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5,(34):52-53
作文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巧妙创设恰当的写作情景和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为核心,注重促进影响和改善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创设的情景能唤起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从课堂到课外,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写作情境,引导学生树立处处皆作文的思想。本文就从课内、课外以及和别的学科相结合三个方面入手概述了初中情境作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19):51-52
在教学中,作者尝试从"鲜活"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拥抱生活情境、关注教材语言情境、媒体展示动态情境和表演创设情境等多个角度,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文。  相似文献   

3.
刘翠琴 《教师》2010,(36):92-93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感官去体验和感受,并同步展开作文练习。小学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发挥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新颖性和发散性作用,切实做到素材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表达个性化,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柳咏梅 《江苏教育》2022,(59):39-41+45
情境作文教学注重将生活与写作相关联,启发学生融通个人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自觉,表达真切的感受和认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复杂情境,借助任务链,促进学生写作学习的深度体验;挖掘情境内涵,训练思维力,提升学生写作学习的思维品质;融入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与品位,实现学生写作学习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5.
情境化作文教学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的特点.它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写作动机.增强学生作文的感受与体验,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学会作文.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作文途径。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创设作文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要写好作文,真切的感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的情境,使学生充分融入情境去体验、去发现,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作文。  相似文献   

7.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感官去体验和感受,并同步展开作文练习.小学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发挥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新颖性和发散性作用,切实做到素材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表达个性化,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情境化作文教学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的特点,它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写作动机,增强学生作文的感受与体验,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学会作文,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作文途径.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创设作文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9.
蒋可菡 《生活教育》2014,(23):119-121
正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一、鼓励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1.每日一记,积累素材。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  相似文献   

10.
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游戏活动、实操实验、生活实践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进作文课堂,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引领孩子们去情境中体验生活,感受活动中的愉悦氛围,从而自然而然地迸发生命力,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颖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生活,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学习写作,这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体验是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离开了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课堂体验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但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无形中也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我努力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积极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为学生作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其形成的相关习惯与写作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今后进行相关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至关重要。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就小学作文中体验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究。  相似文献   

13.
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遵循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模拟情境,角色体验,探究想象,感受写作乐趣。游戏情境体验,顺应儿童之本位;画写情境体验,诗画一体激想象;故事情境体验,学生心灵的家园;戏剧情境体验,课堂舞台展天地;采访情境体验,实践感悟促成长。角色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激活学生“言语的冲动”,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4.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15.
于小辉 《教育》2012,(36):5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是体验,精品佳作一定是学生的独特体验。作文是以学生的体验为根基,抒写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独特体验呢?链接生活让情境"如影随形""作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树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作文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云蒸霞蔚、峰峦叠嶂、原野荒漠、江河湖海、溪泉瀑潭、都市美景、乡村风情、校园景观都可成为学生的观察对象,让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0):50-51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问题,提出运用情境教育改善作文教学效果,通过加深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创作,并从情境创设、感悟增强、体验抒发、情境复现等方面提出了情境教育运用方法,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在情境中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构建恰当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选择合适的主题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经历中增强体验和感受,达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模式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小 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与方 法,改进实际课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 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实现作文教学的素质化目 标。本文将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探究目前作文教学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启蒙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谛,流露对生活体验的感受。追求文章的真实、文章里流露真切的感受才是我们启蒙作文教学的目标。在小学启蒙作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展开教学。一、回归生活,收集素材——体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三年级的启蒙作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实践中体验过程、体验感受,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20.
徐宏利 《教师》2011,(36):30-30
【教学背景】这是我为省级课题《作文教学中端正文风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研究,所开设的专题作文观摩课。课堂中针对学生作文中的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触及内心世界的前提下,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