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时风靡大江南北,这本书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但是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凋查显示,从今年初开始,这批图书销售却出现了整体下滑趋势。相反,如《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的教育的书,开始受到青睐。这两类书籍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观:代表精英价值观的注重智商教育模式和代  相似文献   

2.
新近出版的《我平庸我快乐》,主张“优秀是烦恼,平庸但快乐”,“对北大、清华、哈佛说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本期我们刊登作家雷铎和女儿豆豆的“父女二重奏”——《平庸不一定快乐》《天才并快乐着》,以及该书的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妈妈曾和你一起看过电影《风雨哈佛路》,一起读过书籍《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哈佛天才》,你知道了,这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天才都是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的艰苦努力炼成的。牛顿说,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相似文献   

4.
毕明 《师道》2002,(6):52-52
最近,一本《我平庸,我快乐》的书出现在市面上。这本书以一个父亲教育独生女儿的平实角度娓娓道来,亲切如日记,给人一种从“钥匙孔”偷窥两代人心灵秘密的感觉。在书中,女儿的母亲、老师和邻居们众志成城要培养一代天才,作者周洪却独具眼光,让女儿在“天才教育的重压下逃脱出来,获得一点人生应得的快乐”。该书出版后,在学生、家长、老师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响,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5.
许多同学在完成话题作文时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于是乎,即使作文水平很高的同学,也常常在考试中因审题大意而城失荆州,兵败麦城。不信,请看下面两篇例文。 [作文题目]曾以《警告中国人》、《周洪说话》等作品名噪一时的作家周洪,又以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迅速蹿红。此书以一句“我平庸,我快乐”颠覆了传统的成功人生哲学,引发了人们关于价值观、幸福观的争议。对此,有人认为:“我平庸,我快乐”是人性苏醒的一个信号,它提出了衡量“成功”的新标准——并非是否优秀,而是是否快乐;有人认为,平庸不可能带来快乐,因  相似文献   

6.
你是天才吗     
我常常在想天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天才?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巨匠,还是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商界大亨?最近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天才测试",这让我对天才有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你是天才吗     
《小读者》2008,(3)
我常常在想天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天才?是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巨匠吗?还是像比尔·盖茨那样的电脑奇才?最近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个"天才测试",这让我对天才有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种子与泥土     
《山东教育》的“报刊撷英”版曾刊载了一个小故事———《比尔·盖茨:大器之才》。读后不禁有感于小比尔·盖茨的天才禀赋:对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做事的不遗余力和不辞劳苦,听说自己要被迫转校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责任心,还有转校后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再回西雅图景岭学校上学的坚定决心与选择的执著。我想,小比尔·盖茨真是一颗天才的种子!感慨之余我不禁思考:这颗种子是怎样长育成一个真正的天才的?上述种种禀赋是不是小比尔·盖茨所独有的?在我们周围难道就没有类似的天才的种子?如果有,我们怎样才能使之成长为像比尔·盖…  相似文献   

9.
读过很多励志书,最喜欢的要数《哈佛家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令我折服;一次次富有哲理的透彻分析,令我重燃斗志;一句甸温暖友善的话语,使我纠结的内心归于平静……《哈佛家训》像老师,给我谆谆教导,《哈佛家训》像朋友,和我倾心交谈;《哈佛家训》是甘泉,滋润心扉,《哈佛家训》是良药,苦口婆心。它重新燃起了我对幸福、对人生、对事业的更多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江苏教育研究》上读了一篇名为《拒绝教育的平庸》的文章,颇有感触。"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教育观,就没有一个努力的标尺和高远的教育目标,那他其实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有一本书,对于年少的你或许很陌生:《哈佛女孩——刘亦婷》。你知道哈佛吗?美国的最高学府,就像中国的清华或北大。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位天才,一本“成功教育”的母亲书。刘亦婷18岁,因为各方面突出的表现和素质,  相似文献   

12.
庸人自乐     
平庸固然不是一个华美养眼的词,平庸的人自然也不会是世人交口相称的人,但倘若将平庸放入心灵,而非肉体和行为之上,“平庸”便是一种会使人快乐的东西。不甘于平庸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基本思想。可另一方面,有时因为客观的种种原因使我们不可飞黄腾达时,我们就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平庸,并且适时地容纳它,接受它,并且取乐于它。我见过的“平庸”之人莫过于柳宗元,一篇《愚溪诗序》极尽自嘲之能事,一个“愚”字贯穿全文。或许柳宗元并没有像自己预计的一样官居九鼎,而以一个绿豆小官庸庸碌碌了却此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平庸是快乐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书是一个丰富多彩、奇妙无比的世界,因为挡不住它的诱惑,如今我成了一个地道的书迷。书让我的生活更快乐。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幸好有了书,我一端起书,书中的内容像一缕缕金色的阳光,驱散我心中的阴霾,让我的心情开朗起来,快乐起来。书让我做人不迷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只是小学生?书像一位良师,又像一位益友,一次次教育、帮助我改正错误。当我面临困难与挫折畏葸不前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我:一切困难和挫折都是勇气、毅力、智慧的俘虏;当我糟蹋粮食时,李绅的《悯农》教育我: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辛苦…  相似文献   

14.
“现在作业都做到几点?我貌似一个礼拜都是12点以后睡觉的,累哦!”“我没什么理想,像我这种出身平庸,智力一般的人,既不能像有的同学那样保送,也没钱出国,能考上大学简直就是奢侈,不如高考结束以后回家做买卖。”常常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抱怨。高三的你,今天抱怨了吗?这抱怨有用吗?  相似文献   

15.
以名气论,加拿大约100所大学,却没有一所像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那样响亮。不过,渥太华政府每年将不少预算投放到教育方面,这使加拿大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人均教育投资额最高的国家,也使部分加拿大学府的实力直追英美的著名学府。在权威杂志《Maclean’s》评出的加拿大学府2002年排名榜中占第四位的麦吉尔大学,就享有“加拿大哈佛”的美名。这也是为什么每年会有超  相似文献   

16.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开始写小说,第一本叫《恐惧炸弹》,是我拿去申请读研究所的一个作品。当大家稳当地拿专题、报告本去申请研究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不能交那么平庸的东西,所以要交一份有思想观念的小说。教授没有录取我,还是要重考。重考那一年,我非常快乐地写了30多万的字。我发现,创作原来是可以这样的无拘无束,如此的快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那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热销的火暴场面还历历在目,据说该书成功创下165万册的惊人销量。之后,女孩的父母又趁热打铁《,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又摆在各大书店的显著位置。因为有媒体评价该书的可操作性很强,又引得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慷慨解囊。当然畅销的不只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还有随之而来的清华男孩、北大女孩等,似乎孩子只要考上一所名校,他们的父母就有了出书的资本。就这样,一个个教育偶像如雨后春笋般,异彩纷呈地展示在大家面前,成千上万的家长看过在书中的教育方法后亦步亦趋。那么,教育偶像究竟是否真的能让普通孩子也像他们那样成功呢?  相似文献   

18.
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大量、及时、充分地宣传、报道宣武区的教育教学情况了,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让那么多宣武区的教师感到亲切自然了,《宣武教育》对于我来说如同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图书市场近来出现一种新趋势,那就是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素质教育的书籍很受家长欢迎。这种现象一方面让人欣喜,说明国人对应试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对素质教育有了高度的热情,另一方面又非常令人担忧,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类书籍的关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骨子里喜爱的,仍是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能制造天才的教育。家长把眼光投注于提高孩子的素质上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幸的是,我…  相似文献   

20.
近来,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书籍大受家长欢迎。于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片面理解别人的经验,让孩子整天读英语、进奥校、学钢琴、练舞蹈,没有休息日,没有自由的空间,完全像一个陀螺在永不停止地旋转。本文拟对学前儿童设置教学活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