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药用资源开发与云药产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分析云南药用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入手,指出云南医药产业以发展与完善"云药"理论,开拓与整合"云药"体系,造就"云药"知名品牌,提高"云药"科技与市场竞争力,优化与推进"云药"基地建设为发展战略.在种植基地建设上,规划建立13个云药道地原生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在产品上,云药现阶段重点发展领域是心脑血管疾病药、创伤类药、呼吸系统疾病药、肝脏疾病药、抗感染药、抗风湿病药、眼科疾病系列药、皮肤病类;云药研究体系建设以现有的研究机构为核心构建新药GLP、GCP研究基地;云药企业体系的构建包括原药材种植企业群、中间提取物企业群(集团)、独家生产产品企业、民族医药企业群、重复生产品种的企业群;并为配合云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实施一系列工程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13,(6):F0004-F0004
2008年3月,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服务中心经省编办批准成立,挂牌在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直接服务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搭建政府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平台,结合企业重大科技需求,研究解决云药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文山是我国特有名贵中药材三七的道地产区,在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和云南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的带动下,文山三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三七种植规模和产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五"期间是全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医药科技创新,新药研发注册审批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省医药经济的高速发展期。2010年,全省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平均增速约2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云药产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始终把"保公众用药安全,促云药经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优势,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编制中药材种植规划,制定和提高中药材质量标准,推动"云药之乡"认定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云药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得到了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大成就.中医药从“国家标准”迈向“国际标准”取得了突破,以中药工业为主体的“大中药产业”基本形成;中医药国际影响逐渐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要抓住“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机遇,推进面向东南亚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建设,发展与东盟国家的中药贸易,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的中药合作等,扩大中药材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46-4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是为适应云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以公益型为主的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解决云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是药源基地GAP关键技术研究。根据云药产业的需求,以具有云南特色的三七、重楼、灯盏花、天麻、石斛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为前期重点研究对象,逐步建立以药用植物资源搜集、保存、评价、驯化、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7.
三七为中国名贵中药材,是云南省最重要的生物资源。目前对于三七产业发展问题,政府给予了重点关注与扶持。通过三七产业发展实践,总结出三七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制定出"十三五"规划期间三七产业的重点任务和目标。立足三七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推进云南三七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云南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之一,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面对中国加入WTO和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将为云南以天然医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打造云南天然药品产业。把‘云药’建成继烟草产业之后的一个大产业”已成共识,云南发展生物2002年10月,云南国际中药产业论坛暨国际中药精品展在昆明隆重开幕医药产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云药”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高增长、高成长、高扩张的强劲发展态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预计在2010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300亿元和600亿元以上,构筑起“云药”支柱产业的战略格局。一、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云南在发展以天然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通过同国际、国内比较分析,结合近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专门从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的科研机构,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中药工程技术和制剂研究中心,拥有通过GMP认证的中试基地和通过GLP检查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拥有先进的科研技术条件。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云南天然药物研发为己任,一批批科技人员不懈的追求,曾参与国家青蒿素的研究攻关,云南三七、灯盏花素的研发,先后开发出市场畅销的一批新药如青蒿素、降压灵、灯盏花素、益脉康、三七冠心宁、血塞通、七叶神安片、胆清片、金品系列等30余个,全部成果实施了转化,投入了生产,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云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高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其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全过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中医药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推动中医药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使之真正成为中医药高校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以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建设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20,(7)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近视特别是青少年近视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积极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全国及广东省青少年近视状况及防治工作出发,该研究提出了构建中医药立体化科学防控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医视力康复示范基地等多项政策和工作建议,旨在"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为全球防控治疗重大视力疾病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的重点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这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生药学教育工作责任重大。然而,生药学内容枯燥、易学难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传说典故和社会热点焦点能够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生药实物进课堂、课内实验的精心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等多项改革措施改变了生药学原本枯燥乏味、流水账式的刻板形象,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生药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天然植物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药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显示出良好的行业成长性。国家积极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国家对中药行业的发展颁布了多种特殊政策和措施,如重点支持和鼓励对中药材科研方面的投入和中药材生产扶持,重点鼓励饮片工业建设,积极促进中药饮片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64-67
<正>1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发展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以来,在省政府以及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科技项目支撑,走"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带产业的产业化的发展路子,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沾益县为中心向周边市、县辐射,以沾益县为万寿菊叶黄素产品研发、产业化开发精深加工基地和周边市、县为种植粗加工原料供应基地的集团化发展格局。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生产对我国生物资源万寿菊产业的技术进步、云南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正确分析和认清当前形势,准确地把握形势变化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应对策,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趋利避害,与时俱进,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今年中医药工作面临的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正确分析和认清当前形势,准确地把握形势变化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应对策,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趋利避害,与时俱进,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今年中医药工作面临的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蒋宇豪  王世宇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I0007-I0007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当前,我国中医药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中医药院校要不断探索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挖掘"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建设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创新园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和发展上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通过调研比较,云南建设科技创新园必须要坚定信心和决心,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工作,在发展观念上、市场工作上有所突破,才能将创新园建成"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基地",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国家级创新品牌园区。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煤化集团)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于2005年8月组建成立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单位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曲靖、红河、昭通等地。现有员工5万余人,总资产327亿元。"十一五"期间,云南煤化集团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未,云南煤化集团总共完成32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4亿元。云南煤化集团重点进行曲靖煤化电冶基地、红河煤化工基地、昆明煤炭及煤液化基地的建设。建成的主要项目有200万吨/年焦化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96-9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高职10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并组建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院科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