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建设的主要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税制、城乡户籍和福利制度一体化 ,使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 ,逐步形成稳定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具有传播政策法规、文化知识,以其娱乐等功能。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现代传媒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既是城乡一体化宣传的渠道,又是城乡一体化成果呈现的平台。现代传媒还肩负着自身的社会责任,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积极地引导和监督。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现代传媒要以新视角、新知识、新形式等多角度宣传城乡一体化政策及成果,又要以多载体、多媒体、多平台等全方位形式承担社会责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浪潮中,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拓宽其传播路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6,(3):75-79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对商洛市劳动力转移以及规划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在城乡一体化中规划政策引导、城镇建设示范和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完善政策制定、凸显城镇示范和加强规划管理三个方面探索商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中等收入阶层,但是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太小,我们必须有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思想,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各种政策以及吸收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等途径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使其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使社会结构呈橄榄型。只有如此,才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在战略思想、政策设计、学校实践和课堂教学四个维度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样态。北京市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注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政策设计和机制创新,注重思政课教研学段衔接和区域协作,注重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和实践体验,新样态特征显著。从中可以发现,思想引领和政策保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新样态的发动机,大学师资到中小学助教支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外部保障,一体化教师研修机制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发展新样态的内部动力,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机制和优秀案例交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生动体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互共享是思政课一体化的智慧活水,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为思政一体化开辟新时空。  相似文献   

6.
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厦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在发展理念上,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必须理顺岛内外城乡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结合厦门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走中心城市带动郊区协调发展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政策体制上,应加快完善岛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实现厦门本岛和岛外各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和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7.
在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中,体制机制障碍是重要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定要突破户籍、就业、征地等方面的体制障碍,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就业与社保体系建设一体化及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正>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涵(一)教育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  相似文献   

9.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浦东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实践,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同西方二元结构的"经典模式"和国内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大体归纳出浦东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凭借政策优势,政府强力推动,以城市主导型发展为核心,倡导规划先行先试,注重管理体制和社会政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学术界正在讨论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根据现有实践经验,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中,需要以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与规划战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和机制、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以此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一种和谐与统一,既包括人与自然又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思想启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现代人又继承并超越了这种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都是对该思想的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追求公平效率有机统一具有更为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在追求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压力和问题,表现为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社会不公等问题,其主要根源是制度政策安排的缺失。要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政治体制制度化水平、增强政府执行政策能力等方面保证公平效率有机统一的有效政策制度需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世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几千年“大一统”传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至清康乾盛世下也发生着变化。清廷在继承封建统治体制和观念的同时,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加强了对中国的统一。其中康乾盛世下清廷的西藏及黄教政策就充分体现了此点。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廷通过几次对藏用兵和体制改革,最终使西藏由中国传统的藩部转变为受中央政权有效统治的地方必要行政区域。虽然其间清廷在某些政策的运作上还存在不足,但此举却极大地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等藩部的统一,并最终促使传统的“大一统”帝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相似文献   

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中华民族面临的生存危机、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使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必要。而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特点使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理想的本质追求;和谐社会是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有机统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要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解决;和谐社会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理想人格的塑造是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和谐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比较有了历史性的转型,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理论功能和价值功能的科学统一;同时具有了明显的时代新特征,它更注重协调社会各阶层、人与生存环境和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以科学、合理的面貌呈现在当代中国和国际社会面前。  相似文献   

17.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的主流用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内涵是什么,两者相统一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两者是否能够做到完全统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隋王朝,其开国君主隋文帝,在完成了统一南北的事王后,又在仑储、人口、经济政策、城市布局、漕运等诸多方面有巨大建树。给后代留下了重大的经济遗惠。他是一个承首启后、继往开来的封建君主。  相似文献   

19.
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度不时发生问题,影响了该地区发展,也为国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提供了某些口实,制约着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究其原因,政治文化认同是一个重要方面,即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与主流政治文化的差异、以至碰撞为其根本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政策认同、利益认同、文化认同的努力来实现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与主流政治文化的融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wo German states in October 1990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ducational politic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educational and university systems that were based on clearly divergent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lay ahead. The thesis is discussed here that the unification of FRG and GDR could not lead to the renewal of universities in Germany but only to an adaptation of eastern society to western society. But with the foundation of a 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 (Land Saxony) successful attempts to renewals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are also presented.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rodu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a project he helped to develop and at the same time addresses the emerging problems the new faculty trigg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