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选择题对外交通比较发达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重要条件。据此回答1—3题: 1.汉代丝绸之路最远抵达A.安息B.印度C.大秦D.波斯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地中海东岸B.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C.非洲西海岸D.非洲南端3.郑和下西洋,途中航速最快是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相似文献   

2.
1405年的7月11日,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郑和首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此后的28年里,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发起的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航海运动早了近一个世纪。其船队规模之大, 航海技术之先进,组织指挥之严密,都是当时其它海内外航海活动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在哥伦布等人“地理大发现”前半个多世纪,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领导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地区,前后经历30多个国家。这是近百年来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但2002年,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到达美洲并环球航行”的新论,一时全球为之轰动。  相似文献   

4.
600年前,317艘舰船,27000多名将士,在明朝内官监太监郑和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从我国长江口的刘家港起航,驶向西洋。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极为壮观的一幕场景,史称“郑和下西洋”。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一改明太祖朱元璋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富国强兵的对外开放政策,打开海禁,派遣郑和远涉重洋。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国家综合实力强大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东方大国强大的经济实力。1405~1433年28年间,郑和7次下西洋,途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况(如表1)。通过表1…  相似文献   

5.
公元1405年至1433年,世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创举,明朝的郑和先后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总计航程逾30万公里,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曾在福建长乐地区的闽江口的南山寺亲立一碑,碑  相似文献   

6.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语,意为“大荒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岸,东至红海海岸;北起阿特拉斯山脉南麓及地中海沿岸,南达塞内加尔河北岸—乍得湖北岸—喀土穆—马萨瓦—线以北。东西宽5600km,南北距离1600kin,面积有7.7×106km2多,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1.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是()A.唐太宗B.宋太祖C.元世祖D.明太祖2.明太祖即位后,老儒钱宰应召入京编书,上朝后低声吟咏:“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明太祖召见钱宰,对他说:“昨天的诗写得好啊,但朕何曾嫌你迟,改用忧字如何?”钱宰吓出一身冷汗,忙磕头谢罪。这表明当时的官员()A.惧怕“胡蓝之狱”的牵连B.受到锦衣卫的监视C.惧怕皇上的权威D.受到“文字狱”的迫害3.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  相似文献   

8.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海外交通事业的空前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郑和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七次率领庞大的舰队,从福建出海,经南海、印度洋、红海,至非洲东海岸。他们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万顷海洋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沧溟十万余里”,友访了亚非“三十余国”,并与它们建立了友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2004年文综卷中的一些历史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2005年的文科考生有一些帮助和启示。【例一】珠江流域文明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12~15题。1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1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D.可到达波斯湾14.清代广州的“公行”是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  相似文献   

10.
<正>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为306公里,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红海沿岸浪柔沙软,波澜不惊,是开展水上休闲运动的绝佳场所。在红海之滨,有一小块儿沿海区被划为旅游景点,并成为潜水运动的乐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这里旅游的潜水旅游者和潜水运动员越来越多。然而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11.
红海门户——曼德海峡□张大田(延安长庆七中)古老的红海,像一把斜刺的长剑,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大洲从中割开,而这把长剑的剑柄则是闻名遐尔的红海门户——曼德海峡。一、位置及得名曼德海峡,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亚洲阿拉伯半岛南端与非洲东北沿岸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2.
一、从猎奇心理命题猎奇心理是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猎奇、探索的心理也愈来愈强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进行思辨。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敌人的价值》,谈的是在非洲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同一种羊。东海岸的羊群水草和西海岸的羊群水草一样,但东海岸的羊群体格、奔跑的速度远远不如西海岸的羊群,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和西海岸的羊群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群狼,而东海岸却…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吗,从卫星上看,地球表面有个很长很大的“伤疤”,被称为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从北向南延伸,总长度达到6500千米,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六分之一。中途分又为东西两支,后又汇合。分又的中间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大裂谷的东支是主裂谷,北起西亚的约旦谷地,然后经过红海进入非洲北部,由埃塞俄比亚向南一直延伸到肯尼亚、坦桑尼亚,其大部分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最后到达赞比亚河河口入印度洋。西支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穿行,规模较小,长约1700千米。  相似文献   

14.
撒哈拉沙漠     
非洲大陆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国到达红海之滨  相似文献   

15.
1910年的一天,德国青年魏格纳(A.L.Wegener,1880~1930年)躺在病床上,凝视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他猛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非洲西海岸的轮廓极为相似。例如,南美洲大陆的巴西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隔海相望的非洲大陆几内亚湾的凹入部分遥相对应,如果把两者拼拢的话,能很好吻合。他想:“南美洲和非洲在很多年前也许是一个统一的大陆,后来才分裂漂移开来的。魏格纳是一名气象工作者,常远渡重洋作实地考察。1912年,当他第2次随丹麦考察队赴格陵兰考察时,开始注意收集有关地质构造、古生物  相似文献   

16.
“马格里布”一词源于阿拉伯语 ,意为最远的“西方”。公元 682年 ,阿拉伯人进军到达北非的摩洛哥海岸 ,被大西洋所阻不能再前进 ,误认为这里是最西的地方 ,把它称为“马格里布”。后来“马格里布”成了一个专有的地理名称。马格里布泛指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 ,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 ,是通向大西洋到达欧洲的通道 ,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马格里布主要指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 ,而广义的马格里布还包括毛里塔尼亚和利比亚 ,总共有五个国家 ,称为大马格里布。总面积为 60 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为60 0 0多万 ,其中…  相似文献   

17.
邢沛 《初中生》2007,(34):15
魏格纳是德国的一位气象学家.他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美洲、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海岸夏令时早晨8时30分。 阳光已经照亮了纽约曼哈顿“金街”上因无数摩天大楼遮天掩日,“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街路。……  相似文献   

19.
红海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海水看上去是红色,是由于海底生长着繁茂的红色藻类,海水就映成一片红色,人称“红海”。  相似文献   

20.
Part 1难句解析:1.Rather than take the airplane all the way,they decided tofly to Vancouver and then take the train from the west to eastacross Canada.她们不想一路乘飞机,她们决定飞到温哥华,再从西海岸乘火车横穿加拿大到达东海岸。rather than是并列连词,意为宁愿….而不愿;与其…倒不如…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