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4,(7):110-112
正孩子入园之后,有心的父母便开始琢磨:我该怎样做才能和老师通畅地沟通呢?2父母和老师沟通2个好方法网络聊天父母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班级QQ群、邮件等网络工具和老师沟通,但是这只适合偶尔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孩子总是有些烦恼需要开解,但又不愿意和父母、老师当面谈。书信是个好方法。本文的老师化名QQ虫,对孩子的困惑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其实,父母也可以在家中使用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好方法,也是沟通孩子父母和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那么,父母对老师的家访满意吗?父母还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哪些信息?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一些匆忙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父母,听听他们的话,也许对老师的家访会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接受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绝大多数老师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成人。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父母和老师的合作就有了重要基础。而父母要掌握恰当的沟通方法,这是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不犯错就不是孩子,不批评就不是教育。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认可这个道理,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父母未必总是能正确地看待这类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老师批评孩子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编前语:“家校沟通”是我们这期继续讨论的内容。北京光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用一些很好的方法,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合力,为孩子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选发了三位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同时我们还欢迎读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全交给老师管了。我想说,学生父母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孩子,家庭和学校要产生“共振”,也就是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致,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统一。如果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教育的标准不统一,老师教一套,学生的父母说另一套,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父母与老师协同一致,共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其次是教育方法的一致。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基本做  相似文献   

8.
还没有上学时,我相信父母。因为父母会做饭,会写字,会种庄稼,似乎没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我认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所以我很听父母的话。上学以后,我相信老师。因为老师会写更多的字,会做题,教给我许多的知识。他们似乎比父母更有文化,我又认为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所以我很听老师的话。可是在父母面前,我却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9.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写不好作文很着急,又觉得找不到什么好办法,帮不上孩子的忙。本文的作者是位老师,虽然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但他的方法对父母来说也很适用。  相似文献   

10.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09,(8):79-79
研究显示:父母和老师对青少年学习成绩影响大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比起父母和老师,朋友和玩伴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更大。不过,最近悉尼大学对澳大利亚34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父母和老师对青少年的影响要远大于其身边的朋友。该研究负责人安德鲁·马丁建议.父母对孩子要经常进行唠叨。  相似文献   

12.
“父母老师”是指那些子女在本校读书的老师们。笔者就多年的管理经验和亲身体会,给“父母老师”们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孩子普遍头痛的问题。父母和老师非常希望了解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辅导孩子作文。本期将集中刊登几位父母和教师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应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某一东西、技能或者促使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你可以让孩子充当一次老师。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幼儿最信得过的人,所以他们一旦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就自然而然地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同情和支持。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们有时在父母面前说:“老师不喜欢我。”“我无论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回答。”“张老师不公平。”“李老师太偏心。”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说某老师没本事,等等。对于诸如  相似文献   

16.
你真不甘心     
曲老师: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又不善于交朋友的腼腆女孩。也许是因为我性格的原因吧,我一直都是父母面前的乖乖女、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在学习上我从来不用父母和老师操心,学习成绩在班上虽不是数一数二,但我自认为自己很用功、很认学,父母、老师也很认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昕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问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俗话说:打墙不坏头一板,父母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将对孩子一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男孩女孩到了青春期,身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父母在这个时期尤其要重视孩子的教育。本期“教子有方”我们特意选编几篇相关稿件,看看一些父母和老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她一直受到学生的喜欢与信任。这段时间,班里的小凯同学引起李老师的特别关注。小凯因父母要闹离婚,整天郁郁寡欢,觉得没有安全感,因此也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他来向李老师求助。李老师约谈了小凯的父母,把小凯的情况与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李老师的一番劝解,让小凯父母十分感动。渐渐地,他们把李老师当做了朋友,有什么家庭矛盾都喜欢向李  相似文献   

20.
适得其反     
周利波 《小读者》2011,(2):46-46
语文课时,老师教裁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工作一天顺利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舌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