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目的/意义】鉴于参考文献在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关联规则的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分析 研究,探究图书情报学领域学科结构现状及参考文献选择路径中的潜在知识信息。【方法/过程】以图情学领域八种 主要期刊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12-2016年刊发的全部论文作为样本,结构化处理数据后运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从参考文献作者相关性分析、主题分析和来源期刊相关性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究其参考文献引用过程中隐 藏的关联规则并加以横向对比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参考文献作者同被引现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合著关 系的影响,但同被引相关性与合作强度不成正比,合作关系普遍存在小团体现象,且不具对称性;参考文献标题中 提取的特征关键词与目标期刊论文关键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图情类期刊的热点关键词分析可 得,国内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虽然融合趋势明显,但研究领域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研究对象和主题也不尽相同;来源 期刊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会随着时间阶段产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司莉  伍丹 《情报科学》2020,38(2):11-16
【目的/意义】通过对图书情报领域的科学引用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明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 引用行为的现状。【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领域5 种期刊为调查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在2013-2018 年间引用 对象、引用元素、引用格式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存在 如下问题:数据的引用元素缺失;数据的引用格式不一致;无引用行为占比较大等。  相似文献   

3.
安珈锐  刘培旺 《情报科学》2022,40(10):156-163
【目的/意义】实验法在我国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但目前缺乏对实验法应用情况的系统梳 理。本文拟对我国图情领域应用实验法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 我国图情领域运用实验法的216篇研究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实验法的应用现状、应用特 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果/结论】从重视方法使用的合理性阐释、拓宽方法的应用范围、保证研究的信 度和效度、促进研究深度、加强对方法使用的反思五个方面提出图情领域实验法应用的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探 讨了实验法在我国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数据 来源,提高研究的完整性,促进实验法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志超 《情报科学》2018,36(3):8-12
【目的/意义】对中文图情领域核心期刊摘要进行语义分析,以期发现摘要中包含核心要素与逻辑结构的 特征及规律。【方法/过程】选择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三本优秀核心期刊,以2016 年01-04 期论文为样本,即《中国图 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图书情报工作》,对摘要进行逐句语义标注,并对摘要中包含的核心要素和逻辑 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文图情论文摘要主要由7 大基本要素组合而成,其中研究结论、研究 方法、研究目的是最为核心的要素;绝大部分摘要(79.2%)至少由3 个基本要素构成,而“研究目的/问题+研究方法/ 过程+研究结论”(P+M+F模式)是最为常见的逻辑结构;采用结构化摘要发表论文,对于提升摘要结构逻辑性和完 整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现有期刊评价指标从期刊引证形象和期刊引用认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提出了新的期刊引用认同指标.以CSSCI图情领域的18种期刊为例,以这些期刊在2009年全年登载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和被引文献为研究对象,从CSSCI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计算分析各期刊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指标值,分析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认知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状况,为后续认知计算在图情 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和比较分析的视角综合梳理了国内 外认知计算的学科分布与研究热点,然后分析了认知计算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现状,最后提出认知计算在图情领 域未来实践应用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国内外认知计算研究的学科分布呈现跨学科和多学科形态,国内外共同 关注的研究热点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与粒计算。国内形成了认知计算与图情领域相结合的热门研究方 向,主要应用于情报检索与分析、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智能人机交互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等方面。【创新/局限】借 助科学计量工具系统性梳理了认知计算的国内外研究与在图情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和用途。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为例,以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情报 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方法/过程】首先,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并测定各学科对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的影响大小。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原文献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 2-模 网络,对现阶段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 输入程度低,主要知识输入学科为: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律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计算机科学对图书情报学研究 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张立  尹萍 《情报科学》2020,38(5):80-87
【目的/意义】为了揭示我国学者在图书情报领域最新国际发文情况,反映其阶段性特点及研究热点,以推动图情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其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方法/过程】借助InCites科研绩效评价工具,对近10年间(2009-2019年)图情领域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等问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清晰地展现了近10年间我国学者在此领域的国际化研究发展力量、研究热点演化脉络及研究前沿的突变步伐,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为揭示中外图书情报领域对大数据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研究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过 程。【方法/过程】文章统计分析了近十年图情领域大数据研究的论文发文数量、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等指标,采用 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识别出不同领域时期的研究热点主题,并分析了随时间的推移研究主题的演变情况。此外, 论文还对比分析了中外图情领域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展现出中外图情领域对大数据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结果/结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外大数据研究主题趋于相似。大数据研究主题的趋势向着研究主题多元化,结构 层次鲜明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新颖的研究主题产生。  相似文献   

10.
李春杰  马建玲 《情报科学》2019,37(4):157-164
【目的/意义】图情领域在数字资源发现、组织与应用中越来越多使用到信息抽取技术,本文将对该领域在 信息抽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图书馆 学、情报学领域中国核心期刊和国外33种图情期刊为信息源对其中刊载的信息抽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 检索过程不设置时间限制,并利用CNKI、EndNote、Excel、Python分析工具对主题相关的165篇中文文献和35篇外 文文献进行年度趋势分析、期刊发文量分析、机构分析、作者分析以及论文主题分布研究。【结果/结论】得出图情领 域信息抽取研究的发展趋势、重要的信息源、重要作者、主题研究以及信息抽取技术在图情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将对社会 网络分析方法与图书情报学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过程】本文利用社会网络领域的术语为检索 词,从CNKI收集了图书情报学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论文,对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工具、数据类型及采 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者利 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时,关注的研究主题,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数据类型都呈现为一个集中与分散的状态。另外,研 究主题不同,关注点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研究层面 呈多样性、细粒度性等特点,重点揭示了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与研究主题间的潜在关联,研究工具与数据源类型也是 本文的关注点,但对研究工具用于解决的具体问题方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了掌握国际情报学研究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方法/过程】采集了 ASIS&T会议2002—2019年的论文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人工研读分析等手段,对国际情报学研 究发展趋势和中国情报学研究特色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国情报学正积极融入国际学界,但不同机构的国际化 发展水平仍不均衡;近18年国际情报学研究经历了“数字化”“社会化”“数据化”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和“用户”是 当前国际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情报学注重信息技术和计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强数据 治理和信息用户研究。【创新/局限】基于ASIS&T会议论文从国际情报学视角下分析了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特色和发 展趋势,然而ASIS&T会议仅是国际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研究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撤销论文特征,促进中文人文社科论文规范出版,为预防与治理学术 不端提供策略。【方法/过程】通过统计分析、文本内容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对103篇撤销论文的文献计量特征、撤稿 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撤稿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普遍存在,且撤稿流程不规范;撤稿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不端, 且行为更加隐蔽;学术不端的发现途径主要是读者举报,对撤销论文的处理缺少后续追责;论文撤后仍在产生学术 影响力;建议加强期刊伦理建设,规范中文期刊撤稿;重视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甄别;多部门联合开展学术 不端追责;加强数据库的撤销论文管理。【创新/局限】聚焦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撤销论文,对撤稿特征进行分析,并提 出对策建议。目前该领域撤销论文数据较少,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角度出发,依据用户特征对社区用户进行群体划分,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 主题差异,从而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社区主题,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方法/过程】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 和Topsis算法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再利用LDA模型分别对不同用户进行主题挖掘,最后采用谱聚类实现主题优 化。【结果/结论】科学网情报学社区的核心用户与一般用户群体主题有相同的部分,也存在差异,核心用户群体的 主题专指性较强,一般用户群体的主题较为广泛。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展示 社区用户关注的主题,更好地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创新/局限】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但本研究在数据量、主题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选 取等方面还需要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5.
阮光册  夏磊 《情报科学》2020,38(12):152-157
【Purpose/significance】In science research, the Interdisciplina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The recogni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opics can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is the basis for promot⁃ ing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Method/process】This paper combines cluster analysis, LDA model, co-occurrence topic knowledge network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cover and reveal the top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he social networks of these topics 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In the experiment, this paper selected 56 CSSCI journal papers in 2017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 cross-topic iden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network construction.【Result/conclu⁃ sion】By comparing with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method, this paper has a better research resul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论文学术价值识别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利用论文内容贡献度和加权平均被引量指标 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推动科技成果价值的早发现早实现。【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模式匹配和共 现分析方法抽取了论文问题知识元关系和方法知识元关系;其次按照问题与方法知识元关系进行检索,构建问题 与方法相关文献集;然后基于相关文献集提出论文学术价值指标计算方法,并通过归一化贡献度-加权平均被引量 矩阵,实现了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最后采用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 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有利于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创新/局限】后续研究将把更多论文知识元纳入计算,进一步提高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研究科技论文空间分布与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有利于总结其发展规律, 对于优化科技资源的空间配置,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 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综合采用基尼系数、集中度、重心以及回归分析,研究了学科论文的空间分布 与地区差距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近年来论文总量有所下降,地区分布相对集中;论 文重心总体向西移动但南北变化较小;论文数量的地区差距早期较小现在保持相对稳定;论文期刊差距呈现“缩小 —拉大—缩小”的长周期变化;论文期刊差距对论文地区差距影响不大。【创新/局限】本文首次采用基尼系数、集中 度、重心等研究论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十年来(2000-2010)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的66种期刊中的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455篇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各年文献量、期刊、著者、机构、研究主题和引文等,以期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国大陆学者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科研生产量、核心期刊、核心人员、核心机构、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国际影响力等信息,便于人们通过定量数据了解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和实力。  相似文献   

19.
魏明坤  袁伟 《情报科学》2022,40(10):74-81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开放获取在学术交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学术知识传播和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加快开放科学与学术成果的社会化进程,分析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有利于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细粒度评 价。【方法/过程】本文从开放获取论文交流传播视角,通过开放获取论文知识网络、产出水平以及Altmetrics活跃度 对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在交流传 播过程呈现的知识网络、产出水平及Altmetrics活跃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创新/局限】本文从学术交流角度出发,通 过论文发表后的使用情况及产出水平揭示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扩散,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行影 响力扩散细粒度分析,对影响力扩散呈现的知识单元进行全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