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基于语境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的简称。作为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是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中的一个基本和核心概念。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基础,没有词汇的积累就根本谈不上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更谈不上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我们也同样知道,词义只有在上下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境条件下才能确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词汇的教学,并将词汇的教学与语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词汇教学才能收到显著的、良好的效果。本文拟以语境理论作指导,对英语的词汇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谭洲军 《现代语文》2007,(1):118-118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运用语言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同样一个意思,有时需要说得庄重典雅一些,有时需要说得通俗易懂一些,有时需要说得简要概括,有时需要说得详略得当,总之,讲究一个适度原则。正如老舍所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言,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作文中对修辞的运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4.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英语中有句谚语说到:"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其中,"听、读"是语言输入过程,"说、写"是语言输出过程。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因此"听、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很少,听的机会不多,这样阅读对于学习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韩欣 《学周刊C版》2010,(9):56-5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一个自然和谐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乐学的氛围,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听与说的能力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初三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很难利用自己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此外,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虽然在课上能读读、写写,但在课外,几乎听不到学生自觉用英语来交流。他们往往怕说错、太害羞。这种不会听、不会说的英语,只能成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因此,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适宜初中英语听说学习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地练习英语听说,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辅导》2004,(6):40-40
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学生的英语学得不好?答案五花八门,如果你说,那是因为中国学生缺少语言环境,我相信80%以上的人都会赞成你的这种说法。人们总以为在英语国家待上几年,英语自然就会变得很棒。我的经历告诉我,语言环境固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条件,但并非关键。我刚到美国时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名来  相似文献   

9.
李健 《学周刊C版》2010,(2):143-14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初中英语教学为适应这发展的需要,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地位。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这样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设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活动的语言环境,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们在国内学习六、七年的英语,听说英语的水平大都不如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居住上一两年的儿童。这就是语言环境的问题。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良好语言环境.而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学生普遍感到说英语很困难,因而很少开口,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1.
初学英语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想要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不知道如何表达。在听别人说了或看了别人的文字表达后,就会觉得恍然太悟。原来那么简单!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接触英语的机会太少,涉猎英语的面太窄。在非英语园家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人们往往用很笼统的一句话对此作出解释。那就是“缺乏语言环境”。至于说如何改变.好像除了出国留学这一途径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然而又有多少学生能走出围门。进入真正的英语语言环境?作为刚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我认为,英语课的教学,应与生活“链接”。只有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英语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教育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特点和优势 1.网络教育资源有利于真实语言环境的构建 首先,互联网上80%的信息是英语,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并且它们大都有出自英语本族人之手,所以语言材料真实、自然、鲜活。其次,网络使学生能够跨越国界,与英美国家人士及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直接交流,这就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置身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就会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接受和运用英语,从而保证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同步提高。再者,网上有许多面向学生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学习者可以得到语言教学专家的指导并参与到实时英语活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的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主要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侨姆斯基(Jomsky)也曾提醒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所以,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因此,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来讲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学期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这样一个语言角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聋哑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语言环境,学习动机,语言输入和情感因素。而在多媒体发达的今天,“视听说”教学正好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提供大量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在视听后能进行一系列“说”的活动。在进行“视听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情感因素,使得学习者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说英语。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语言中,"说"字因其丰富的内涵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语言中,"说"字同样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本文结合多方资料,对"说"字的基本译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说"字的英汉使用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以话语填充任务作为问卷,本研究调查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学生"请求"的英语语用能力。主要有三点发现:(1)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比较低;(2)英语语言水平和英语语用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总体上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是有差异的;(3)学习者不能根据语境变化改变英语的"请求"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幽默语言实际上多是经过修辞格的调适而形成的一种蕴涵意趣的语言。以某一修辞格作为幽默载体的现象称为辞格幽默。英语中作为幽默媒介的主要修辞格有:双关(pun)、夸张(hyperbole)、矛盾修辞法(oxymoron)、仿拟(parody)、反语(Irony)、移就(transferredepithet)、突降(anti-climax)等。本对上述几种辞格作为载体的英语幽默语言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微型幽默     
英国民族是一个喜欢和追求幽默的民族。他们不仅常常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开玩笑,而且也喜欢就英语语言本身开玩笑,而这样的笑话谜语对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也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我们实行日常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也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对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英语口语交际环境。下面,笔者就结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说英语能力的措施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