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家风家教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对个人道德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当前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状况,探析家风家教对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职学生的道德养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规模、结构、类型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形态和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但家庭教育并没有因之而弱化,反之在进一步加强。家风作为家教的前提条件,同样举足轻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则更是如此,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规模、结构、类型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形态和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但家庭教育并没有因之而弱化,反之在进一步加强。家风作为家教的前提条件,同样举足轻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则更是如此,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可从家庭、家教、家风三个维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增添适宜的家庭教育举措,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基于幼儿特性,实现“家庭育人”;挖掘幼儿潜质,完善“家教育人”;聚焦幼儿品格,深化“家风育人”。  相似文献   

5.
邹太龙  李希 《成人教育》2014,34(9):42-43
《周易·家人》卦主要论述了和谐家庭观,认为家庭和谐的基石在于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教。它高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母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提出了体系完整的家教原则和严慈调和的家教方法。这些家教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不菲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18日下午,由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都图书馆承办的首期"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在北京开讲。北京市妇联副主席马红萍在致辞中表示,"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将以首都图书馆为主阵地,邀请家庭儿童工作领域知名专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人们提高建设好家庭的能力,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介绍,从2019年开始,"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将每季度在首都图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的家训以儒家思想教育为核心,讲求内圣治家,其家庭内部人才辈出,受到后人一致推崇。曾国藩的家教注重内圣以修德,强调读书志在明理修身,不求功名显达。他要求子侄半耕半读,秉持寒士家风,家中耕纺不辍,以戒除仕宦习气,永葆淳朴家风。曾氏家教的优秀品质可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永伟 《学周刊C版》2020,(13):177-178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此,家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已经不再仅仅是教师课堂教学这一单一形式了,优秀家教家风的意义值得家长重视。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好的生活方式及态度,找到家庭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点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文章强调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三位一体”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优化家教环境,树立良好家风已刻不容缓。所谓家教,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无意地对子女所进行的道德品质规范教育和文化学习的督促熏陶。家教具有早期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感染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家教通常可通过家风来体现。家风,俗称门风。它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风俗、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之道的总和。良好的家  相似文献   

10.
<正>开场白:同学们,我们已学过诸葛亮的《诫子书》和傅雷的《傅雷家书(节选)》,从中感受到父亲对孩子那种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充满父爱的期待。家书、家训、家规是我国家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从古到今,我们都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沃土,而家教家风是我们成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为了让家教家风促进我们健康成长,今天我们特举行“沐浴家教春风助力阳光成长”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1.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Family     
  相似文献   

13.
家庭     
  相似文献   

14.
家庭     
  相似文献   

15.
家庭     
《海外求学》2011,(7):F0003-F0003,52
  相似文献   

16.
Using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eory, this study tested the degree to which perceptions of joint family storytelling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e., conversation and conformity orientations) and family strengths. Participants included 267 young adults from first-marriage famil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versation orient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al sense-making (ISM) behaviors that characterize jointly told family stories (i.e., engagement, polite turn-taking, perspective-taking and coherence) and family strengths, while conformity orient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SM behaviors and family strengths. Indirect effects emerged for conversation and conformity orientations on family strengths through perceptions of ISM behaviors. Specifically, perceptions of storytelling engagement and polite turn-taking mediat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versation orientation and family strength, while engagement, perspective-taking, and polite turn-taking mediated the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formity orientation and family strength.  相似文献   

17.
家训是传统宗法社会长辈训诫子孙的修身齐家之言,主要包括为人处事和守业齐家两个方面。在守业齐家方面。着重告诫子孙节俭、勤劳、务本等观念,因而如何消费也就成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传统家训文化中所提到的家庭消费观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崇俭抑奢、量入为出和适度储备等几个方面。在古代社会,它曾对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稳定社会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二孩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等诸多问题让二孩家庭感到措手不及。文章分析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解决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难题,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So-called family values and their part in education are considered. ‘Traditional’‘modern’ and ‘deviant’ pattern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and the moral superiority of the first is questioned. The single life without family involvement is also proposed as a possibly fulfilling mode of existence in its own right.  相似文献   

20.
家训是传统宗法社会长辈训诫子孙的修身齐家之言,主要包括为人处事和守业齐家两个方面.在守业齐家方面.着重告诫子孙节俭、勤劳、务本等观念,因而如何消费也就成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传统家训文化中所提到的家庭消费观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崇俭抑奢、量入为出和适度储备等几个方面.在古代社会,它曾对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稳定社会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