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对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期许、文化价值悖谬及文化价值超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核心文化价值期许是促进接受高等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间接抽样、模式局限性、被试能动性、主体逐利性等因素,会生发阻碍接受高等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悖谬;实现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超越,需要从科学选择、合理运用、动态把握及规范控制等四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4):1-2
题库建设是实现考教分离制度的先行条件,面对传统考试的种种弊端,题库建设势在必行。然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并不能仅仅依靠题库的建设,还要依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等特点设定多样式考核方式,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兴起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高校合并,体现了我国以共建、联合、调整、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鲜明动因——促使高等教育从主要依靠扩大外延向主要依靠发展内涵转变,使其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合并与融合的真谛在于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达到从办学思想、大学文化、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和学科建设等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主体定位迷失、个体职业能力丧失、对象个性化漠视。应从参与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承认成人教育的生活性、激发成人课程文化的自觉性、实践道德文化的自觉性等方面,保障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考察了世界有关高等教育体系课程国际化的概念和实践,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观察,指出要在制度、结构和评估反馈方面做出适当安排,迎接高等教育课程国际沦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课程去殖民化是南非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其深层动因是殖民化遗毒体现的种族与文化偏见及其导致的本土知识边缘化和土著学生身份认同困扰。在理念上,课程去殖民化不仅要消解“殖民”符号,深刻反思课程体系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同时要再造“本土”符号,加强课程的人性化、民主化、非洲化和多元化。南非高等教育课程去殖民化从课程的保障机制、目标、设置、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去殖民化的理念认同、组织制度创新以及路径拓展,也使高校黑人学生的比例有所提升。课程去殖民化进程仍面临一系列问题:许多高校教师对课程去殖民化理念认知模糊或知行脱节甚至完全抗拒;大学生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淡薄,本土语言仍被边缘化;政策执行机制缺失,等等。南非高等教育课程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不明晰、法律制度不健全、办学体制不合理、教育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深化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系统五大策略,以期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原始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是指在保障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建构。然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融入课程建设时面临环境不良、制度困顿、技术锁定等困境。通过弘扬育人文化、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提升教师胜任力,强化课程建设的技术之柱,或可破解上述困境。  相似文献   

9.
广东高等教育目前不能提供满足创新需要的人才,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创新的现状,结合影响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元素——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广东高等教育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提倡确保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理念,完善高等教育内外部制度环境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进行国际化办学,提供开放课程,进行特色办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改革产物与推动力量是对我国20年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基本判断。制度缺陷以及利益冲突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存在着行政行为化、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合法性等问题。评估的科学定位、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文化的培育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积极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景是方兴未艾,一级学科评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评估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短学期制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形式。乐山师范学院自2011年暑期开始推行短学期制度改革。本文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实践,从课程与教学、师资配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就如何完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短学期实践教学作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政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了质量工程,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对象、手段、评审与管理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误区和问题。下一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应抓住任务核心,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与评价机制;要培训精品课程实践社团,塑造精品课程建设的共享文化;搭建起精品课程建设的学习环境平台,以促进课程的持续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整理和挖掘蔡元培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方面的真知灼见及实践探索,初步归纳出蔡元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涉及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四大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蔡元培对于课程与高等教育改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大胆实践至今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西方自由教育的通识教育在美国历经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美国高校逐渐形成以重视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与理解、致力于培养知识全面、视野开阔的人才为基本特征的通识教育体系,为解决困扰我国通识教育发展已久的制度困境、文化困境、认知困境以及课程困境提供丰富的经验借鉴,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国情,从国家制度、社会观念、高校认知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解决复杂的课程实践问题,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完善学校课程管理都必须依靠有效的学校课程领导。职业学校课程领导通过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再造学校组织结构、建立广泛策略联盟、重塑学校课程文化等策略,引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适应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国科技大学近几年围绕实践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发展学生智能和想象力等教育、教学思想,开设了一系列审美、艺术和文化方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实践正在不断推进,但由于受到既往课程管理模式和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成效不理想。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革新、体制变革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校本课程实践是学校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深化校本课程实践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学校教育哲学建设、校本制度完善、办学特色彰显等内容,与校本课程实践有着方向上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