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不像纸质历史一样有文字作为载体,但却是图书馆史研究中特殊的资料组成部分,因为由口述历史形成的口述档案对于图书馆史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但口述史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历史研究方法,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无序的,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充分重视口述历史与档案在历史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口述档案运用方式为研究对象,简单地探索了相关运用方式与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口述档案资源的有效运用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2.
口述史不仅是当代历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历史教育手段。口述史教学是以口述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兼研究活动。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重视吸纳口述史这一历史研究新方法,积极倡导口述史教学的新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述教学实践活动。《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口述史教学》一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口述史教学理念,讨论了开展口述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历史社区课程资源等问题。这些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无疑具有启发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曰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年来的口述史实践教学活动,考察口述史教学、口述史实践和口述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一个好的口述史课题应该如何开展与推进,进而探讨口述史究竟能为史学研究带来哪些空间等问题。指出高等学校的口述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将口述历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  相似文献   

5.
<正>口述史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口述史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口述史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口述历史的研究,探讨口述史对历史教学的作  相似文献   

6.
2016年11月25-27日,"本土经验与国际口述历史的多元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与会学者从多方面探讨了口述史的理论,分析了口述历史采访的具体方法与影响因素.许多高校、民间团体也报告了教学、音乐等方面的专题口述史项目计划;还有学者从区域史的角度,在新疆、宁波、黑龙江等地进行了口述调查,涉及垦荒、知识青年等问题;对于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的口述调查,也有论文涉及.  相似文献   

7.
袁瑞玉 《文教资料》2010,(6):110-111
口述史是史学研究方法之一,将其应用到教育研究中,可使教育科研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本文介绍了口述史的内涵,探讨了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了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研究应用中应把握的环节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所谓口述史,顾名思义,就是口述的历史。口述史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采访历史见证人,以进行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学习等活动。口述史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历史教学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使他们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并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于学生而言,口述史学习具有历史课堂学习所无法替代的功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历史教师还缺乏对这一学习方式功能的深入研  相似文献   

9.
论口述史学的传统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学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字发明前,世界各地的历史是借助于诗歌和神话等口述历史的形式传承下来。早期历史学家史时兼用口述史资料,是历史学对远古传统的一种回应与延伸。中世纪以降,口述史历经曲折,边来现代的复兴。然而,口述学的发展既面临希困难,又充满了希望。其困难主要在于口述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相关研究所需人才匮乏,以及口述学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口述史研究方法在学界日益得到关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口述史成果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借鉴口述史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而后者意义更为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问题的探究需要用到口述史料,有些现代历史问题则需要做口述史访谈才能更好地解答。  相似文献   

11.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非常契合,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教坛中出现的历史教科书公然违背历史的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美国一些宗教团体为了维护其宗教利益,日本右翼势力为了掩盖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任意修改、篡改历史教科书,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破坏了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有意识地篡改历史的反科学做法,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个转型期,需要研讨的问题很多。本仅对新历史课程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界从地方史到区域史研究的学术研究历程,这种转向体现了国内学者追求本土理论和方法的学术研究,成就了不少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范式.但争议也不少,主要集中在区域是如何划定的,争议的背后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研究的“区域”.这些区域史的基本问题,对于做区域社会史研究来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导语 1999年8月.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当代文学结束了无史的历史。由于它是第一部个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其治史理念与方法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都当代文学史。这部书以客观、冷静、有距离的方式重现了当代文学的历史场景.赋予文学史写作以鲜明的学术个性.将当代文学史研究带进了学术化和学科化的时代.为当代文坛所激赏.不仅在当时反响强烈.也对其后数年的当代文学学术空间的开拓起着持续的引领作用。同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该书亦以独特的文学史观与述史方式体现出重写文学史的收获。其卓然的学术姿态在当代文学界引起广泛的注目并得好评,与洪子诚的文学史一起.构成当代文学学术天空上的双子墨座。2004年1月.由孟繁华、程光炜两位博士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世纪第一部有学术创生力的当代文学史著作,是一部吸收了“重写”经验而又富有学术想象力的当代文学史。它将文化和艺术的经纬交织.绘结出当代文学的历史地图,展现出叙事权力在建构历史时的魅力与超越品格。这三部当代文学史都以新的知识型构和不可拒绝的力量.进入大学文学教育,对于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它们是破解文学史观与历史处理方法之间的关联的经典性文本。基于以上的认识。2005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指导教师毕光明的组织下.对这三部新型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比较性阅读。并在“当代文学研究”课堂上就研读体会开展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研究生颜水生、田文兵、廖述务、罗勇、王春艳、康艳琴、王海丰、张朝霞、邹艳琴、张燕等。下面是部分同学讨论稿的选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师所关注。本文试从历史的生动性出发,对如何生动而客观地展现历史风貌,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作一探讨,以求方家教正。冥冥鸿荒,茫茫大地,自从有了人,地球便开始有了生气:茂密的森林里有了追杀野兽的呐喊;广袤的草地上有了采集植物的身影;夕阳西下的河边,人们在共享劳动的收获;寒风怒吼的山洞,人们围聚火堆而共眠。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