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大力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以培养其阅读兴趣。 一、交流情感,激发兴趣。如向学生推荐《爱的奉献》一书时,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得法子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如何做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首先要联系课内阅读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七册《囚歌》这一篇课文后,就可以及时地向学生推荐《叶挺将军》这部书.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再看《叶挺将军》这部书,学生对叶挺将军等革命烈士在狱中是怎样与敌人作斗争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安徒生童话故事》、《少儿科普知识》等.其三,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读报;设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或进行书籍交流、传阅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仅凭教师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师推荐与学生搜集相结合一篇课文的课内讲授结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相似的名篇供学生课外阅读。另外,每周学科小组向学生推荐几篇课外名篇,由学生自己完成阅读,由各小组组长组织阅读后的讨论。这样做,一是可以让阅读内容具有真正的开放性。二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形成自…  相似文献   

4.
延伸课本内容、补充课本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是课外读物的主要教学价值.课外阅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为语文素养与语文考试的矛盾、阅读兴趣与知识底蕴的脱节、指导取向与阅读内容的偏差等方面.文章以《新语文读本》为例,指出:实现语文课外读物的教学价值需要树立大语文观、突破狭隘的功利思想,加强方法指导、着力阅读方法的形成,精选阅读篇目、培养高雅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课外阅读的正确引导。教师重点应做好书海导航工作,关注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经典课外读物给学生,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元丰 《成才之路》2020,(10):130-13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阅读更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通过创设阅读氛围,推荐课外读物,创新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文字知识,而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使学生进行知识积累,使其在语文的学习中更加顺畅。课外读物多种多样,有好有坏,因此,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教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阅读一些健康的,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书籍。阐述了小学生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是尤为重要的途径。那么,课外阅读中教师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一、教师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者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完全没有课内阅读的功利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很多学生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往往只凭一时兴趣随意浏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就会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此时,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与之相应的书刊,使其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开始美妙的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规定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推荐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可见,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外阅读是极为重视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学生读什么,教师推荐什么,可以说并无死的规定,也不应有死的规定。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新课标采用“建议”的方式而不是“规定”必读书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将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建议”为语文教师发挥才智提供了空间“建议”具有指导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它只是为语文教师指出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向学生推荐课外…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要让学生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驰骋,教师有必要紧扣教材寻找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向学生推荐好书。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精华,扩大知识面,尤其对全面提高农村寄宿制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课本内容之后,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地涉猎课外读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激趣导读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读物。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英雄故事等;而指导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则可以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如,在教学《草地夜行》一文时,可布置学生深前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以弄清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在怎样的情况下长征等问题。这样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可大大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杨帆 《甘肃教育》2014,(18):51-51
正语文,是每个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必学课程,教育部在制定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语文中除课本中必学的知识外,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量在每个学年应有定量的累积,学会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技巧,以达到阅读所带来的知识及文化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而新课程标准则逐渐摒弃传统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内基础知识的灌输、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叠加,以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必要补充和帮助。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课外读物,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只有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大语文"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 0 0万字以上,其中规定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 6 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新课标》还推荐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可见,语文课程改革者对语文课外阅读是极为重视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农村初中在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课外阅读处于无序状态,加上教师指导的不得法或没有指导,效果令人担忧。一、面临的问题1.课外阅读的无序性。大部分学生刚拿到新语文书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对课外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引导。一、精心选择阅读材料首先,选择经典著作。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列出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就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不足,具有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18.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链接课堂内外,展开多元化的拓展阅读。本文将联系农村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在农村促进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互补,促使学生的阅读形成整体;可以根据课堂文本进行类文拓展,资源互用;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课外读物;还可以采用说读表达结合的方式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将课文分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匮乏,有了自读课本,就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一、激趣导读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课外读物。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英雄故事等。而指导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则可以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如在教学《草地夜行》一文时,可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以弄清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和在怎样的情况下长征等问题。这样指导学生有目的进行课外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