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近年来。学生高消费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学生是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在多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闯入学生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办、考试庆祝)、“灰色消费”(无节制地泡网聊天、打游戏机)、“黑色消费”(赌博、吸烟、喝酒、吸毒等)等现象。但是.对中小学生的消费教育却严重滞后,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还是空白。专家分析,中小学生高消费、盲目消费、理财能力差有种种原因,但暴露出了学校理财教育的严重不足。本文通过调查,论述了学校消费教育的必要性和一些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消费教育是生活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消费教育也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能力培养.通过对青岛市中小学生家庭消费生活方式展开的调查,揭示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中存在的消费误区,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把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放在消费教育的首位;把倡导现代消费方式作为消费教育的核心内容;借助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Louise Raths)等人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不仅在学校和家庭,也要通过政府、社区、民间机构、企业和大众媒体发挥作用,对中小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消费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我的钱我做主”的意愿日益强烈,自主消费行为越来越频繁,消费范围也不断扩大。可青少年学生毕竟身心发展不成熟,因此不合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时有发生,“我消费我存在”“挥霍就是气派”等错误消费观念以及冲动购物、应援偶像、打赏主播等极端消费行为屡屡登上新闻热搜。  相似文献   

4.
李福荣 《班主任》2014,(6):42-43
案例 晒晒他们的开销清单 为了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念,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我在班里召开了“晒晒清单,以俭为荣”主题班会。班会的首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列一张近一个月的开销清单。  相似文献   

5.
消费活动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消费教育的基础性意义。当今社会愈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教育,消费教育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中小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知识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消费活动的反作用力对孩子们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在中小学群体中亟待科学的、体系化的消费教育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汪雅  高佳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96-197
高校贫困生的消费现象集中体现在:消费水平低,勤俭节约是消费观念的主流,很少进行享受型消费,但出于自尊心理的影响,消费行为存在误区。本文针对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误区提出建议,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对高师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内容等存在着误区,迷恋网吧、衣着盲目追求时髦等。针对这些消费问题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但在落实“减负”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减负”就是减轻了教师的压力。长期以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学生的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是悬在教师头上的宝剑。一些对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和技巧研究不够,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教师,只能靠“填鸭式”、增时间、拼作业量的方法抢分数。现在要“减负”了,有的教师认为“减负”无非是少作业、少辅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革,给大学生消费观念、心理和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的消费问题随之而来。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该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影响因素,针对大学生消费存在的误区和盲区,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两个校区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消费途径及其消费金额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在比较中发现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误区,从而正确引导我院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使其建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形成理性的体育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消费误区及消费教育佘海英佘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中小学与此相对应的教育准备却是苍白无力和滞后的,学校和教师还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深究,学生的消费行为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之处,认真开展有关消...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减负”要抓住根本,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我认为在“减负”问题上,要避免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简单化,一刀切。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减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不是不要负担。现在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重点学校,迫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学生的负担确实重,因而“减负”势在必行。而在一些非重点学校,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13.
张玉奇 《高教研究》2006,22(1):58-6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革,给大学生消费观念、心理和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的消费问题随之而来。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该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影响因素,针对大学生消费存在的误区和盲区,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钱对于现代社会的中小学生来说再也不陌生不神秘了。现在,在中小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超常的高消费现象,吃喝讲排场,穿衣讲高档,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闯入学生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办、考试庆祝)、“灰色消费”(无节制地泡网聊天、打游戏机)、“黑色消费”(赌博、吸烟、喝酒、吸毒等)等现象。专家分析中小学生高消费、乱花钱、理财能力差有种种原因,但暴露出了学校理财教育的严重不足。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一、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费行为亟待正确引导1998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有227亿人,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有1451万学生,中小学生约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期。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费倾向亟待加以…  相似文献   

16.
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 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 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 人情消费:跟着大人走,许多事情都要请客。 促销消费:促销一是分散了学生精力,二是滋长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诱发赌博心理。 手机消费:副作用明显。 成人化消费:要的就是“酷”_ 颠倒消费:舍本逐末为赚品中小学生消费几大恶习~~  相似文献   

17.
从“围城现象”谈艰苦奋斗教育叶宏新如果说把眼下大陆与香港少年的消费观念、行为也比喻为一座“围城”的话.那么我们耳闻目睹到的便是一片围城内外呼声急围城内出“污泥”而不染令人惊羡生活在世界金融中心,富得流油的香港社会中,中小学生们的打扮着装和生活消费竟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小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问题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影响逐步扩大,中小学生中的“问题学生”群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问题学生”该怎样进行转化这一问题,在中小学学生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但中小学“问题学生”转化对策却存在着许多差异和误区。本文对“问题学生”进行界定和成因分析,提出转化对策,以期让“问题学生”得到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若把工作重点放在“不补课、不留作业”上,“减负”工作则步入了“误区”。要真正“减负”,要从强调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和成分法原理,计算了白沙一中、中牟一高以及河南大学的生态足迹。结果显示:人均生态足迹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分析认为人均生态足迹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学生的饮食量;(2)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以及不同的消费观念;(3)学校的办学条件;(4)学校管理系统完善程度。降低学校的生态足迹,要从中小学生开始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并要加强管理,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