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十三章 话剧艺术的成熟 三十年代话剧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一,出现了戏剧运动的高潮;二,话剧创作艺术达到了成熟的地步——曹禺的《雷雨》、《日出》相继问世。 左翼戏剧运动概况:这里包括了解上海艺术剧社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戏剧主张、口号,还有主要组织者和发展情况。 话剧界在二八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影响下,提出了戏剧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提出了建立“新兴戏剧”(即“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旧势力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几乎全部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剑,一些人用舌与笔,一些人则两者并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603页)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未必意识到“诗言志”这种观点,但他在借用丹麦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田汉的革命和文学道路,1925年“五卅”运动对他的思想发展和文学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也为这场反帝爱国斗争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今天,我们回顾和研究他对于“五卅”运动的贡献和“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对于这位作家的深入研究,理清他的前进轨迹,弘扬他的革命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一 “五卅”运动在田汉的革命道路、文学道路以及个人的生活道路上,不啻是一块高高的碑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术界将19世纪中期安徽北部人民群众的反清斗争称之为“捻军运动”之说,提出商榷意见。认为,此称谓只是反映了1855年秋雉河集会盟以后这一农民反清斗争的特点,没有反映出在此之前这一农民秘密反清斗争的特点。作为一场伟大的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运动,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完整过程,不能以农民运动后期的特点,去取代前期农民运动的特点。应将皖北地区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农民反清斗争称之为“捻党运动”。“捻党运动”包括“捻党时期”和“捻军时期”。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戏剧对田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汉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所从事的戏剧运动,都有日本戏剧及艺思潮的重要影响。田汉的戏剧形式得益于秋田雨雀、菊池宽等剧作家。田汉所推崇的“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则源于厨川自村,表现了“灵的极致,,与“人类之爱”。田汉所从事的戏剧运动.则受到了坪内逍遥领导的艺协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剧目前面临着从未遭遇的困境,但失去观众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现代科技传媒的发达,而在于戏剧脱离了观众。要使戏剧重新回到广大观众之中,不使观众群断代,必须要来一次“爱美剧”运动。实际证明,“爱美剧”运动的展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国剧运动”是一场以留学生为主、旨在“建设中华戏剧”的运动。其倡导者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人在一系列戏剧理论论著中,广泛介绍了西方戏剧在中国发展的得失,分析了西洋剧与中国旧剧的差异,并在实践中探讨了戏剧如何艺术地表现人生与正确处理戏剧、舞台、观众三者的关系等问题,为中国话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是甘肃戏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此时期戏剧创作真实地再现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剿匪建政斗争和政权巩固过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恢弘场面和曲折过程,甘肃戏剧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创作特色初步形成,并产生了一批优秀剧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外国戏剧汉译和中国戏剧外译两个角度梳理了“五四”运动前中国戏剧翻译的概况、总结各自特点,并思考了社会文化对于戏剧翻译文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三工会运动和大众斗争的进展上面已经说过,政治运动是“由上而下”搞起来的;同样,工会运动也是“由上而下”开始的。败战後不久,以前有过大组织和斗争经验的“东京市电”“东京都厅”“东京煤气工业”等都以当时的工会领导者为中心开始了组织活动。到後来,以此为基础,积极鼓励成立工会,同时又因通货的急剧膨胀造成了工人生活状态的恶化等等事实继踵而来,所以引起了不少自然发生的拥护生活的斗争和产业民主化的斗争。最初以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