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正官 《阅读与鉴赏》2009,(1):60-60,59
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为千古名篇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高中语文教科书多选录了此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5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职高语文第三册(2005年版)均将该篇作为重点篇目收录。  相似文献   

2.
《(宽容)、序言》是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药》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一篇是散文诗式的序言,一篇是揭示现实的小说,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我却从中读出了许多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温度计》(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七册第11课)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我自制了一个温度演示仪。(如图)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它们和众多的故事、散文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我是这样理解的: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  相似文献   

5.
说明:本文所提到的课文和注解,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课《语文》课本,其中第一册为2000年3月第2版,第二册为2000年11月第2版,第三册为2000年12月第2版,第四册为2001年10月第2版,行文时不再重注。但若同时出现于更新的版本,当另外加注。  相似文献   

6.
仿写通常是在学完一篇课之后进行。如苏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十课《庐山的云雾》一,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21世纪教材(北京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4课《春光明媚的早晨》是一篇识字课,重点是教学生掌握利用熟字加偏旁和去偏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的同时帮学生建立字、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课文中写出了这样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共有五篇课文,即看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孔雀》,诗歌《春雨》《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儿童故事《小黄鸡的故事》。其中《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和《小黄鸡的故事》是新选的课文。这个单元还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即《保护有益的动物》。下面就这一组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关于识字教学第三组教材的五篇课文中要求学会的字是61个,要求会认的字是24个。虽然这些生字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但是莘乃珍老师在第四册教材说明中强调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经人教社教材编审组的缜密构思、层层筛选,五篇经典课文———《称象》《数星星的孩子》《刻舟求剑》《狼和小羊》《丑小鸭》,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取向,与一个“复习”及一次“口语交际”,组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组教材,从而使本册教材在由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教学中,占据了独特的重要位置。从总体构思上看,贯穿本组教材的内线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五篇课…  相似文献   

10.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是从《列子》的《汤问篇》节选的,现编入九年义务教材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篇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注意从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疑点三方面入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案例] 四年级《挑山工》(北师大版第八册下)中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第一课。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我们比较了“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样,作者也解开了心里的不解之谜。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本),将原第三册第五单元内容作了调整,增加了现版的第14课《漫话清高》一文,作者系北大教授金开诚先生,文章试图以“漫话”的方式让人了解“清高”一词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选作高中教科书(必修)第四册课文的,只是全篇的第一部分,但却是全篇的主体,相对完整地反映了“逍遥”这一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赤壁赋》(或《前赤壁赋》)是一篇名作,为各种文学选本所必收。高中《语文》第三册也选人了这篇作品。其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文中的名句。但“渺沧海之一粟”的“粟”指的是什么,有些费解,但教科书未作注释。我们试看一些权威性的书籍中是如何解说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至今,经过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并形成一些改革共识,为使这些成果和共识尽快地体现在教学中,尽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2000年初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试用修订版)》),同时要求教材也作相应的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目前已修订到第四册。同前面几册的修订思想相同,一方面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修订;另一方面尽量体现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插接的研究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册(二年级)第三单元《玩具》第2课。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四册(2004年9月第1版)有6处字音误注,现分别指正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四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本册教材作简要说明。一、教材的编排全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  相似文献   

20.
《家乡的桥》(A版第七册)是一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通俗易懂、充满情趣的课文,但是四年级的孩子对于这样的没有故事情节的文本并没有很浓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水乡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