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学好这一知识更为困难.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学生学好"浮力"的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学好这一知识更为困难。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学生学好“浮力”的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A.知道浮力的概念。B.理解物体浮沉条件。C.(1)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2)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六节内容,探究的主题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本节教材是建立在前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由学生探究得到物体浮沉条件,知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学生亲历探究使其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习浮力时,许多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有很大的难度.同学们反映浮沉条件容易记住,但到了应用时,有时忽略它的用法,有时用错,对更深层次的应用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从理顺知识人手,加强对物体浮沉条件相关知识的理解,再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形成直觉,便于有关浮力题目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解 )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知道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是浮沉条件及利用漂浮条件求解相关的问题 .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1 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 (气 )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压力F向上 和向下的压力F向下 ,且F向上>F向下,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F浮 =F向上 -F向下 .2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注意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  相似文献   

7.
学习浮力时,许多同学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偏差,关于这方面的试题,常见的有三种题型:漂浮型、悬浮型和综合型,又由于涉及浮力的题目多变,且常与密度、压强等知识密切结合,是中考必考点,准确理解和利用浮沉条件是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基本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都以它为基础,所以对浮力的概念要有很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对新教材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的几点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常林第十二章浮力教学大纲对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浮力积...  相似文献   

10.
浮力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题时,首先分析出物体的浮沉情况,以便用不同的浮力计算公式求解.而在有些题型中往往并不直接告知物体的浮沉情况,而需要学生通过浮沉条件加以讨论分析最终确立物体的浮沉,从而增加了解题的难度.现将有关隐含浮沉的浮力题型和解题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说明 浮力是力学的重要内容,只要掌握了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方向)、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便可轻松应对各种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在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清楚物体的状态,根据物体状态选择与之相适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章讲述了浮力、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学习这些知识要应用前几章所学的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学好这一章的关键是澄清下面几种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一、物体在什么借况下才受到浮力作用常见的错误是“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为此请你做这样一个实验:你把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或沉到水底的物体从水中提出水面,你会感到在水中提时比出水后…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14.
浮力(一)     
·考点复习·一、浮力的概念1 一切浸在液体 (或气体 )里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 (或气体 )对它     的浮力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 (或气体 )对物体     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      .2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F浮    G物 时 ,上浮 ;当F浮    G物 时 ,下沉 ;当F浮    G物 时 ,悬浮 .(2 )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时 ,F浮    G物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如果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 ,那么也可根据 ρ液 和 ρ物 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当 …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结构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 )阿基米德原理 (理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解 )浮力的利用 (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浮力产生的原因1 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体 (或气体 )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压力F′和向下的压力F ,且F′ >F ,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 :F浮 =F′-F .注意  ( 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有一些物体 (如桥墩、电线杆 )的底面跟容器的底面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此时物体只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不存在压力差 ,因而物体不受浮力 .( 2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当深度增…  相似文献   

16.
应国美 《文教资料》2005,(21):120-121
笔者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体会较深。引导学生探究浮力、浮力大小、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等等问题.是指导学生重视并习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很好例证,因此,将此教历进行分析,较有现实意义。一、“浮力”教历在教学物体的浮沉现象中,有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物体的浮力大小是不是跟物体的密度有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浮力的应用》是在上节学习了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从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学习,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浮力》复习课的设计开国英设计指导思想1.通过录像、投影帮助学生复习有关浮力的基础知识,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浮力概念的复习目标要求:使学生深入理解浸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受...  相似文献   

19.
浮力     
考点聚焦本考点涉及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和判断物体浮沉的条件等问题,常与受力平衡、密度、压强等知识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内容有: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范例解析例1如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解析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金属块的重力。一…  相似文献   

20.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决定于物体的重力G和所受的浮力F的大小比较.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F<G.物体就下沉;若F=G.物体就悬浮;若F>G,物体就上浮.当浸没物体上浮到露出液面以后,浮力变小;直到变小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就漂浮,这就是浮沉条件的全部内容.在适当条件下,浮沉条件中一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比较,可以变通为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比较.这个适当条件是什么呢?一它们是:①物体是实心的;②物体_要浸没在液体之中.这是因为:浮力大小:F一po8VIn…U物体自重:G一egV……②①②两式相除;F/G。e*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