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井》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文章。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2.
《古井》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写的是村里的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蕴含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深情赞美。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这一问题由物到人,比较抽象。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抓住“取水”探品格要理解“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品格的”,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古井的品格。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描写乡亲们尽情享用井水的情景,表现了古井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在学习本段时,按以下两步…  相似文献   

3.
《古井》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二组教材的重点讲读课文。文章叙述了故乡的古井给“我”的深刻印象以及从中受到启迪,赞美了古井的高尚品格。深刻理解古井的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领会课文最后讲到的古井对于作者的启迪是教学难点。根据本组教材“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建议本课的教学步骤分四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古井》是一篇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记叙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通过写古井、忆古井、赞古井,歌颂了古井和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品格。古井给人以启迪,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使人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课文语言朴实,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难点,应注意加以引导。教学目的1、理解古井给人们的启迪,体会故乡人民对  相似文献   

5.
《古井》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深刻,感情真挚,文辞优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从课文中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作了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古井》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它感情诚挚,寓意深刻,语言简炼生动,结构谨严完整。作者通过写古井,忆古井,赞古井,歌颂了古井对人民无所需求,无私贡献的高尚品格;启迪人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在教学中,我建议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7.
理脉络品词句悟寓意──《古井》教学谈福建漳州市龙师附小刘海河《古井》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它脉络清晰明澈,语言活泼流畅,寓意蕴含丰富,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文章记叙了故乡那口古井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作者从中受到的启迪,热情地赞美古井向人们提供生命的泉...  相似文献   

8.
教学重点指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学难点是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创造学习“最近发展区”,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设计和采用。教学重点是学习取向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取向的,教学难点源于教学重点的实现,教学重点决定了教学难点的具体内容。没有无重点的课堂,也没有无难点的课堂,只有重点突出、难点各异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张洁 《辽宁教育》2012,(5):56-57
教学重点指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学难点是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创造学习"最近发展区",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设计和采用。教学重点是学习取向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取向的,教学难点源于教学重点的实现,教学重点决定了教学难点的具体内容。没有无重点的课堂,也没有无难点的课堂,只有重点突出、难点各异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古井》一课之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质疑发现,讨论交流。教学步骤是:(1)学生读课文后自由说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①明白了乡亲们、古井很好及事实和原因。②讨论后明白了古井和乡亲们为什么好,他们所共有的精神品格是什么,并辨析乡亲们的品格是不是“舍己为人”。(2)引导学生说不明白什么。学生回答不明白“陶冶”的意思。①老师讲解“陶冶”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说本课谁陶冶谁。②拓展引导: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如何陶冶你们,学生回答苹果树、蜡烛、粉笔、板擦等。(3)学生质疑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只管上班挣钱而不管老人,师引导学生讨论,女儿如何有礼貌地请乡亲们帮忙。  相似文献   

11.
《古井》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取得生命的泉水 ,他们的品格又怎样受到古井的陶冶。全文围绕“哺育”展开思路 ,所以教学也围绕“哺育”一词展开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一、抓住“哺育” ,感知全文在学生初读全文 ,达到正确、流利后 ,设计以下问题 :1 古井在这个乡村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哪句话能说明这个问题?从而引出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2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能说明“古井”的作用?(提出“哺育”一词)3 “哺育”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来反映古井哺育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李鸿 《大学时代》2006,(7):84-85
对教学难点的分析和突破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在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好本学科的坚定信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文中对触发器教学中的难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对难点的突破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寓意──《古井》教学浅谈江苏马宗群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二组的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古井》是这组教材的重点讲读课文,又是读写例话用以作例证的课文。课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热情赞美了古井向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发挥无法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难点的形成作了分析,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化解难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一课,讲的是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而且还陶冶着人们品格的事情。教学此文时,我精心进行思维导向设计,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问题导向,感知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课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1.古井起到了哪两个作用?2.乡亲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3.“古井”、“乡亲们”、“两位老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初步从“多好的古井”、“品德高尚的人”、“古井哺育了人”这三个方面,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二、词语导…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拦路虎”,它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通过对教学难点概念的理解,寻找教学难点的产生原因,以及攻克教学难点所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使体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进行的工作,而能否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但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设计时往往有许多教师不能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意义和特征把握不准,缺乏一些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所致.为此,本文就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含义以及确定方法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是每个语文老师每节课都必然会碰到也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那么该如何去突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呢?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首先取决于教学难点的定位。而教学难点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来确定,因生制宜而不能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9.
《古井》是篇情寄于物,以物喻人的佳作.全文脉络就象井泉一样别具一格,清晰明澈;语言就象井泉一样,活泼流畅,清晰爽口;寓意就象井泉一样,内涵丰富,回味浓烈.怎样针对课文结构特点,抓住写作主旨组织教学呢? 一、抓住古井的形象第一自然段共四句话.前三句分别交代了古井的位置、水质和作  相似文献   

20.
这个板书把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及《古井》一文的章法熔之于一炉,突出了本组训练的重点。教学中,讲读第一自然段时,抓住“古井象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一句,提出:“课文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拎出下文(二至五自然段);讲读第六自然段时,抓住“故乡的古井啊,不仅……还……”一句,提出:“古井用什么来陶冶乡亲们的品格,为什么说古井‘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以综合、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