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的能力 ,调动学生写作练笔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写作练笔的内驱力 ,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笔者认为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呢 ?在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情感教育 ,引发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练笔也是如此。据我了解 ,有的学生害怕作文 ,厌烦作文 ,面对作文题长吁短叹 ,无从下手 ,并不是不知道作文的重要 ,关键是对作文没有兴趣。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要用情感教育来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内作文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 ,是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课内的作文教学毕竟是有限的 ,要使学生写好作文 ,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还要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写作练习活动。课外的学习与练笔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加了写作素材 ,又有利于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提高教学质量 ,以课内的作文训练效果促进课外作文活动的开展课内作文教学与课外作文活动 ,具有奠定基础知识、传授写作技能、示范样板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应从浅处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课外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勤动笔;课内设计多种形式的练笔,学语言学写法,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在此基础上,教师辅以写作技巧的点拨,使学生作文的篇章布局与语言更加规范。激发兴趣,厚积语言和素材,遵循写法,使农村小学教师有路可仿,学生有法可学,使作文教学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据此,我力图改变课外练笔的随意性,加强课外练笔的计划性,体现课外练笔的程序性,使课外练笔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年来我在指导训练学生课外练笔过程中,力图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一、基本要求与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5.
陶辉 《文教资料》2010,(30):77-79
作文教学中的课外练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是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作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课外做好“采蜜集”,多写日记、随笔.手编“班级日报”等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创设练笔情境,激活学生的练笔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是快速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课外小练笔具有灵活性强、文体自由、篇幅短小、用时短等特点,它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辟了另一个阵地,因此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喜爱。然而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量的训练,忽视质的提高 【具体表现】课外小练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写作,学生可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却时常提出数量和字数的要求,如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每篇的字数必须达到多少,等等。这种强制性课外小练笔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练笔自由,而且容易让他们觉得这是每天额外的任务,从而失去写作的兴趣。实际上,部分学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只能胡编乱造,甚至抄袭作文书上的作文,一边写一边数字数,不管质量,凑够字数为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作文课不仅使一些教师感到不容易驾驭课堂,也使为数不少的学生有畏惧心理。怎样才能让写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观点:一、激发作文需要,重视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学生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一、课外阅读中注重激励评价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学生怕写作文 ,写出来的作文苍白空洞 ,或者三言两语 ,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生活单调 ,不善于观察生活 ,课外知识贫乏 ,练笔机会少 ,表达能力差所致。为此 ,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课外阅读 ,除了利用学校图书外 ,还让学生自带图书 ,成立班级图书角 ,建立《每日读文章登记表》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小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可从诱导模仿、体验和注重激励等方面着力,发展学生练笔的兴趣。 一、在模仿中让学生积极参与 模仿是习作的基础,对初学习作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学中可借助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笔作为学生课外自由练笔的一种形式,因其形式的自由和内容的随意而备受学生和语文教师的青睐.随笔训练能使学生爱写、会写、乐写并在写作中自觉地培养人文品格,从而改变作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生来说,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传统教学中作文让小学生觉得受局限、没写头,不知道怎么写。经过不断尝试,通过有特色的讲评极大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发现通过想象练笔、现实练笔、专项练笔和自由练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快乐享受作文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在导写过程中,坚持以自主写作为原则,把课内写作练笔与学生的课外生活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努力寻找挖掘、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让新闻写作成为作文教学的船和桥,使作文教学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要注意联系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使读写互相促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训练中规定的7次作文和教材中安排的3次练笔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在课下多练笔,如写观察日记等。一、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第八册共有7篇作文,怎样写好这7篇作文呢?我认为:读好相关的课文是写好这7篇作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写每一篇作文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反复读与之相关的课文。比如,在写第一篇作文《春节期间一件难忘的事》时,教师可对学生说,大家要想把“怎样难忘”写具体,首先应认真仔细地回忆事情经过,把…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 在导写过程中,坚持以自主写作为原则,把课内写作练笔与学生的课外生活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努力寻找挖掘、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让新闻写作成为作文教学的船和桥,使作文教学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片断练笔,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学生去谋划全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需要开头、结尾、过渡等。它可以用一个小情节写一段话,但这一段话必须有中心,写具体,它可以写一处景色、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人的外貌、行动、心理活动等。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揣磨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创造性仿写,这种小作文训练,由于学用结合,学生写作兴趣很高。事实证明,片断练笔是作文教学中费时少、收效快、宜提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课外练笔辅导,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指引才能产生大作用,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首先,周记题目应符合学生"口味"。周记一般没有规定题目,随意性比较大,因此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提起写周记就感到无话可说。要让学生对课外练笔产生兴趣,并且养成乐意写周记的习惯,教师就要出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大小作文结合,这是多年来许多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所摸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其中,加强学生课外练笔,又有课内作文训练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效。近年来,我从加强高年级学生的课外练笔中,颇觉这是一条引导学生作文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除课堂作文以外,广泛地开发课外练笔活动,让学生“在课内得法”,“在课外得益”,的确给作文教学开辟了新路。我们作了如下尝试。一、把课外阅读与课外练笔结合起来.写作要靠积累,积累首先是通过阅读,从阅读中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理解和认识生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又往往是从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的.我们作了这样的了解,当学生阅读文学作  相似文献   

19.
陈艳迎 《考试周刊》2014,(13):53-53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时常发现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觉得生活很单调,无写作素材;二是苦于表达。写小练笔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片独特的天空。作者对小练笔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践探究,在教材中适当插入一些小练笔,通过不断实践探究,学生确实受益匪浅,最大的成功是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翠 《广西教育》2008,(28):43-43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觉得要求学生写作文、写日记,而自己什么也不写,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激励学生课外练笔,我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即学生写我也写,并将写好的文章或是发表获奖的文章给剪下来贴在教室后面墙上,让他们确信我这个语文老师不仅“动口”,而且还真“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