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学分数的小学生,在计算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在分数计算中的错误,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是很有裨益的。 一、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好产生的错误。 有的学生这样做异分母分数的加减:3/5+4/7=7/12 7/10-1/3=6/7或这样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1/2+1/2=2/4错误原因是这些学生设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在一开始讲解分数概念时,一定要再三强调分数单位相同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根据;异分母分数必须先通分再加减。只有学生切实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熟练准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口答通分结果。12和1523和1934和12先出示第一组:12和15你是怎么找见它们的公分母是10的?再来看第二组:23和19你又是怎么想的?再看下一组:34和12谁来说说通分的目的是什么?2.看来同学们对通分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个旧知识。口算:49+49和78-38再来看下一道题:12+13谁能说说这道题与…  相似文献   

3.
一、板书的作用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板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供思维素材,进行思维导向。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可以获得思维的依据。例如,在教学“3/7+2/7=5/7”这道同分母分数加法时,教师提问:3/7、2/7和5/7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它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上方作如下板书:3个1/7 2个1/7 5个1/7 学生从板书↓↓↓中可以清楚地看3/7 + 2/7 = 5/7到,同分母分数相加,由于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实质上就是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道理,顺利地掌握它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会把分母也相加?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中归纳总结了这样一段话:“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母不变,这里讲得十分明白,而有的学生在计算分数加法时,分母也在相加。如3/7 2/7=5/14,1/2 1/3=2/5。我分析了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听算:13+1357-3725+1589-19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13和2534和720512和38讨论:不同分母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同分…  相似文献   

6.
通分     
教学内容;通分教学重点: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懂得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难点:为什么要对分母不同的分数通分。教学过程:(一)复习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口答)4和6 3和2 7和21  相似文献   

7.
【案例】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一、独立思考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时,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列出算式3/8+4/8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3/8+4/8等于多少呢?学生个个陷入了沉思……随后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可能是多少?生1:可能是7/8。生2:我认为是7/16。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师教学通分时,课堂上有学生小声议论:“为什么一定要化成同分母分散,化成同分子分数不也能比较大小吗?”这位老师听到后未置可否,让学生齐读: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意思是加深学生的印象,通分就是这样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处理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学生议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通分中想不通的一个“疙瘩”,抓住这个时机,帮学生解开这个“疙瘩”,有助于学生把学习深入下去。我想,不妨让学生将例题3/4和5/6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15/20和15/18,做一番比较,然后向学生提出:15/20的分  相似文献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计算思路却是一致的,即必须是相同的计算单位才能相加、减。而这正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转化为主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将成为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 1、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为知识的延伸做好准备。 2、巧妙设疑,引入课题。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 1、讲解例1 (1)出示例1,启发提问:①1/2和1/3的分数单位相同吗?②不同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例2,第132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分数(投影)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口算:+=( ) -=(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复习题)。和和和评析:新知的获得大多是要依赖认…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都会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例:比较5/6和3/4的大小? 1、一般方法: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五下分数的加减计算时,学生求得的几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不是最小时,该怎么办?(山西宋玉娟)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规则,均是相同的计算单位才能相加减。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即计数单位不同,所以要先通分,即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其分数单位相同,再加减。  相似文献   

1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四省市教材第十册86页例1,2、3)这节课,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加强对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我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新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5/7+3/7 5/7-3/7 3/20+7/20 9/10-3/10口算后要求学生回答:这几道题为什么能直接相加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教学重点: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关键: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弄清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铺垫(1)口算并说明算理:15+25;710-310;16+56;76-27(2)通分:13和25;512和38。2.设疑引入师:新学期开学后,小红买一张彩纸包书。用这张纸的12包语文书,用…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引入新课之前,李老师照例让学生复习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和通分的方法。接着,他又请一位同学口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怎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呢?”随着老师的问话,新课开始了,黑板上出现了今天的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学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其计算法则,李老师早已成竹在胸。不过,今天这节课上,他想着重把“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6.
1、比较分子法.对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它们的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2、比较分母法,对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它们的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3、通分法.对于分子、分母  相似文献   

1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四则运算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里就两种不同教法作些浅析。第一种教法。上课时,教师出示下列题目,一是将几组分数通分:3/5、2/15;2/15,5/18;1/2,1/3;二是计算:2/5+3/5-4/5=?3/17-1/17+15/17=?接着指  相似文献   

18.
教材(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对通分是这样定义的:“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因此.通分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大小不变、分母相同。教材在“通分”一节的例2中,在对7/8和5/6进行通分时.呈现了分别用48和24作公分母的通分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是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之后编排的,是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通分是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关键。本课导学设计,采用引导学生以旧推新的方法,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数加减运算的通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既费时,且易出错。有的学生依赖于短除法而忽视了口算,影响了解题速度。针对小学阶段通分一般只有三个数,而且分母数字都较小的特点,我总结出“看大数、找倍数、化分数”以口算为主的通分方法,在所教的班级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