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概述作为开端进行论述,详细地剖析了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出现的原因、所造成的危害,进而总结出这种行为的构成要件,然后阐述了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这一行为存在的法律漏洞、域外政府采购法制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之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一项公共管理制度,但实践中在政府采购领域却存在严重的商业贿赂行为。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认为,由于正式制度缺失和非正式制度的惯性、缺乏导致了政府采购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这可以通过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和积极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来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现状和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从负激励角度的提出了治理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对策:加强负激励机制的法制建设、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负激励机制、加强负激励机制执行的力度、建立诚信体系和建立商业行贿人的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行政服务中频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行政领域引用市场机制的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教育行政管理中引用政府采购提供了实践背景和依据。政府采购在教育行政中的引用,是教育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教育行政中引用政府采购也带来了商业贿赂等问题。加强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加强公民的诚信建设是解决商业贿赂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治理商业贿赂是高校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该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商业贿赂犯罪的原因,结合笔者单位的实际,提出了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最基本的原则是公开、公平、竞争,但由于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得较晚,许多地方还很不完善,政府采购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对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危害最大的就是商业贿赂,因此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及惩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商业贿赂是经营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明晰回扣、折扣、佣金、附赠的法定含义,贪污确认商业贿赂的责任构成,确认行贿人和受贿人,并视具体情节对商业贿赂的行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刘杰 《现代企业教育》2008,(18):114-115
当前商业贿赂在我国一些行业和领域,已成为企业运行的“ 潜规则”。特别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电信、金融、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尤为突出。本文拟对我国企业商业贿赂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对策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商业贿赂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界定了商业贿赂,其第8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  相似文献   

10.
请客送礼,卖官鬻爵,权力赎买等不良官场文化,是商业贿赂滋生的根源,官商勾结等不良商业文化。直接推动了商业贿赂的盛行,重农抑商、重士贱商。对商业贿赂认同的不良社会文化,对商业贿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经济权利、生活条件等基本社会权利方面不平等的社会体制缺陷,为商业贿赂的频发提供了“保障”。防治商业贿赂应治理吏制腐败,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确保社会基本权利的实现,扭转社会对待商业贿赂的不良心态,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氛围,德法兼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商业贿赂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对治理商业贿赂犯罪高度重视,但对有关商业贿赂刑事政策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刑事政策在商业贿赂领域的具体落实。主要从刑事法角度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进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归纳其危害性,力求从刑事政策理论层面上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引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治理腐败的全新理念——将贿赂外国官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通过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尽量避免贿赂行为的发生。经过30年的发展,这种理念逐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当借鉴《反海外腐败法》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的贿赂条款、加强公司内部的治理责任,借助多样化制裁方法,科学有效地治理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理商业贿赂是我国2006年反腐工作的一个重点。商业贿赂已成为我国许多行业的潜规则,它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扭曲市场经济对公平秩序的要求,破坏正常的交易秩序,而且会抵消我国政府的反腐败的努力,还可能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建立反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我国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在法律中集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责任于一体,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明确惩治商业贿赂的主管机关;创设保护和奖励举报人的具体制度安排;引入污点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的遏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社会是反商业贿赂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可以成为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力补充;成熟的公民社会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廉洁者的道德满足感,并加大贿赂的道德成本;公民社会对反商业贿赂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商业贿赂被发现和惩处的概率.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社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公民社会在反商业贿赂方面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要形成国家与社会反商业贿赂的合力,就要高度重视公民社会反商业贿赂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不仅影响了各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众多不公平竞争行为,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文章针对商业贿赂这一不良经济现象,从中美两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比较研究中总结中美两个不同的社会文化主体在反商业贿赂法律界定、立法渊源、现状及发展上的整体差异及特征,探寻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条例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对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以期尽快实现我国反商业贿赂法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材采购环节是高校商业贿赂的频繁发案部位,触目惊心的案件让我们对高校教材采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进行反思。文章阐述了高校教材采购活动中商业贿赂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原因,并深入探讨了高校教材采购中商业贿赂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387条第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须以“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为成立要件,但是,实践中已出现用规避“账外暗中”的方式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反商业贿赂的现实已经凸现出我国刑事立法的局限。因此,取消单位受贿罪中的“账外暗中”,使刑法第387条第1、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构成要件趋于一致,无论是出于刑法理论的分析还是反商业贿赂的实际需要,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对商业贿赂不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治理经验。在我国,对商业贿赂问题的关注尽管刚刚开始,但人们对此并不陌生。当然,由于起步较晚,许多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商业贿赂在教育系统的表现及其防止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要件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先后联合公布、印发了《罪名补充规定(三)》及《适用法律问题意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并就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提出部分意见,从而更加有利于打击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犯罪。然而,此两次仅是有关罪名的改变和部分法律的适用,该罪构成要件并未明确改变。为了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规范刑事执法行为,尚需进行犯罪要件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有利于开创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建构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界和实务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许多问题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影响了查办商业贿赂犯罪的效果。本文试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作出阐述,对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对商业贿赂犯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事实法律体系的构想,为治理商业贿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提供立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