夏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西夏番文大藏经的翻译是一个庞大工程,除了皇家统治者虔诚参与外,以回鹘和汉族高僧为主的译经团队是主力军。出土文献结合传世史料表明,西夏的译经活动不仅有严格有序的分工合作,而且境内几大著名寺院也是当时译经主要场所。从西夏译经工程可以看出西夏佛教发展的多民族特性,在汉语佛经译成番文佛经的过程中,回鹘和汉族僧人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5.
在西夏建国前后的四十多年里,先后至少有过六次向北宋购买或北宋主动赐给佛经及经秩、签牌等的现象,为西夏佛教兴盛打下了基础,也促进了西夏文化事业的繁荣。本文试图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分析西夏六次赎经及对西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汉文佛典写本佛经、刻本佛经和现代佛经的数据库建设现状,讨论了当前汉文佛典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汉字识别、外字处理、图像处理、文本校对、平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汉文佛典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对策,即充分吸收和利用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数位建设成果,尽快建成兼收并蓄的汉文佛典基本字料库;完善佛典图像的显示、处理效果,提高佛典文本的标点、校对质量,尽快建成精良成熟的汉文佛典图文数据库;全面整合汉文佛典的数字化资源,合理构建汉文佛典的数据库框架,尽快建成开放交互的汉文佛典数据库平台.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乾嘉考据学风大盛,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古史的搜辑钩沉工作。在中国西北边陲立国近两个世纪的封建割据政权——西夏国的历史,引起了不少清代史家的关注,他们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史料,纷纷著书立说,试图重现神秘的西夏国的历史,这样,在清代诞生了一批汉文西夏史籍。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汉文西夏史籍中的绝大多数已亡佚,留存于世的对我们研究西夏历史弥足珍贵。在传世的清人著汉文西夏史籍中,《西夏书》是颇有特  相似文献   

8.
西夏星占档案有两个来源:一是汉文史籍中收录的西夏建国前后进行各种活动的汉文占卜辞;二是20世纪初期出土于西夏故地并收录于《俄藏黑水域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等之中的西夏文占卜辞.我们经过认真仔细地整理统计,得知西夏星占档案约41件.然后对41件星占档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西夏占卜的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西夏官吏请假制度反映了西夏官吏管理制度。通过对西夏故地甘肃武威出土的2份汉文请假条和《天盛律令》中有关请假规定的研究,我们知道西夏的官吏请假制度手续严格,程序规范,宽严适度,这有力地激励了官吏的信心,提高了办事效率。这一制度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经文献叙录》介绍了出土的西夏佛经文献的种类、名称、书籍类型、版式、馆藏编号、保存状况,参与译、校、写、印、施经文人员的有关情况等。  相似文献   

11.
8月1日,一批珍贵的西夏文物与文献首次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已知现存最早的木活字西夏文佛经、别具特色的陶模与铜钱、花纹精美的瓦当……800年前神秘西夏王国的历史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了北京观众面前。据西夏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介绍,此次展出的15件西夏文佛经,是入藏国家图书馆70多年来首次全面地向社会展示。西夏王国是我国中世纪西北地区的一大强国,因留下的文物和史料较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夏王国仿佛彻底消失,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空白。直至20世纪初,大量西夏文献的发现和西夏…  相似文献   

12.
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而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市)的西夏王国,虽偏处朔方一偶,却抗衡于宋、辽、金约二百余年,这于西夏国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而西夏文书立卷制度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就《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和其他汉文史籍,对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略作管窥,由于资料匮乏,西夏文书工作制度的系统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故本文有不到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西夏文书立卷的类属问题 西夏文书立卷也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编制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叙述了西夏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介绍了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由来,内容及其价值,并对其文字特点和书法艺术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大批七八百年前的珍贵西夏文文献,是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藏品:其中主要是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的西夏文文献,其大部分于1929年人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少部分辗转传藏于甘肃、宁夏,一部分流失于日本;另一部分是原为俄国探险队从黑水城掘获的西夏文献中的21卷佛经。20世纪50年代印度维拉博士拍摄少数民族文献,其中也包括拍摄部分苏联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这批文献拍摄完  相似文献   

15.
该文献形成于12世纪下半叶(西夏后期),共9册,保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简称《本续》),是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拜寺沟方  相似文献   

16.
《湖北档案》2007,(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2世纪下半叶(西夏后期),共9册,保存于宁夏回旗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简称《本续》).是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拜寺沟方塔应墟中发现的西复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大藏经"是汉文佛教经典的总称,它也具体指汇辑汉文佛教典籍而编成的一套大丛书.这是它的初始涵义.后来发展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所编成的大丛书,如我国又有西夏文、藏文、满文、蒙文等大藏经,国外有巴利文、日文等大藏经,等等.可是最早的、流传有绪的,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还得数汉文"大藏经".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赵彦龙 《档案学研究》2017,31(1):123-128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英国黑水城文献实物的现场考察,提供了流失英国、法国的古代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及从未发现的装帧形式,以及元代松江僧正管主八为沙州捐施佛经的新材料。对于活字印本的历史、书籍装帧史和元代初期沿海佛教和敦煌佛教的交流,进行了个案的分析,以新的视角对未经开掘的西夏文献搜集整理进行了追寻和探讨,为今后西夏文献的研究做了一定的基础工作,有利于促进国内对西夏文献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西夏佛经及石窟题刻中有数量可观的发愿文,它们有固定的程式,主要包括号、叹、德、愿四个部分,变通的情况可以有因、颂等内容.这些程式可以作为发愿文判断的依据.西夏佛教发愿文类别单一,以施经发愿文为主.施经发愿文又以皇室发愿文为突出.发愿文材料在西夏佛教史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历史研究、俗文学研究、文书学研究及语言学研究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