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住房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保障国民“居者有其屋”是现代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是现代国家保障“居者有其屋”的重要举措。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延伸,也是住房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体现。我们应当结合国内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并借鉴美国构建居民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经验,加快住房保障立法的步伐,把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法律制度视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居者有其屋”这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的城镇职工住房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矛盾,有必要对城镇职工住宅制度实行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化的进程应与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住宅商品化和住房制度改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提租补贴”是目前城镇职工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较佳选择,它可以在全国普遍推行,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将住房改革和住房金融紧密结合,在实现住房制度货币化、引导职工住房观念转变、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百姓"安居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审计实践,以近几年审计部门对住房公积金的审计结果为基础,对济南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住房市场中存在着价格畸形、市场泡沫等众多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制度、调整人口与户籍政策、适时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建立官员财产定期申报与公示制度,用新“两个凡是”思想理论指引住房市场改革.要凝聚各界人士的思想智慧,正确客观地认识高房价,准确判断我国住房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公正的住房市场制度,才能实现“居者均有其屋”、社会高度和谐、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当今日本社会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为背景,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需要出发,从住宅生活这一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先是对现有住房类型进行了分类从而对各类住房居住时间的长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调查提出的最低居住标准分析了日本现在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把二战以后到70年代和现在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了变化,提出了在老年人住房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仍旧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分析了各方面的原因。然后对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住宅情况主要是取得的成绩做了比较借鉴,从中与日本的情况做了比照。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提出了住宅改善的要求和一些比较可行性的对蓑,文章分别从住房和住宅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也进一步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方面对提高老年人住宅生活的质量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政府来说,应进一步完善住宅政策,加大福利住房的力度;作为个人来说,应从改变住房观念等方面来努力。最后,从文章对我国住房情况所得到的启示入手,分析了一下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论证了提高老年人住宅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国发〔1998〕23号"文后,我国住房政策经过了艰辛历程,有偏离亦有回归。然而,经济适用房制度与廉租房制度积弊已深,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已不能很好保障我国公民的住房权。因此,立法与其他措施的推进势在必行:在宪法中明确公民住房权的地位和意义,并明晰政府保护住房权的义务;尽快出台《住宅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从国家政策层面完善廉租房制度;力求通过行政诉讼保障公民住房权。  相似文献   

7.
荷兰是欧洲乃至世界上利用社会住房(类似于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成功解决住房问题的国家之一,在社会住房开发与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及其制度完善提供了有意的启示。今后,我国在公共租赁房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公共租赁住房供给与管理的系统性,积极鼓励非盈利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金融制度创新以确保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来源的稳定,对公共租赁住房进行合理布局和选址,注重公共租赁房的质量,以及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立法等。  相似文献   

8.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物。他们在城市的住房主要是单身宿舍、工棚或合租房,不但面积狭小而且条件恶劣,与城市市民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以往的住房政策又对他们关注较少。解决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不仅关系社会公正与和谐,也关系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变革现行土地制度,并辅之以建设流动人口公共住宅、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从而让这部分人群也能在城市“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广告越来越多地标榜“身份”、“地位”,并为人们创造各种理想的生活。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也经历了从关注住宅产品本身,到重视景观、环境、物业,到要求住宅品味、风格和文化的转变过程。本文主要探讨近十年来杭州房地产广告所建构和反映的文化价值趋向,并尝试分析人们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不同国家的人民都需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住有所居”,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他国住房政策,了解其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对于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大有裨益。借鉴其经验,科学设计政策目标,加强立法与制度建设,综合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手段,从供需两方调节入手,提升住房保障效果,以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廉租房制度等保障措施。住房保障制度在城镇居民购买住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保障力度不足、覆盖面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需要从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着手,在立法、资金以及保障范围等方面完善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小产权房"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是与大产权房(纯正商品房)相对应而言的。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不同,交易费用也不同。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小产权房"节省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对除市县级政府以外的各主体而言是有利的;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小产权房"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会增加部分主体的交易费用。因此,"小产权房"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住房领域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由“效率优先”转变为“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新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为目标,这需要研究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合理性及其实施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住房金融的主要问题,应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构建完整的住房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培育个人成为住房金融主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商品房数据信息为基础对当前我国居民的购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目前房价家庭收入比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近,高房价严重制约我国居民商品房购买能力。本文对虚高房价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政府应该切实为大众提供及时准确商品房市场信息,增强政策的可信性帮助购买者做出合理预期,这样才有助于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16.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房地产业在政策效应推动下飞速发展,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且居高不下,岛内居民住房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如何在满足商品房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解决好本岛居民住房需求,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加坡住房制度对此发挥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度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看出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影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住房公积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滞后于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影响。要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应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积极营销贷款,完善担保机制,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大众化,并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个人合作建房尝试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合作建房尝试是老百姓对高额的房价抵制,为实现自己“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展开的迫于无奈的自我拯救。但个人合作建房存在难以取得土地、组织形式、资金等问题,同时它不能解决我国住房的基本问题。个人合作建房不能成为我国住房形式。我国只有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的住房模式体系.才能解决老百姓居住的生存需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股东平等是现代各国公司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个多维概念,它从主体的角度界定平等,并要求实现实质的、具体的平等。我国股东平等制度的长期缺失曾引发公司实践中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不足。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股东平等保护的巨大飞跃,但其制度设计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民工的住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农民工长期工作在城市,从事各种职业,技术水平也高低不同。但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却惊人类似,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住房设施简陋、环境差,同质性强,居住模式以集体居住为主,居住伙伴多为同伴民工,家庭形式居住的农民工只占23.3%。尽管居住方面处于绝对剥夺状态,农民工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仍然表现出中度的满意水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选择的参照群体为同类民工,而且认同当前的市场分配逻辑。但是当结果公平分配原则被他们更多认知的时候,他们的相对剥夺感会极大提升,由此产生的后果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