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一”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对“唯是”的训释长期停留在随文而释上,不符合先秦两汉古汉语的语言实际。本文汇集考证了《左传》、《诗经》、《墨子》、《楚辞》以及《吏记》、《尚书》中的“唯是”、“唯时”的用例,指出:处于句首或句中的“唯是”、“维是”、“惟时,,除极少数用例外,通常是先秦古汉语中有一定使用频率的双音合成词。它是由介宾短语发展凝固成的囚果关联词语,训释时不宜分裂,方是符合语言实际的确解。  相似文献   

3.
命题者给两道题提供的答案分别为C和A。很显然,命题者都把“唯”读作“wěi”,这也许是受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的影响。但作为国家语言规范文件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却是这样注音的:“唯wéi(统读)。”“统读”,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  相似文献   

4.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一、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  相似文献   

5.
说“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写郭橐驼由种树而生发的联想:“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续,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字而幼孩”是“养育你们的小孩”之意。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字”之意一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二是“根据人名的意义,另取的别号”,这和“养育小孩”没有丝毫关系。但再仔细想,“字”的结构不就是“山”和“子”吗?  相似文献   

6.
“婚”字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顶  李歆 《学语文》2006,(2):46-46
汉语中的“婚”字的诞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和汉字文化。古代汉语中,“婚”字可以总指人的“婚姻”。现代汉语“婚姻”中的“婚”和“姻”分别来源于古代“昬”字和“因”字的假借。上古汉语中“昏、因”两字分别指“昏时迎娶”和“因男而嫁”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陈丽萍 《学语文》2002,(1):18-18
我们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部署”,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别字”一表收录了“部(布)署已定”,即认为“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 而近来,教学中发现中师一年级的学生竟有80%多将战略部署的“部”写成“布”,我们便搜集  相似文献   

8.
白彦 《云南教育》2007,(9Z):42-43
在汉语中,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组成一个词的相同的两个字,如果顺序不同,其意义也不同。例如:“科学”与“学科”;“言语”与“语言”;“地质”与“质地”等等。在英语中也有相同的语言现象,请看下列几组词组: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仔”字除了表示“年少的”,作形容词可用于动物前起修饰,如“仔猪、仔鸡”(此处“仔”音zǐ)外,一般将其认作“崽”的合字,或者说是别字,归于“崽  相似文献   

10.
王红 《文教资料》2007,(1):60-61
“东”字本义自古至今有两种观点:一是许慎为代表的“日木说”,二是现代语言学家提出的“囊橐说”。本文考查文献,从中国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认同《说文》中一说,并认为“东”字本义及其现代汉语中主要引申意义均和“日”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汉语“着”字在陇南方言中有着较多的变体及用法,其中绝大多数用法和现代汉语“着”字的用法相同,另有一些用法和现代汉语有区别,试就陇南方言中“着”字的各种变体、用法及其来源作一简单叙述,并着重探讨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虚词“的”与“地”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语言成分,“的”和“地”是分用还是合用,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王力先生主张分开使用(见《汉语史稿》),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也多是分写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还专门分析了这两个词的具体用法。不主张分开使用的以吕叔湘先生为代表,吕先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很难区分,中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杜璐璐 《考试周刊》2009,(23):66-67
日语是一门敬语用法发达的语言,这与汉语不同,古代汉语中存在着的很多敬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寻着踪迹了。可是现代日语中的敬语却是日语的一大表现形式,而敬语的表现形式又有多种,比如说尊敬语、自谦语、礼貌语、美化语等,其中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疑问,所以本文对“お”和“ご”的用法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15.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传统课题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和构成条件 ;二是“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及“把”字介引的对象———“把”字宾语的语义类型。近几年来 ,不少语法学家还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作了考察。文章对“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即“把”字句主语的施事性和事件的原因性 ,“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及其谓语部分的复杂性作一点浅层面上的探讨 ,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认识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句式。  相似文献   

16.
“二”作为汉语中的数词,本不具有任何表达主观感情色彩的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意义的逐渐发展和丰富,“二”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具有了显著的语义色彩,本文论述了“二”字的由来、发展的脉络,对于更准确理解这些新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尴尬”是一个在中古汉语产生、近代汉语广泛运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联绵词。现代汉语里,“尴尬”的使用以引申义为常,这和它在近代汉语时期的使用有所不同;而在近代汉语里衍生的“不尴尬”、“不尴不尬”、“不间不界”等倒反词语形式更是现代汉语所少有,这些倒反词语所表示的意义一般和“尴尬”都是同义的。语言中的这些沿用和替代表明,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语言的历时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樊长林 《学语文》2004,(4):6-46
有些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涉及”这个词语时,喜欢在“涉及”的后面加“到”,这一现象在语文老师中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些老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涉及”的释义为“涉到、关联到”,认为“涉及”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有“到”的意义,使用时不应加“到”否则语义重复,不合汉语语法。持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确实有很多“涉及到”的用例,因此从语言的普遍性原则来说,我们不能说这种加‘到”的用法是错误的。例如:  相似文献   

19.
词性的界定是语言研究的基础。该研究以现代汉语“X+化”派生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两方面分别讨论了对于现代汉语“X+化”派生词中“X”词性的界定。研究表明,仅靠“X”的句法功能是不能判定词性的,要以语义为基础,分析“化”字和“X”的语义特征,再结合句法功能判定规则,是确定词性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是成都话中重要的语气助词,近代汉语中也有一个语气助词“在”,二之间有 可分割的联系。应在研究中把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言言紧紧联系起来,追溯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的源流,这种溯源性研究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占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