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我们进行化学教学的主阵地,要想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化学,我们教师就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课堂中要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帮助学生产生快乐的情愫、获得学习的动力,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感到化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走进化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5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一、乐读:给一片静心的天地,让学生快乐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46):9-10
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坚持儿童立场,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规律,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要加强设施建设与使用,让校园成为学生留恋的地方;二是要注重培育"好老师",营造师生心心相印、彼此牵挂的感觉;三是要持续推进校本教研,用集体的智慧创造"精彩的课";四是要努力丰富校园课程文化,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像孩子那样快乐,让学校成为汇聚快乐的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早就提出"快乐教育"这一思想,他认为"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儿童精神上的愉快,而这种愉快反过来能成为求知的动力"。同时,他还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身心和精神上的满足快乐时,就算没有人督促,他们自己也能自觉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建设是在物理与社会空间中开展的课程资源特色化开发、序列化建构的教育实践.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的课程建设蕴含着特定的空间权利及空间哲学问题.现实的乡村学校是嵌入乡村的,拥有特色化的课程发展空间,但在价值定位上却是逃离乡村的,在课程建设中漠视甚至吞噬着乡村取向的课程发展空间,由此形成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空间悖论.为消除上述悖论,乡村学校需要立足本土知识与儿童经验,建设乡村学校优质课程;同时要整合地方经验与开放空间,拓展乡村学校课程视域,还要加强课程知识转化与价值建构,改善乡村儿童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8.
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能使人静心、专心地工作;能使人精神振奋,富有激情;能使人启动思维进行创新;能使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影响着人的一生。教师天天快乐,学生就会日日愉悦;教师充满幸福,学生也会充满幸福。学生读书学习是为了追求幸福,如果他天天被老师骂,感到老师不快乐,他是不可能有幸福感的。也许因此会产生厌学、仇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而有效的育人经验;使老教师能积极带头、热情诚恳地帮新教师;使年轻人急起直追,争先恐后地搞教改。视教师如家人:给年老的以关怀,给体弱多病的以照顾,给踏实工作的人以表…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同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才能引人入胜,引人思考;只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活”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幸福指数高的语文课堂一定是适合儿童、契合童性的课堂。游戏符合学生的天性,能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目前,语文课堂缺乏游戏精神,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争做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转变自己的角色,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做一个"游戏"之人;同时,在课前做好准备,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多样的方法唤醒学生的游戏精神,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获得语文能力及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邹倩 《教师》2012,(24):47-48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音乐素质教育提出:要给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感受到快乐。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要关系到学生整体,还要尊重各个学生之间的不同和差异,在课堂中运用快乐教学法,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音乐的轻松氛围。在构建快乐学习的课堂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加关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活动。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音乐学习课堂中的快乐教学进行研究,提出几点符合课程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生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学生从心底能够喜欢语文,愿意主动去获得知识,那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课堂要生动,学生要喜欢,兴趣是关键。若能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语文课堂的学习就必然会事半功倍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初入学校,对学校生活和课堂规则,以及自己将要面临的学习状态完全没有概念,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在课堂上快乐、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学习,我们提出要切实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把规则传递给学生。但是,学生并不是一接受规则就能立刻稳定下来,不再违规,  相似文献   

15.
张燕燕 《学苑教育》2012,(18):94-94
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由此看来,书要读一辈子了。上海要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民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读书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照理说,学生时代是读书的最佳时期。但时下的中小学生书读得太苦,因为读书带上了功利。孩子们带着父母长辈的期望,为升入一所好学校,起早摸黑地从家里到校园,再从校园到家里……我认为,作为学生,如能端正读书之动机,把苦读变为乐读,便是“一本万利”了。郭沫若先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使孩子入境、入文、入情,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终生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帮助选择读的内容,使学生多读;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少走弯路;开展活动,使学生乐读.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视野,让学生的生命洋溢阅读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首先获得知识,在用知识装备自己生活的同时,让快乐充满他们的人生。然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怎能吸引学生的目光,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呢?我认为,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快乐融入课堂,使快乐遍布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是新课程实施与扎根在课堂的根本。课堂上,以真为乐;学习中,以趣为乐;探索中,以智为乐。  相似文献   

19.
构建快乐课堂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快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掌握程度。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学习,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展现自我,自我超越,教师要正确实施快乐的体育教学,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并在运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语文课文大多浅显易懂,我觉得学习这样的课文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还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都能得到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效地学、独立地学、主动地学、快乐地学呢?我觉得关注儿童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儿童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才是课堂富有生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