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要依靠学生展开,智育和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了同等重要地位。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快速发展变化时期,班主任的言行会在学生成长进程中产生深远影响,而生本教育理念更加强调班主任对每一名学生平等地关爱和付出,"后进生"在班集体中处于弱势地位,班主任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而是要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2.
谢琴 《班主任》2005,(2):15-16
今天,"教育就是服务"已经成为统领整个学校工作的主要思想,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师已从一种职业的普通从业人员,成为了一名教育服务者.班主任如何为学生、为班集体建设服务,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关键是班主任服务观念的转变.服务意识(思想素质)与服务能力(业务水平),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奉献精神)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服务修养,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使"班主任工作就是服务"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教育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学华 《班主任》2001,(1):40-4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保教育"已走进了部分中小学的课堂.在这一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不少班主任在环保观念、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班主任如何使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学生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且使这些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生"的教育理念一直记在我心。读过《教育学》的教师都知道,德育有一条"注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与学生有着最频繁的接触,班主任的形象也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此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它表现在:一、热爱学生、热爱班级,这是班主任应有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面的个性品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教育活动离开了爱,都将变得苍白无力。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  相似文献   

6.
邵芳 《教书育人》2020,(2):65-65
小学班主任需要用"慢"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成长。只有实施慢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等待中陪伴学生成长,在等待中引导学生,才能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尊重个体差异,实施从容教育小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发育都不够成熟,教师在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时,更需要保持耐心。不同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是不同的,班主任需要认识到这一客观事实,不能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步调一致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焦仲民 《考试周刊》2014,(24):176-177
在教学实践中,"班主任效应"是班主任特定职责所带来的一种管理行为表现,如学生对班主任所教科目的学习积极性较其他科目高。这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现象常常为教育教学管理者默认并且得到发展。然而,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标的,由于班主任较其他老师有较多的权力,导致学生偏科,和其他老师之间的"对抗"心理和行为等,成为学生均衡发展目标实现的瓶颈。本文主要对"班主任效应"的正、负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的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性格迥异,行为习惯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针对尖子生、学困生和插班生三类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徐彩萍 《班主任》2005,(12):33-33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班主任的成长亦如此.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我们常常去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再积累经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问学生六个"是"与"否"的问题,使我能够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使自己为学生们服务的心态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1999年10月北京市第12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颁奖会上,"紫禁杯"奖项主要发起人陶西平先生发表了题为"让失败率为零"的演讲。他认为,这一原本由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1996年向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主张里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在  相似文献   

11.
赵月敏 《中国教师》2012,(12):78-80
<正>"80后"是倍受关注的一代,在这代人身上凝结着时代赋予的烙印。近几年来,"80后"班主任在整个班主任队伍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他们已逐渐成为班主任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座谈以及分析成长日记等多种途径对"80后"班主任进行整体研究,我们发现,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力量,教育一线最小的"官",他们身上既有同"80前"教师一样的共同特征,也闪烁着自己不一样的光芒。"80后"班主任呈现出很多独特的个性、行为特质。  相似文献   

12.
"管"与"育"两种教育观念各异,归宿也天差地别,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最近召开的2012年上海市班主任论坛,老教育工作者于漪在论坛上言语谆谆,向年轻的班主任发出忠告:班主任要爱学生,不能像有些书名起的那样,与学生为"敌"。班主任应该像树木的根须那样吸收氮、磷、钾等各种养分,不断使自己成长起来并用爱心去浇灌学生。  相似文献   

13.
"管"与"育"两种教育观念各异,归宿也天差地别,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最近召开的2012年上海市班主任论坛,老教育工作者于漪在论坛上言语谆谆,向年轻的班主任发出忠告:班主任要爱学生,不能像有些书名起的那样,与学生为"敌"。班主任应该像树木的根须那样吸收氮、磷、钾等各种养分,不断使自己成长起来并用爱心去浇灌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学段的孩子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在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三十五年时间里,我不仅经历了从"说教式"到"倾心式"的转变,而且总结出了"三心"教育方法,"三心"即爱心、细心和耐心。这一教育方法使我所带的班级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5.
陈宇 《班主任》2011,(3):20-21
《班主任》是全国近五百万班主任成长的见证者,关注他们的成长是本刊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为完整反映班主任成长的历史,深入研究班主任成长的规律,本刊自2011年第3期始,在"班级发展与管理"栏目中开设"我和我的新一班"专栏,全面反映"老板老班(陈宇)"——一个班主任的成长历程,"新一班"——一个新组建班级的发展历程。这是本刊探索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新尝试、新努力,希冀为全国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与全国班主任共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想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班主任就必须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按守则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教师的爱是教育好每位学生的前提,教师的严是成为学生榜样的重要保证。"爱"和"严",是管理好班级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17.
<正>"育人"是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职业生涯的职责与使命,也是贯穿其成长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包括以育人理念形成教育观、以育人情怀生成学生观和以育人行为践行价值观,透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不仅为新任班主任的成长提供范示,而且对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与实践价值。班主任是我国班级教育的首席教师,[1]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问:"现代生活,怎样才能算得上幸福?"答曰:"农夫、山泉、有点田。"我的教育生活就借用这三个词语来概括吧。我是个农夫型的班主任,"种庄稼"是我的特长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多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也喜欢来点儿厉害的,班规、班纪接连出台,学生们一看,这班主任很凶,这个不能,那个不许的。得,"惹不起我就躲着"吧。  相似文献   

19.
王荣 《甘肃教育》2020,(6):49-49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对学生的态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与教诲。在教育中严爱结合,张弛有度,既不能溺爱,失去了班主任的的威信,也不能过于严厉,使学生们感到畏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爱"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爱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真心实意,宠而不溺。班主任不能对学生的长相、性别、家庭条件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走学生主体化发展道路,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方法。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多一点"过程"意识,加强"过程"管理,即把道德教育寓于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之中,坚持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引导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发展班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