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家小宝(读小学二年级)在书房做作业,我在厨房做饭。听到她叫:“妈妈,月亮像什么?”我说:“你觉得它像什么呢?”她说:“我不知道。”一道练习题难住了她。我说:“那你就写‘不知道’。”她大叫:“那老师会在上面打个叉的!”我故意不理她,继续做饭。我不能告诉她现成答案,要让她自己用心思考。  相似文献   

2.
陆(lù)一是六一儿童节生的,她爸爸就给她取名陆一。她的爸爸比妈妈大.看起来就像是陆一的爷爷。据说她妈妈是云南人,是爸爸花钱讨来的。妈妈来了一年后,生下了陆一。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始.原来教秋秋的季老师请产假,大(六)班换了一位新来的林老师。刚开始没有觉得孩子有什么不适应.但是有一天秋秋回来坚决地、肯定地对我说:“妈妈,明天我不要上幼儿园了!”问她为什么.她说新来的林老师不喜欢她。仔细追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黑色幽默     
我的老师 作文讲评课,班里的一个学生读她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教师像妈妈》。只见她“霍”地一下站起来:“……老师,我多像你的妈妈……”老师无语了。她是想说“老师,你多像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和平糖厂子弟小学四(2)班杜宇峰:要是丢了学费的话,我会到奶奶家要钱先垫上,再嘱咐她替我保密,别让爸爸妈妈知道。以后,我再用我攒的零用钱还奶奶。哈尔滨市通河县实验小学四(4)班李佳聪:丢钱的事千万不能告诉妈妈,妈妈摆摊床挣钱多不容易!不能让她再为我着急了,自己做错事应该自己承担。我会向老师撒谎说妈妈出门了,以解燃眉之急。然后再做做社会调查,看看有没有适合我做的工作,比如发发传单什么的,等把钱攒够了,再把学费交上。哈尔滨市南岗区长虹小学五(2)班王瑞琪:我觉得应该先和大队辅导员老师说一声,让…  相似文献   

6.
我学书法啦     
我妈妈是一位语文老师,她毛笔字写得很好,我很羡慕。每次妈妈写字,我总是缠着她也要学写字。 这天。妈妈把我送到了汪老师家。哇!好多小朋友啊!他们都在跟着汪老师学写毛笔字呢!  相似文献   

7.
走近M     
我妈妈是一个小学老师.从小她就对我说了许多学生的故事。她有一个信念:老师要善待学主。在她着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妈妈是一个好老师。当我也成为一个小学老师之后.我就想我一定要超过我妈妈.更善待学生。一、发现问题担任四(1)班的班主任没几天.M的名字就占据了我的双耳。不是M和人打架.就是M骂人;当大家专心听老师上课时.他却当众剪脚趾甲.老师对他好言相劝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等我剪完.我就不剪了。”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有时.甚至上课时都找不到他的人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我常常只能先放…  相似文献   

8.
每次上公开课,老师总爱选那些聪明活泼又听话的孩子,而试课时,又用平行班的孩子,所以班里总有那么几个“不出色”的孩子在两次机会中都无缘参与。记得有一次我上公开课,班里留下了几个孩子(在幼儿园这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我也没在意,家长们似乎也不会介意这些“小事”。可是第二天早上,杨智婧(她昨天没上公开课)的妈妈来找我,非常委婉地向我说明了她的来意:她女儿不太聪明,但她非常喜欢老师组织的活动,可是她太老实,又不善言辞,更不敢把想法告诉老师。昨天她回来后非常伤心,求妈妈给老师说说,让她参加活动……听…  相似文献   

9.
我的礼物     
班森小姐曾是我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她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可爱、最美丽的人。我珍惜和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经常整个上午都呆在教室里,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就连上厕所也不愿去。每逢班森老师问有谁愿意擦黑板,或者把考卷、作业本收齐送到讲台上时,第一个举手的总是我,我把黑板擦了又擦,卷子理了又理,直到黑板干干净净,卷子整整齐齐,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座位上去。妈妈为我准备午饭时,我总让她给我多带一个苹果或桃子,带给班森老师。可我一直没有勇气当面递给她,总是偷偷地放在讲台上。当班森老师发现当天的“贡品”时,她总要环视一下同学们,说:…  相似文献   

10.
老师妈妈     
幼儿园毕业后,我进入了小学,我的妈妈成了我的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位老师,我有很多的不适应和陌生感。写话妈妈在没有成为我的老师之前,我觉得她和蔼可亲,也很喜欢我。可自从成为我的老师后,妈妈对我似乎不那么好了。我不努力学习时,她就会狠狠地批评我。我问她问题,她总是先给其他同学解答。我考试成绩不好时,她总会大声地数落我……她陪伴我的时间越来越少,照顾、辅导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天一有空,她就去辅导班里的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11.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初三的女孩,今天鼓足了勇气向您诉说我心中的痛苦。近来我和妈妈经常闹矛盾。暑假里,记不清因为什么事情,我和妈妈闹翻了,我只清清楚楚地记得妈妈怒吼道:“以后,你管你,我管我,我做的饭,你别吃!”我真的一赌气饿了一天多。后来,在爸爸的劝说下我才吃饭了。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不再叫她妈妈,不再理她。那天中午爸爸不在家,她在午休,我不得已叫了她几声妈妈。除那以外我到现在都没有叫过她妈妈。然而那次叫她时,她明明醒着却没理我,为此,我更恨她了。还有一次,晚上我没用她给我的手电,从很远的地方摸黑回家,回家后她却把我…  相似文献   

13.
叫一声小名     
一天,李劼的妈妈告诉我这样一条信息:李劼:“妈妈,胡老师最喜欢我们班的翟艺琳。”妈妈:“为什么呢?”李劼:“因为胡老师很少叫她翟艺琳,老叫她通通。胡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妈妈:“不会的,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李劼:“不,胡老师要是喜欢我为什么不叫我念念,总叫我李劼呢?她叫张斯雨的时侯也总叫她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送你一个美称(chēng),叫‘修辞(cí)妈妈’。”妈妈愣(lèng)住了,露出了疑(yí)惑(huò)的表情。非要我拿出证据、说明理由吗?每当妈妈把我送到学校附近的时候,她会说:“小鸭子要进校园了。”可能是我背着书包走路的样子让她想到了小鸭子。我睡觉如果打呼噜,她会说我是“小猪”“小懒猫”“小懒虫”。这不就是“比喻妈妈”吗?  相似文献   

15.
刘好 《小学生》2005,(4):11-11
今天上午,妈妈正在教(jiao)训(xun)我,好朋友小胖和小华来找我玩。他们进来了,妈妈还在那里说个不停(ting)。我恳(ken)求地看着她,希(xi)望(wang)她不要再说我了,可她一点都不顾(gu)我的脸面,还在那里不停地说我这不好那不对。  相似文献   

16.
理发师妈妈     
看着我的头发一天天长长了,从来没有学过理发的妈妈今天偏要亲自给我理发。面对妈妈的满腔热情,我总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吧!唉,理就理吧,我无奈地把脑袋交给了她,心里却担心得像有个小兔子在"怦怦"乱跳。妈妈把卫生间当成了临时理发室,放了凳子后,对着我一伸手,示意我坐上去。只见妈妈身穿白大褂,旁边放着梳子、剪子、  相似文献   

17.
我的妈妈     
黄安康 《家教世界》2013,(12):55-55
我有一个喜怒无常的妈妈。(开头简洁明了,一句话就概括出了妈妈的特点。) 有一次我考了100分,妈妈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妈妈(她)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干得不错。”我考85分(时)妈妈露出了生气的脸容(表情),我考了89.5分(时)妈妈的脸突然沉默(暗淡)了下去。(后两句如果互换一下位置,按成绩的高低顺序排列,更能突出妈妈的失望之情。)  相似文献   

18.
楔子 场景一:下课了,二(6)班的吴溪拽着语文老师曹向华的衣角连声叫着:"妈妈,妈妈!"曹老师放下手里的书,理了理孩子散乱的头发:"吴溪,你怎么了?我是曹老师."吴溪的妈妈在外打工,长期见不到妈妈,孩子脑子里产生一种幻觉,只要看到跟妈妈有点像的,就会跑上前去叫妈妈.  相似文献   

19.
一、课程资源的挖掘 一次作文课,老师让大家以“母爱”为话题进行写作,方云(化名)同学交了白卷。老9币感到很意外,于是找到了她。一提起妈妈,孩子泣不成声,她说:“我不敢听到别人提妈妈,在我生活的14年中,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也没有叫过妈妈,没有发过‘妈妈’这个音!”后来经过了解得知,原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她10个月的时候就离婚了,妈妈改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看过她。打开孩子的日记,有一段这样写道:“……多少个夜晚我会偷偷地哭泣,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我也许是个多余的人,都说天下最善良的是母亲,而我的母亲却不要我了,没有母爱的日子,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渴望见到妈妈,哪怕仅仅是一面。”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感激     
每当我看到这张老照片,视线总是长久地落在中间这位面带微笑的中年妇女身上,感激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她就是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沈秀英老师(二排左四)我上初一时还不到11岁,又是在校住宿,班主任就像是学生的又一位妈妈或爸爸。而她映入我们眼帘时分明就是一位母亲的形象呀:三十六七岁,身材已开始发胖,一头短发朴素得近乎土气,面庞带着笑,可亲极了。在沈老师的关爱中,我们很快忘记了离家的孤单,快快乐乐地融入了这个新的集体,对她也自然而然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沈老师毕意不是妈妈,她在教育引导方面当然技高一筹。我当时总是精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