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历史剧具有风格迥然不同的两个流派:一派竭力忠实于历史真实或原著,成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努尔哈赤》、《唐明皇》、《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另一派以着力戏说历史、追求剧情的娱乐性形成“戏说剧”,例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大汉天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电视屏幕上,古装历史剧特别是以清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已成为一道抢眼的风景,其中大多数收视率还颇为可观,如《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天下粮仓》、《梦断紫禁城》、《大清药王》等。而在所有这些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历史大多只作为模糊的背景,“戏说”与虚构演绎是这些电视剧对待历史的共同态度,历史已明显成为娱乐要素。由此我们不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电视频道上清宫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汹涌之势。从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到省市地方台.描写清朝宫廷的电视剧一路热播。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统计资料,可能没有人能够说得全这几年总共上演了多少部清宫戏,从《宰相刘罗锅》算起,《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铁嘴铜牙纪晓岚》、  相似文献   

4.
纪晓岚性坦率,好滑稽.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中称纪晓岚绰号为纪大烟袋.连乾隆皇帝也直呼纪晓岚为纪大烟袋,然而电视艺术并不等于历史.历史上的纪晓岚虽酷嗜吸烟,但绝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肆行无忌.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喷云吐雾是犯禁的.康熙曾颁布禁烟令,不但他不吸烟,而且雍正不吸烟.乾隆皇帝喜文弄武,也不吸烟.  相似文献   

5.
马涛 《档案天地》2010,(2):46-49
由于我国著名演员张国立主演的阴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纪晓岚一夜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因为电视剧中“戏说”和创作的成分,让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反倒成了一个谜团。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清代中国对琉球来华进贡贸易的税收情况1、进贡贸易船只免税过程清代初期,中国对外国贡船进出口所带货物是征税的。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定,外国贡船所带货物,停其收税。……又定,贡船回国带去货物,免其收税”。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又谕令“闽地海外贸易商船及进贡船只,一概收税”。据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十四日《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琉球国要求接回进贡官员事题本》中说:“[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准琉球国中]山王尚咨开:照得康熙二十[三年]乃属国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社会》2002,(5):44-45
雍正七年编纂的《大义觉迷录》记载一则民间传闻:“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胤(礻题)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是说康熙传位遗诏原文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胤(礻题)原名胤祯,因雍正皇帝名胤稹,为避讳,胤禛当皇帝后,胤祯改名胤褪)。而康熙的第四子胤稹把遗诏的“十”改为“于”,“祯”改为“稹”,  相似文献   

8.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二月置台湾为府(隶于福建省,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后,曾多次纂修台湾府志。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台湾地方文献者无不认为:台湾府志共有五部,“初作于康熙三十三年,观察高公拱乾成之”。(简称《高志》)①但近年上海图书馆新发现一部罕见的《台湾府志》,(以下简称《蒋志》)该志共十卷,清  相似文献   

9.
《午亭文编》五十卷,清陈廷敬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泽州人。因《水经注》载“沁水经午壁亭”,而名其家曰“午亭山村”,世亦雅称之为“午壁”。顺治十五年进士,仕途亨通,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一年卒,卒谥文贞。著有《尊闻堂集》八十卷,后来又重编为《午亭文编》五十卷,交付门人侯官林佶手写刻印。成为清代著名的“林氏四写”之一、《午亭文编》问世以来,见之于国内各家书目著录的,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康熙47年刻本,其二为乾隆刻本(如《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10.
王少华 《视听界》2001,(5):57-57
近年来,不管是看电视剧的,播电视剧的,还是拍电视剧的,都有着相同的怪现象。一、电视剧的题材选择“怪”。这几年拍摄的电视剧,大多数是古装剧和警匪剧,要不就是多角恋、婚外恋,真正反映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的电视剧少之又少。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样以普通老百姓为主角的电视剧更是屈指可数。相反,一些同样题材的电视剧竟会同时有两部,比如已经播出过的《风流才子纪晓岚》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而以广东  相似文献   

11.
木子 《现代传播》2001,(4):124-125
由北京广播学院主办,北京亚环影音制作有限公司协办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剧本研讨会于2001年7月16—17日在北京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人民日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亚环影音制作公司的有关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与会者从总体卜肯定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下简称《纪》剧)前40集所取得的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亚环”总经理边晓军先生介绍了组织《纪》剧续…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康熙(注:台湾综艺栏目《康熙来了》)开播,那年我来北京上学.当时每集《康熙来了》更新,在广院内网共享P2P平台的下载量都是第一名,大学期间几乎一集不落,当佐餐消遣.今日,康熙谢幕,再见十二年!”这段话是我的一位好友最近在朋友圈发的,对于这样一档电视综艺栏目的谢幕,各种感慨一度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刷了屏. 短短一两年时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各类自制栏目,如《奇葩说》《你正常吗》《偶滴歌神啊》等,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特别是90后.  相似文献   

13.
《蒙古律书》及其后来的《蒙古律例》为清朝实施于其所辖蒙古地区的区域性法律文献。据载 ,第一部《蒙古律书》颁布于崇德八年 ( 1 6 43年 ) ,其后历朝予以增修 ,最后一次则是嘉庆二十年 ( 1 81 5年 )。该书汉文题名虽有“律书”“律例”之别 ,而蒙古文、满文题名却无 ,因之可将二者视为一部法律文献不同时期的版本。康熙六年 ( 1 6 6 7年 )《蒙古律书》封面以蒙文题写《康熙六年增订旧律书》,为康熙六年九月初二日理藩院题准在崇德八年《蒙古律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增修本 ,刊发于八旗外蒙古、众苏鲁克沁 (牧场 )、外藩蒙古地区。因其流传甚…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自2001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海内外引起了一股“康熙”飓风,该剧被专家称作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大题材、大制作、大导演、大编剧、大明星、大投入、大回报”的古典巨片。  相似文献   

15.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体现了文献学、目录学的成就.通过对以上二书的分析,阐明了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春 节期间 ,电视台正在一天数集地重播连续剧《康熙王朝》。我看了几集就不想看了 :康熙皇帝要封一个知县的太太为“一品诰命夫人” ,清代的知县仅为正七品 ;康熙的祖母皇太后口口声声自称“孝庄太后” ,“孝庄”系太后死后的谥号 ,怎么在生时就能预知 ?还有一位知县王大人 ,在皇帝接见时因为要保持恭敬严肃的态度 ,憋尿三个小时 ,忍无可忍 ,总算获得皇上的恩准而在宫殿角落方便 ,不料因憋的时间过长而昏厥。……平心而论 ,《康熙王朝》在同类连续剧中 ,拍得还算比较严肃的。近年来 ,清代剧的拍摄可谓不少 ,如那轰动一时的《还珠格格》、《…  相似文献   

17.
清代熊赐履所著《经义斋集》是以康熙皇帝所题匾额而成书名,但“经义斋”题名是康熙皇帝何年所赐,资料记载不一,或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或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本文根据《经义斋集》正文所记内容,佐以清代实录等资料,考辨题名年代,厘清列传、碑传及年谱等疏漏及抄录之误.  相似文献   

18.
史称妙峰山有两个谜,其一,妙峰 山 在 五 顶 之 外 被 称 为 “莲 花 金顶”,其“金顶”名号何时、从何而来?其二,从 “灵感宫 ”之名 称和 所祀 奉神灵判断,灵感宫应为道观,但缘何由和尚住持?谜之一:妙峰“金顶”从何而来 据现有材料知道,康熙时代,妙峰山并未被称为金顶。《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说:“妙峰山娘娘庙创建于明末,当时香火不旺,由道士们住持。康熙十二年(1673年)称‘北顶天仙庙’,康熙 二十八年 ( 1689年)后 ,佛教势力上升,改由僧人住持,香火逐渐兴盛。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后改称灵感宫。” 据 美 国 汉 学 家 韩 书…  相似文献   

19.
据《清代文字狱档》考李驎的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世清同志撰《虬峰文集中有关石涛的诗文》,载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文物》杂志。文中说:“李驎或即卒于康熙四十六年冬。”此说与史实不尽相符。 汪文是根据《虬峰文集》刻成的时间,推定此集作者李驎的卒年的。从《虬峰文集》的字体肥瘦、大小看,各册参差不齐。卷十三收有丁亥所作诗,则集中收诗已至康熙四十六年。《贩书偶记》及《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此集刻于康熙三十九年,皆误。北京图书馆藏本后  相似文献   

20.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手抄本《西游记记》,作为晚出的《西游记》评点本,颇耐寻味。本来《西游记》的评点本极多。明末署名李卓吾评点的“李评本”往往借小说情节生发点染,“以痛哭流涕之心,为嬉笑怒骂之语。”(《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凡例》)其中不乏对作品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精彩处的点睛,也不乏对《西游记》美学价值的肯定。清初康熙间汪象旭的《西游证道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