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任万平 《百科知识》2009,(19):52-53
皇帝婚礼是国家盛典,被列在传统吉、嘉、军、宾、凶“五礼”中的嘉礼之首,为与臣庶区别而称大婚。清代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五位皇帝即位前即已成婚,末代皇帝溥仪的婚礼在清朝被推翻后举行,因而在紫禁城中举行过大婚的皇帝仅有幼年登极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06,(3):12-13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帝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帝睡在哪里,谁也不会知道。这种设置使皇帝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在他身边的宫女呢?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相似文献   

3.
小鱼 《知识窗》2008,(10):21-21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  相似文献   

4.
皇帝的性生活什么样?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人大约不太知道。可是我们却都知道,皇帝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众多男人对皇帝的性生活艳羡不已,却不曾思考皇帝的性生活是否真的健康和幸福,以及这种艳羡下的深层心理动机。拥有“后宫三千”不等于幸福 从表面上来看,皇帝的这种“性独霸”和“性垄断”是来源于动物界的“性独占”,也就是在一个群体中,最强壮的雄性占有所有的雌性。或者说,皇帝在发挥雄性动物的本能方面,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其实不这么简单。“幸福”是一个被动语态的表述。只有被皇帝“幸”(只有皇帝的性交…  相似文献   

5.
钟穗 《知识窗》2008,(9):35-35
在中国历史上,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后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汉朝最后那个皇帝为献帝,就比较惨了,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所以,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的盖棺论定,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在死后留下万世骂名。  相似文献   

6.
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人或许还记得咸丰皇帝驾崩前的情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一贯骄奢淫逸、纵欲无度的咸丰皇帝当时已病入膏肓,只得带病避难热河,卧床不起。然而咸丰皇帝在临终之前,却出乎意外地精神抖擞。肃顺以为是“皇上大喜了”!咸丰却告诉他:“这不过是短暂的‘回光返照’罢了”。果然,成丰皇帝很快便一命归天。  相似文献   

7.
所谓殿试的“三甲易人“,是在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取录名次进呈皇帝,皇帝以种种理由变更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的名次.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皇帝在“御批“状元时,改变名次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断弋 《百科知识》2014,(11):43-44
正正德十六年(1521年),年仅15岁的朱厚熜来到京城,这个来自湖北安陆的少年是明朝众多藩王里一个不起眼的兴献王的世子,是正德皇帝的堂弟。正德皇帝驾崩后,在一无亲兄弟、二无子嗣的情况下,他成为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即嘉靖皇帝。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10.
全世豪  董强 《百科知识》2023,(14):65-67
<正>钟祥,坐落于汉江中游的鄂中地区,素有“养生山水,长寿钟祥”的美誉。在民间流传的“钟祥三宝”中,有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蟠龙菜,它与钟祥遗存的明显陵共同书写了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生。据说,当年嘉靖皇帝就是吃着蟠龙菜从钟祥到北京登基即位的。蟠龙菜成为明代的宫廷佳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与嘉靖皇帝之间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临危受命”的小王爷故事还要从正德十五年(1520年)说起。是年,荒淫、顽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因在江南巡游时不慎落水,回京后便一病不起。正德皇帝没有子嗣,面对病入膏肓的皇帝,他的生母张太后及内阁首辅杨廷和焦灼万分。围绕立储之事,朝野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11,(11):49-49
僧人吃素的戒规是从因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大加提倡才形成的。萧衍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迷信佛教的皇帝,自己曾经3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是由臣下集资把他从寺中赎回来继续当皇帝的。他曾撰写《断酒肉文》等,极力鼓吹僧人禁食酒肉。因为他是皇帝,对他的敕命僧人只能遵而行之。  相似文献   

12.
吴东铭 《百科知识》2013,(21):40-42
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王朝开国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有金一代以“中国天子自任”的第一人。完颜亮文武兼备,正所谓上马打天下、下马能吟诵。但就是这样一位兼有文韬武略的皇帝,死后既无尊号,更无庙号,是皇帝,未曾亡国,但却以废帝称之,谥号更是由“海陵炀王”贬到“海陵庶人”,  相似文献   

13.
文摘     
正"一亩三分地"源于皇帝"亲耕""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的藉田为什么非要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其象征之义。在古代"一三五七九"被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知识窗》2006,(10):30-31
皇帝穿什么衣服 清朝皇帝的服饰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的风俗,又沿袭了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缀有象征皇权的日、月、星辰、山、龙、火等12个图形。  相似文献   

15.
汤贵成 《知识窗》2014,(19):52-52
张尧佐本来是四川的一个地方官,因为侄女张美人人宫做了妃子,深得宋仁宗宠爱,作为皇帝的亲戚,他从此官运亨通,从地方小官一路升职,很快做到了三司使.掌管了天下钱粮。这样的肥差,不是皇帝亲戚,还真不容易捞到。但是,北宋的大臣们不同意了,张尧佐没有任何出众的能力,因为是皇帝亲戚,就坐上这样的高位,这寒了其他大臣的心。  相似文献   

16.
皇帝的正装     
常强 《知识窗》2011,(1):36-36
在古代,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所以皇袍上绣有龙饰,人们往往将皇帝的衣装泛称为“龙袍”。其实,中国皇帝最正式的衣装上不单单绣有龙形图案,还有其他图形。具体而言,主要有十二种纹饰,即“十二章”。据《晋书》记载,东晋第二位君主晋明帝“始采《周官》《礼记》《尚书》及诸儒记说,还备衮冕之服。……  相似文献   

17.
婆娑 《知识窗》2014,(1):41-41
在电视上热播的清官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大臣启奏等情节。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时和满汉皆有的大臣们交流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  相似文献   

18.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埋葬着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个皇帝和慈禧等151个后妃,是清代最大的皇帝陵园.……  相似文献   

19.
高文 《知识窗》2008,(4):22-23
皇帝这个名号自从秦始皇设立以来,无数人为之折腰。能登上帝位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能两次登上帝位的绝对属高难度动作,古今罕见。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两次登上帝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有不少开明皇帝,也有不少执法如山的皇帝,汉文帝刘恒就是一个.为维护国法,他大义灭亲处死了自己的亲舅舅,此事在历史上成了依法治国的美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