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总结全国各地开展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部署“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开展,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实施,劳动保障部于2006年8月21日召开了技能岗位对接活动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通报视频会。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主持会议,副司长刘丹华通报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江苏省、四川省南充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湖北省等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区的经验做法。张小建副部长在讲话中,要求各地把开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出版社党委书记柏莉介绍,劳动保障部最近出台了“5+1”行动计划。“5”指5个计划,即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导航计划;“1”是指一个行动,即技能岗位对接行动。前者是劳动保障部在职业培训领域的5个战略高地。后者是劳动保障部门促进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增长点。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国家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190万个新技师。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后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发和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和评价体系。能力促创业计划——“十一五”期间对200万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2006年国家拨出几个亿用于支持创业培训,同时劳动部门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帮助有意愿的创业者。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在5年时间内对4000万名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部门提供免费职业指导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  相似文献   

3.
新举措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劳动保障部2006年初制订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各类院校毕业生和已参加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就业,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迫切需求,劳动保障部定于今年5—7月,在全国城市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依托,开展以“满足企业急需,服务技能人才”为主题的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活动(简称“技能岗位对接活动”)。“技能岗位对接活动”的服务对象和基本要求是:(一)为企业服务。面向急需技能劳动者的各类企业,开展专项的信息和招聘服务。凡要求招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劳动者的岗位(以下简称技能岗位)信息,可免费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相关互联网站上发布。(…  相似文献   

5.
“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应时而生时下,有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分别困扰着劳动者和企业: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等待就业岗位,同时,又有众多的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因素——技能。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缺少技能,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实际上是招不到具备合格岗位技能要求的工人。要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劳动者和企业的对接,技能自然就成了解锁的钥匙。2006年1月27日,劳动保障部正式印发通知,决定于“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该计划提出,围绕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培训》2007,(11):61-62
为贯彻落实《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材,可供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7.
谢瑷 《中国培训》2006,(1):11-12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劳动保障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实施“5+1”计划行动,加快培养一大批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数以千万计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进一步了解“5+1”计划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记者就此对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问:劳动保障部作为全国职业培训主管部门,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培养、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最近,又提出实施“5+1”计划行动,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答:“5+1”计划行动是劳动保障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安排,湖北省5至7月将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行动”,以缓解“技工荒”。据了解,今年湖北省二季度将有近40万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但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技能性人才仍然供不应求。“技能岗位对接专项行动”将对各类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中等院校毕业生、参加政府开办的免费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免费进行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对急需技能人才的企业将免收招聘费;劳动保障部门还将组织进行了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最近,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方案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发[1999]48号)。通知指出,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建立规范化和经常化的工作制度,在总结1999年春运期间开展重点监控工作的基础上,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方案》。通知强调,重点监控是进一步深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西北职教》2007,(8):63-6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现推荐一批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材供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五项计划之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全文共四大部分十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培训》2007,(9):62-6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材,可供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使用。这批教材包括六大类:公共类(引导性培训)教材、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教材、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教材、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教材、音像电子教材、宣传品及相关读物。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室20日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垫江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数大、文化素质不高、技术专长缺乏、就业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县领导普遍认为应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平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6.
《湖北教育》2005,(3):52-52
据《湖北日报》报道,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确定,全省将依托阳光工程项目,今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示范性培训1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3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等措施,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  相似文献   

18.
记者日前从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新疆已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技能培训工作以企业就业为主,重点结合企业用工岗位、纺织服装、短平快项目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  相似文献   

19.
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优化和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得低技能劳动力逐渐被机器取代、边缘化,低技能劳动力面临高失业风险。本研究对国内外低技能劳动力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明晰低技能劳动力概念内涵后定位现实目标人群,并结合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视角下低技能劳动力的群体特征,提出了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技能提升策略:依托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开展成人职业体验课程,制定培训券等优惠政策,提升低技能劳动力参与多元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性;借助数字化趋势,建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库,共享优质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构建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数字平台,高质量匹配培训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情况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