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默默坚守的农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脊梁。面对诱惑,他们甘于清贫、忠于信念、执着坚守、矢志不移、爱岗敬业、孜孜以求。成千上万的农村教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彰显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尊贵。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这个千秋基业中,农村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农村教师则是支撑教育事业的脊梁。在山村小学坚守了31年的林兴修老师、在农村学校坚守了20多年的黄行福老师,他们是农村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热爱农村教育,在物质生活相对清贫的农村学校,干出了骄人的成绩,而且拥有一种十分难能可贵的职业幸福感。这种精神追求正是当前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3.
如今,经济浪潮冲击着中国天南地北的每个角落。偏远山区农民的眼光已跨越城乡界限,不甘心固守于大山的贫瘠土地,纷纷涌人城市,成了打工一族,开始了漫漫的“淘金”之旅。自然,他们的孩子成了学校里的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在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关注留守学生,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教是班主任应积极探索与思考的课题。以下结合本人的班主任工作谈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调查在新的社会发展状态下,山区农村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特点及其对教育的新要求,2003年,在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们使用王极盛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江西、辽宁、山西、河北、河南5省45所山区农村中学(泛指处于山区地带的县城、乡镇、乡村中学)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现代明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的基础,面对新形势,农村、农民、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教育支撑。经济欠发达山区要发展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办好寄宿制学校。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让广大山区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成长幸福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并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他早在大学学习时,就确立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即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坚信孩子的可教性;他立下誓言,要在农村学校工作一辈子.事实证明了他的忠诚.帕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领导和亲自实践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实验学校.于是,许多学校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吸引苏霍姆林斯基去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7.
守望     
我在这所农村小学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几年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我深知其责任重大.依然坚守在农村.对教学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尽管地处边远山区.但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的“大头”在农村。而农村教育的薄弱点又是体卫艺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要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中小学要按规定开设艺术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这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要求。“普九”后,一些农村学校仍未按大纲、教材上课,没有艺体活动;少有艺体教改科研;学生体卫艺素质低下。薄弱之处求突破。南部高扬起“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基本的体育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柯国兴 《农村教育》2007,(11):16-16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然而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纵观永嘉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不乏存在以下三个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山区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农村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的家长非常多,孩子只能托给老年人带,而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科学。  相似文献   

11.
就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而言,所存在的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市的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是一样的。教育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基础、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材。"更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农村教育的问题,缩小教育差异,从地区、城乡和特殊群体几方面着手,争取做到公平教育,给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文章从探究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对策的方向进行浅析,再提出三个措施、对策,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何发 《云南教育》2003,(5):13-13
“三见面会”是由班主任主持,全体专任教师、学生家长和全班同学参加的会议。会议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力量,确保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德育网络,为培养“四有”新人创造条件。“三见面会”确立了学生在会议上的主体地位,要求学校、家庭和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同时“见面”,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全面广泛而有效的教育。农村中学的生源来自农村,学生家长主要是农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学生家长对劳力的需求增强了。他们忙于生产生活,无瑕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据悉:农民几十亩地的收成却供养不起一个在城里念高中的学生;放牛娃不上学是放牛娃,上了学还是放牛娃;农民说乡下的孩子“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随着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结束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孩子辍学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农村的孩子是否都在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是当前摆在每个农村、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课题,这是使命与责任感使然。本期刊发的李水山的文章(P6)对此做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收入较低、生活条件差、孩子进城入学困难,因此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家里。这些被留下来的孩子们在中国农村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学生或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业是21世纪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的必然选择,但是很多大学生没有创业意识,更没有创业能力。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继而论述农村教育的落后性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创办"阳光教育"的创业实践,呼吁大学生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重视山区农村孩子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正如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明学好礼仪对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时期,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欠缺礼貌,在日常生活中没能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对农村幼儿小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在此进行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要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关注并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农村教育关系着农民子孙后代的命运,也影响和决定着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建中 《福建教育》2005,(4A):17-18
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我们不能把这些学生都培养成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而应该鼓励他们用新时代的科技成果来建设农村。尽管农村和城市相比有诸多差距,但如果我们的教育导向不正确的话,那些升学“失败”的学生怎样回到农村的现实中,怎样去消化多年“城市化”教育在其内心根深蒂固的“城市”意识与农村的反差?目前我用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中学从教十余年,深感农村留守孩子教育和成长之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外出务工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但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一留守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他们各方面还不成熟,又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孩子的生存成长状态令人担陇,教育问题更令人难安。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多年里,农村教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大量农村孩子错失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未失学却“失控”,给父母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研究农村孩子教育和成长中存在的理想“天折”、自控力差、情感缺失、父母迷茫和监管缺位等问题,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