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凤 《当代电大》2001,(11):72-75
1 选择题 1)已知反应2CuO(s)= 2Cu(s)+O2(g)的△Hm(?)=314kJ·mol-1,则△fH298(?)(CuO(s))的值为( )。 A.314kJ·mol-1 B.-314kJ·mol-1 C.157kJ·mol-1 D.-157kJ·mol-1 2)下列分子标准生成焓为0的是( )。 A.CaCO3(s) B.N2(1) C.H2(1) D.I2(s)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其中k是边长为a、b、c的△ABC的面积,s=(a+b+c)/2(如图1)通常证法是代数证法和三角证法.本文给出它的一个简捷几何证法.如图2,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圆心是I,半径是r,一个旁切圆圆心是r,半径是r’.由△IAB、△IBC和△IAC面积的和得k=rs(1)AG和AH是过圆I’外A点的圆的两条切线,AG=AH.同理,BG=BJ,CH=CJ.因为AG+AH=(AD+DB+BG)+(AF+FC+CH)=(AD+DB+BJ)+(AF+FC+CJ)=(AD+DB)十(BJ+CJ)十(AF+FC)=c+a+b=2S所以AG=AH=s.又因为AD=…  相似文献   

3.
例1已知,如图1,AD、A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高,且AB=7cm,AC=5cm,则(1)△ABD和△ACD的周长之差是多少?(2)S△ABD和S△AcD的关系是什么?答案:(1)2cm;(2)相等  相似文献   

4.
H是线性交簇超图,|E∩F|:1(∨E、F∈H),记s=s(H):min|E|,A:|E∈H:|E|:s|.若|A|〈s^2+1,则m(H)≤A([H]2)+1;若|A|≥s^2+1,则当s≤2时,m(H)≤△([H]2)+1;当s≥3时,m(H)≤△([H]2)-2s.  相似文献   

5.
例1如图1,在Rt△ABC中,∠C=90°.∠B=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s(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问题与练习"中,第4题是关于应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测加速度的习题,这道练习题如下: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1和图2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图的L(s,t)-标号的概念来自频道分配问题.设s和t是2个非负整数.图G的一个L(s,t)-标号是一个从G的顶点集到整数集的映射,满足:①任意2个相邻顶点对应的整数相差至少为s;②任意2个距离为2的顶点对应的整数相差至少为t.给定图G的一个L(s,t)-标号f,的L(s,t)边跨度定义为max{|f(u)-f(v)|:(u,v)∈E(G)},记为βst(G,f).图G的L(s,t)边跨度定义为min{βst(G,f):f取遍图G的所有L(s,t)-标号},记为βst(G).设T是一棵最大度为△(≥2)的树.证明了:若2s≥t≥0,则βst(T)=([△/2]-1)t s;若0≤2s<t且△为偶数,则βst(T)=[(△-1)t/2];若0≤2s<t且△为奇数,则βst(T)=(△-1)t/2 s.同时完全确定了2条路的笛卡儿乘积图和正四边形格图的L(s,t)边跨度.  相似文献   

8.
共边比例定理:若△ABC和△DBC有公共边BC,AD交BC于E(或交BC的延长线于E),则=S△ABC/S△DBC=AE/DE.符合命题条件的两共边三角形,其位置关系有如下四种情形.证如图甲,过A、D分别作BC的垂线,垂足其他三种情形可以类似地证明(略).如果我们熟悉这个定理的四种情形,并能灵活地应用它,则能方便地、简捷地解答许多数学竞赛题.一、有关线段问题例1如图,在△ABC中,若BD:DC=CE:EA=2:1,AD和BE相交于F,则AF:FD=___.(92-93学年度广州等五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  连结FC,设S△DCF=S,贝S△BDF=2…  相似文献   

9.
圆问题四则     
例1如图1,在oo中,弦AB与CD相交于点M.(1)若AD=CB,求证:△ADM≌△CBM;(2)若AB=CD,△ADM与△CBM是否全等?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二、典例精析 例1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曰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省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第八题是这样的:在△ABC中,已经学过△=(1/2)absinC,c~2=a~2+b~2-2abcosC,另外还学过sin~2a+cos~2a=1,试根据上述公式证明△=(s(s-a)(s-b)(s-c))~(1/2)(这里s=(a+b+c)/2)。  相似文献   

12.
题目阅读材料:如图1(1),△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_1、r_2,腰上的高为h,连结AP,则S_(△ABP)+S_(△ACP)=S_(△ABC).即1/2AB·r_1+1/2AC·r_2=1/2AB·h.所以r_1+r_2=h(定值).  相似文献   

13.
题目.(2014年江苏高考第15题)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2)若乙的速度为2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相似文献   

14.
原题再现:(盐城卷第27题) 情境观察 将矩形ABCD纸片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AABC和△A’C’D,如图1(1)、图1(2)所示.  相似文献   

15.
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有如下两道选择题: 题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0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相似文献   

16.
试题如图1,P是抛物线y^2=2x上的动点,点B,C在y轴上,圆(x-1)^2+y^2=1内切于△PBC,求△PBC面积的最小值,(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  相似文献   

17.
题(2006年高考上海卷第11题)在如图1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比值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选择题迷惑性越来越大,概念多,原理深,正确解答相关题目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深刻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本质,避免因一知半解而陷入试题陷阱. 1知识不清 审题失误 例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s)+2Y(g)→←xZ(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相似文献   

19.
<正>引例(教材第12页习题1.4第1题)已知: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和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略)对此题进行变式,可以得到一系列数学问题.变式1:将△ADE放到△ABC的外部,探究相等线段.例1如图2,△ABC,△AD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D=CE.  相似文献   

20.
原题再现:(南京卷第27题)如图1(1),P为△ABC内一点,连结PA、PB、PC,在△PAB、△PBC和△P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