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给师范生一个分析逻辑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教师的经验、学生的体验展示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生活世界。公共教育学课堂就是帮助师范生叩问教育的意义,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建构高师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学意向。  相似文献   

2.
引导师范生追问和体悟教育的真谛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师和师范生是具有丰富的教育生活经验的个体,而且这些经验本身是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资源。采取师范生分享教师的教育经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的教育叙事的方式,有助于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使教育叙事式公共教育学教育模式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把案例教学引入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实践,是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将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化。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案例教学内容的准实践性有助于师范生习得专业知识;案例教学方式的特殊性有助于发展师范生的专业能力;教育学任课教师独特的示范性将对师范生的职前专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是衡量美术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以师德胜任力、教学胜任力、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为核心的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三级评价体系对美术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美术师范生教师胜任力的问卷调查发现,美术师范生高度重视师德胜任力与教学胜任力,对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的关注程度稍弱,而对师德胜任力自我感知评价明显高于教学胜任力、育人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因此,高校在对美术师范生的培育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注重师德教育,增强师德胜任力;调整课程结构,增强教学胜任力;加强实践指导,增强育人胜任力;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公共教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教育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素质,使培养出来的师范生能胜任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来检视,我们发现,造成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感受不到课程知识的意义及其学习的价值。因此,意义建构应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价值取向。公共教育学课程旨在让师范生体认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教师职业的意义。公共教育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改革策略在于回复知识的意义与重构学习的路径,具体包括:恢复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立足师范生的社会文化属性和知识经验基础、提升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钱捷信 《考试周刊》2011,(52):213-215
如何让教育学适应师范生的实践需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把师范生培养成为懂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学教学的策略要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平台,这样教育学理论教学才能为学生走向合格教师的讲台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长期以来对师范生向师性的培养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该课是以教师能教些什么为出发点而组织的教学内容,即教师教育学;而不是以学生为本所建构的教学体系即学生教育学。  相似文献   

9.
高师公共教育学由于其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师角色定位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未来角色意识的激发者;教育理论的学术探究者;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人才的整个流程中,作为教师后备军的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教师胜任力备受关注。为了解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现状,从而更好地发现当今师范生培养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采用问卷调查法对Y大学145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现状。调查发现性别不同会影响教师胜任力水平,而参加教育实习实践的次数也会影响教师胜任力的发展,同时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尝试提出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为探究信息技术类专业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师学生数学观的意义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生的数学观是数学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是高师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高师学生主动和高效学习的需要,是提高他们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高师数学教育应确立多元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修订教材;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和强化数学观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数学素养;探索有利于数学观教育的评价标准,以促进高师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师的职业性格影响着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效率和效果,更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学教育的质量,应予以重视。不仅要重视小学教师职业性格的职后训练,更应该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性格的职前培养。本文着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着重培养的职业性格特征以及具体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齐易 《保定师专学报》2003,16(3):110-112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形势下,由于近几年来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高师音乐专业演唱、演奏技能类课程教学有所变化。应正确认识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对学生负责、对音乐教育负责的态度,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高师音乐系不能无限制地扩招。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即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如何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具备广博而深厚并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具备创新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能够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并且要接纳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5.
Comparing self-perceived quality of teaching to students’ perception can be used in higher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of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eacher education. However, comparing these measurement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s only meaningful if the same constructs are being measured. To shed light on this comparison’s meaningfulness, we scrutinised whether aspects of quality of teaching are measured in the same way across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by mean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nalyses. To do so, 272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eacher education rated aspects of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were rated by their 4851 students.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cross these perspectives was tested in 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Stro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 held for two aspects of quality of teaching; for the third, one item lacked weak measurement invariance. 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ived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lower than their students. In conclusion, aspects of quality of teaching can be compared across perspectiv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encourage pre-service teachers to use students’ feedback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语言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的效率。要重视对师范生语言素质的培养,而语言素质又是在语言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师范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课堂实践环节、课外活动环节、专业见习环节、专业试讲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指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互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激发"互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师范生与职业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呼唤着师范生质量标准的诞生。我国师范生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以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师范生培养标准和合格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12,(5):90-94,101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师范生教育存在着学习主体性的缺失、主体认识力的弱化、知识面的褊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彰显主体性的培育理念,努力探索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教学形式,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将多年来习以为常的课堂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一种质疑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质疑而探究问题的答案以释疑。并将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渗透到高师课堂,不断提高高师生的素质和育人的能力,为社会输送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