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有为的“董氏学”思想对其《孔子改制考》的撰写有着深刻影响。为了证明孔子具有“改制”的资格,康有为借董仲舒之口来塑造孔子为“新王”的形象。同时,他还证明孔子的“改制思想”通过“口说”流传下来,而能够接续孔子“口说”的,则是董仲舒。他认为“托古”是孔子改制的重要特征,孔子的“托古”思想依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2.
自从梁启超把《新学伪经考》比作飓风,把《孔子改制考》比做火山大喷火和大地震以后,人们普遍接受了他的说法,对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在维斯运动中的作用毫不怀疑,以为它既起到了动员知识分子关心政治、支持变法的作用,又减轻了保守派指控维新派“非圣无法”的压力。事情果真如此吗?笔者通过对维新运动中孔子改制理论传播情况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康有为并没有借此实现他的初衷,孔子改制理论与其说促进了变法  相似文献   

3.
自从梁启超把《新学伪经考》比作飓风,把《孔子改制考》比做火山大喷火和大地震以后,人们普遍接受了他的说法,对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毫不怀疑,以为它既起到了动员知识分子关心政治、支持变法的作用,又减轻了保守派指控维新派“非圣无法”的压力。事情果真如此吗?笔者通过对维新运动中孔子改制理论传播情况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康有为并没有借此实现他的初衷,孔子改制理论与其说促进了变法事业,毋宁说它实际成了维新运动的绊足石之一。一《新学伪经考》最初刊行于1891年。三年之后,即1894年,御史安维峻首次奏请毁禁《新学伪经考》。他认为“六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容“力翻成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对董仲舒的推崇具有多个维度和复杂原因,这一点从他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中直观体现出来。康有为彰显董仲舒与孟子、荀子的关系,尤为强调董仲舒的思想源于荀子,并在这个前提下声称董仲舒的思想超越了孟子和荀子,成为孔子之后一人。与此同时,康有为拉近董仲舒与孔子亲授弟子之间的关系,断言董仲舒的思想源于孔子亲授弟子。康有为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目的是提升董仲舒在孔子后学中的地位,借助董仲舒的思想阐发自己的孔学观。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应试不酬,三叩紫禁城大门受挫,非常气愤。一八八九年十月,他怀着兴办学校,培养维新人才,以实现自己变法维新的政治理想,毅然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广东。 次年,三十三岁的康有为在广州云衢书屋聚徒讲学,第二年在长兴里开堂收徒,讲堂起名叫“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是一所崭新的学校,在这里,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万木草堂”里所有的学科分为四类: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宋明理学、西方哲学,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书中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哲学对其书学的渗透 康有为的书学与他的哲学思想几乎都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1891年,在陈千秋、梁启超的协助下,刻成《新学伪经考》,次年又刻成《孔子改制考》。这两部书是康有为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族危亡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基于特殊的政治目的,对孔子的教师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与塑造。康有为将孔子圣化为孔教教主,试图为托古改制提供合理依据,减少变法阻力。梁启超祛除了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宗教化和迷信化塑造,吸收西方理性思想,转而重新推崇孔子为道德、理性之师。在康有为、梁启超互为镜像的阐释下,孔子的教师形象呈现出宗教性与现代性相互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儒家学派鼻祖"的孔子,可谓是稳坐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头把交椅"。即使朝代更替、历史更新,孔子依然是大多时期的思想标杆。他不仅被奉为"圣人""至圣""万世师表"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弟子为其撰写的《论语》更是成为"儒家经典",千古流传。  相似文献   

9.
论晚清“孔子纪年”与“黄帝纪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社会出现了废除年号纪年,改以别种纪年法的要求:康有为出于倡立孔教的目的,呼吁改以孔子纪年#革命派和留日学生基于排满复汉的种族主义精神,要求改以代表汉民族的黄帝纪年.上述要求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对救国之路的探索,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政治诉求,也显示了正在崛起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问题,即人的价值和人性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也必须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在近代古今中西之争中,康有为把孔子扮演成改制的圣人,说孔学与新学无本质区别,西方的那些新思想许多东西在孔学中都包括了。但事实上,西学本质上不同于孔学,康有为的思想也不同于孔子的思想。康有为是以复兴、宏扬孔学为旗号,宣传自己的新思想。弄清康有为与孔子关于人的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孔子的评价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未曾求得一致.孔子在他的时代,曾提出了一种“权变”的主张,笔者认为,考查孔子的权变思想,乃是研究孔子的关键之一.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并向学术界的同志们请教.“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是《孔子改制考》中一句著名的话.在“孔子改制”的名义下,康有为将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加诸孔子,以为这是“孔子之微言,素王之巨制”.①这里,所谓“孔  相似文献   

12.
《歧路灯》这部小说把弘扬“孝道”作为了整部书的基调,作者的“孝道”与孔子、孟子的原始儒家“孝道”思想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且与衰落反动的宋明理学之“忠孝”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种对照表现出了作者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影响深远。"仁"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他许多主张的出发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政治观强调"为政以德",对人民宽惠,缓和阶级矛盾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他倡导要提升道德修养来体现"仁",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仁";孔子还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地探索具体的"仁"的意义及如何践行"仁"。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思想,孔子提倡的"仁"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目中有"人",倡导为人以仁,确实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4.
胡适对孔子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曾疑孔、非孔,反对现实政治中利用孔子搞复古主义、专制主义;而在学术层面则用平等的眼光研究孔子,作"魔鬼的辩护士";当胡适寻求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其自由主义言说时,孔子又摇身化为自由主义的先驱。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变的是时代与问题,是胡适的视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家,他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中国,而已遍及世界;他留下 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学实 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在 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一 光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 研究,继承发展。 一、观察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作为教育家,孔子竭力避免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如“仁”、“孝”、“政”,孔子能针对提问人的不同情况,做出含义完全相反的回答。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心里都有数。这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加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戊戌前的岭南讲学中,有大量关于"董氏学"思想的阐述。他指出了"董氏学"在儒学思想学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认为"董氏学"与孔子"改制思想"和"微言大义"有密切关系。他还着重说明了"董氏学"的入门途径。康有为讲学中的"董氏学"内容与其《春秋董氏学》的成书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货殖思想,是其“义、利”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对商业行为并非一概反对,他肯定“守道致富”的方向,并提出了对待商业活动的一些基本原则,指出了经济发展与文化投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讲到“夫子何哂由也”时,都认为子路太轻率、不谦让,故孔子“哂之”。正如孔子所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我认为这只是“哂由”的表面原因或者说是一个很次要的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哂”:微笑,这里有轻蔑、讥笑的意思。子路率先发言,虽然有点“轻率”,但我认为孔子是不会仅凭这一点而讥笑他的,因为这样做与孔子的教学思想和为人态度是相悖的,也不符合当时孔子创造的轻松、亲切、愉悦的氛围。那么孔子“哂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子路回答的话就可以了解其中…  相似文献   

20.
孔老夫子一向讲礼,说话时也常常礼不离口。而他对送礼的行为却嗤之以鼻,并以礼来教育送礼之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久以前的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正在匆匆赶路,突然遇到了一个自称为子路的人。这个粗鲁的年轻人拦住孔子的去路,还硬要拜孔子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