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主体是指在编辑活动中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个人或群体。他们在编辑活动中选择、整合、优化和输出人类的精神信息和文化产品,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社会文化心理的建构、大众文化意识的培养、知识及技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编辑主体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文化  相似文献   

2.
游俊 《出版科学》2001,(3):73-73,7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质量与数量、深度与广度、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们这些从事编辑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编辑应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潜心读书,充分掌握最新知识和信息,为做好本职工作也为青年编辑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编辑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编辑学”从无到有,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它的发展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相一致的。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们,通过借鉴和吸收现代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寻求和探索适合编辑工作实际和编辑规律的研究途径。新世纪的编辑理论研究需要创新,学科的观念要开放,学科的内容要拓展,学科的方法要多样,这样,我们的编辑学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笔者提出用“文化学”的视角来看编辑工作,是因为编辑工作本身是文化工作,编辑事业是文化事业,编辑使命是文化使命,还因为这是编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的尝试。编辑文化编辑文化编辑的定义有很多种。从编辑的社会文化学地位来看,“自书籍产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阕道隆《书籍编辑学》)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编辑,还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电子出版物等所有出版物的编辑。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概括起来说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的文化,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即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狭义的文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二是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精神文...  相似文献   

4.
江凌 《新闻传播》2007,(5):23-23
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瞭望者”和“把关人”的编辑,在文化传播及职业实践中,自然也以“发现”作为出版文化传播的手段。编辑每天都在变动的文化信息中进行创造性劳动,怎样从纷繁的文化信息中发现有出版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选题,作品或有创造力的作者人才,把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奉献给受众?这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发现眼力,较深的文化洞察力。《试论编辑发现的养成途径》一文论述了八个方面:历史眼光与全局意识,注意力与观察意识,好奇心与问题意识,联想习惯与角度意识,思维训练与整合意识,理论素养与辩证,系统意识,知识积累与学习意识,敬业奉献与责任意识。本刊将分期陆续发表,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任火【唐山】编辑活动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信息传播,另一个是文化积累。从目前编辑学的研究情况看,比较注重对信息传播的研究,而对文化积累的研究则有所忽视。笔者拟对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做一点探讨。对编辑活动而言,文化积累包括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7.
编辑是外载信息优序化的文化缔构活动──对任氏编辑定义的修正王栾生【洛阳】所谓任氏编辑定义,即任定华、于泳琳二同志在《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概念问题》一文(《编辑之友》1995年第1期第24~28页)中提出的“编辑是信息、知识有序化、载体化与社会化的业...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龚赛群 《编辑学报》2001,13(3):175-176
介绍信息素质的内涵,阐述为迎接知识创新科技期刊编辑加强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培养编辑信息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凡当过编辑的人,都感到文化编辑难做,这是因为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广、搏,杂是它最大的特点。我当文化编辑已有10年时间,对此有一些体会。 首先,我认为做文化编辑的先决条件是自己是一个文化素养很好的人。有句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化编辑工作是向读者传授文化信息,文化知识,以提高读者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因此,它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蕴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汲收可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现在又处在信息时代,互相交流是一种时尚。因此,外国的、本国的、传统的、现代的  相似文献   

10.
论版权侵权与编辑责任王清编辑家戴文葆先生在论述编辑职业的性质时说:“编辑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传播知识,弘扬真理,探索未来,是他神圣的职责。”这个“神圣的职责”使得编辑成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传播链中的神经中枢。编辑素质的高下,将直接影响信息、知以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信息素质对科技期刊编辑日显重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介绍信息素质的内涵入手,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迎接知识创新加强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编辑信息素质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学期刊对编辑文化素养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富荣  郝瑞萍  张红 《编辑学报》2001,13(Z1):109-110
为搞好综合性医学期刊,结合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编辑业务水平、医学专业知识、语言文字素养、外语水平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等5个方面论述了作为医学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的文化素养.认为医学期刊编辑除应掌握编辑业务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医学新动态、掌握新信息,学习医护专业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外语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文化的一般概念,计算机文化的主要特征,计算机文化对编辑和出版工作的渗透及影响,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编辑观念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但就全世界范围而言,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开启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标志着全球性的信息革命的开始。知识信息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编辑职能演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说来编辑工作是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编辑职能主要表现为收集、整理、规范、提炼既往社会各种样态的思想、知识、信息等文明成果,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知识范本和智力支持。时变事移,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环境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编辑职能虽然基本稳定,但其性质、功能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倘要说得具体,大致经历了以收集与诠释、整合与开拓、创意与造新为特征的三个发展阶段。透析编辑职能变化的历史,探究其间存废兴续的规律,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显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科类报刊是人类社会科学信息的载体与传媒。人类社会科学信息浩如烟海,尽可能准确、全面、精要地向人们提供社科信息,推动和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是社科编辑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社科编辑,在社科报刊的编辑工作中做出骄人的成绩,绝非易事。出版流程中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性编辑业务如编排规范化、版式设计、校对等,固然必须娴熟,而选题、组稿、审读、编辑稿件、文字加工,及时、正确无误地发现、选择、组织、发布社科信息,则更为重要。这就要求社科编辑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断汲取新的信息,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书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载体和工具,其生产的基本形式(流程)是创作———编辑———印刷,好的稿件虽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基础,印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保障,但编辑过程辐射和联结着创作和印制两个环节。在作者———编辑———读者的链条中,编辑居于中间环节,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和桥梁,起着传递、传播信息的作用。从本质上说编辑是为其连接的两极———信息的生产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作者和读者)服务的。2001年第6期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再是工具而是知识,因而可以…  相似文献   

17.
编辑选题策划能力从何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琼 《编辑之友》2007,(4):44-46
编辑是维系国家与民族兴衰的精神使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纽带、桥梁,担负着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任.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来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信息载体和媒介形式发生了根本的革命,社会和民众传递信息、交换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快捷、方便,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也急剧加快.由此,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加工者的编辑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编辑活动领域的扩大、过程的加快,编辑活动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由单一服务变为综合性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18.
网载信息规范化建设需要"三管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载信息规范化是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情报人员、网站编辑和全体网民的协同努力.制定科学适用且动态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标引标准,促使网站编辑人员的"编辑化"和造就大量的专业人才并向全社会普及信息加工知识,是我国网载信息规范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科技期刊编辑系统的信息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递、应用中,科技期刊仍然是科技信息最基本的交流途径和手段。从信息论的角度考察,有人说科技期刊编辑系统是信道。这种说法显然不妥,我们认为,科技期刊编辑系统是一个信息增值的智能系统,编辑应尽力使信息达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相似文献   

20.
郭虎 《新闻导刊》2005,(4):50-50
字典、词典之类工具书之于一般人,只是偶尔“请教”而已,但是对于从事新闻报道的记、编辑尤其是编辑来说,则必须是当作恭敬遵从的老师,时时请教,才能改错漏于笔下,消谬误于报端。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办报,在将新闻事实告之于公众的同时,也在做着规范纯洁祖国语言字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