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通过对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理论及教育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后现代主义某些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以它有别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课程领域表现为在对传统的泰勒原理的批判、质疑和超越的基础上,发展了过程理论、实践理论、转化理论及批判理论等多种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而且对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流行哲学、文化思潮,其影响面非常广泛。从七十年代始,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等尤其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理解课程的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尽管目前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的影响还不太大,但其作用正日益显现。一、理论基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影响遍及各个领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无论是解构的还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它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强调反思与批判,提倡对话和反中心思想,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视角。这为我国当前新型师生观的构建提供了积极启不。一、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师生观的冲击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虽然非常庞杂,但在师生观论述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理论特质。后现代主义教育家认为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范式中,从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在后现代主义中,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反对教师权威,学生通过对话、行动等交互作用与教师一起探索,达成共识。这些观点猛烈地冲击了传统师生观。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提倡超越理性,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历史、文化、自然、教育、美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对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和解构,从而构建了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其中  相似文献   

6.
阿多尔诺思想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渊源。阿多尔诺的思想本身具有后现代性 ,而且 ,他的思想还影响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但是 ,阿多尔诺哲学中 ,还有现代主义的东西 ,尤其是他的艺术哲学中。而正是这种参杂着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才表明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先驱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为研究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视野和新的研究取向。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使我们获得了思考谋求心理学的价值取向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其思想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多尔将后现代主义引入课程领域,对课程做出了新的解释,对教育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后现代”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用来指称那些比较现代和前卫的绘画作品,此后广泛应用于艺术和建筑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志军 《湖南教育》2003,(22):17-18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西方,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考察各种学术领域,然后归纳出一套全新理论的现象时有所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与“现代性”的讨论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的文坛巨匠,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时代锐感。虽然他处于现代社会之中,却能敏锐地预见美国南方社会的后现代性。在小说《去吧,摩西》中,福克纳的后现代主义态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观上,福克纳以现代主义的永恒理想抵制后现代主义;客观上,他又无法摆脱后现代主义的疯狂虚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文坛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深远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的一位代表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的作品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也因此受到世俗的抵制。她在创作中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以及现代派绘画风格,用以表现出人物的瞬间意识特征,借助于后现在主义表现方式以及"持续现在时"的艺术风格,采用大量的重复技法,深入融合其创作理念。以斯泰因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斯泰因的文学语言创作风格,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念为出发点,墨菲提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国家理论,并希望借此引导人类真正实现自我解放.不过,由于过度地对物质实践加以排斥,该理论最终很难付诸于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受哲学语言学转向和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人们认识到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法律领域中的语言现象.从认知语言学、修辞学、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模糊法律语言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家族小说反映的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时期的家族生活与社会的变迁,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以其庞大的结构和精美的叙述方式,确定了其文学史上光辉的地位。随着后现代的兴起,家族的观念日渐式微,现代派文学对家族小说又进行了形式上的解构,家族小说在小说家族中的叙述地位就此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6.
“传统哲学”具有浓厚的认识论阴影,具有拟科学的特征。从现代价值论角度考察之明显具有某种不足,不具备现代价值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价值哲学要想取得长足的生存并得到深远发展。以马克思实践观为基础又是其根本依据。由此,有必要在拷问传统哲学实践的不足下。回到马克思的原有的实践观,重新平衡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  相似文献   

17.
哲学史是以哲学思想史的方式体现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实践的阐释对哲学发展至关重要。回顾西方哲学史,对实践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从自然哲学中人的不在场到道德实践的转折;中期,从神学中人的实践活动的遮蔽到近代哲学中认识论范式对于实践的统治;现代,马克思对实践范畴科学而完整的揭示。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实践的阐释对实践范畴的发展具有归结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对马克思哲学最流行的曲解是将马克思哲学混同于一种近代理性哲学,同时,把马克思哲学歪曲为一种解释性的实证主义哲学。殊不知,在现代哲学对近代理性哲学或本质主义发起革命的思潮中,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最为釜底抽薪的。马克思哲学以生存论为基础,以统一了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哲学实现了对近代理性哲学的超越。正因为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就决然和解释性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而专注于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批判,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美·尤伊斯执导的影片《上帝也疯狂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学,它将现代社会中的喜剧元素与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三个维度入手,突显了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表达了对于人、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精神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读影片中的生态哲学理念可以为我们构建新型生态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建工作进行了20多年依然步履艰难。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几个前提必须明确:要把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放在首位;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要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与时代课题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