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美国7所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美国这7所大学的体育学科发展现状、内涵、世界排名、学科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这7所大学设置的体育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体育学研究更多地体现出相关母学科理论在体育学中的运用、侧重指导实践、与科技密切相关、体育科研的国际合作融合度高。得到启示:中国的体育学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体育学研究需拓宽国际视野,体育科研需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体育学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体育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学科文化是指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学科文化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而产生的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并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积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包括多种因素,主要有:体育学科价值、体育学科方法论、体育学科语言、体育学科的学术风格.体育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复杂的结构和因素.体育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文化特点.体育学科文化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直观形象的语言风格、直接实效的行为方式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学科建设中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功能;认识体育学科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体育学科文化与体育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是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把握和遵循交叉综合规律推进军事体育学的创新发展,应围绕"战斗力牵引下的军事体育实践需求"这一核心问题,采取问题分解、知识检索的方式构建学科体系,并坚持交叉融合的建设理念,灵活运用课题研究模式、研究中心模式、学位点模式与课程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体育学是民俗学和体育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尝试,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民俗体育学将以体育与民俗相互交融的关系和民俗体育史实为客观依据,以体育学为基础理论,以民俗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体育的民俗精神,丰富体育和民俗学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很多研究军事体育概念的文献,而对军事体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或论述的文献却很少.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军事体育学学科建设,有必要将军事体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涵盖体育学各专业大学生都能接受的本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育学学科基础课)设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5所体育院校70 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围绕培养合格“体育人”目标,阐述了体育学学科基础课的内涵,并讨论其客观构成。结论: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两轮Kendall’s W值,保障了两轮调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则由专家对组成体育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各门课程的重要性赋值得分及其变异系数保证(得分最小值为446,远大于350;变异系数最大为013,远小于025)。最终得到的包含7门主要课程的“体育学学科基础课”,为“宽口径、跨专业、跨学科”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目标贯穿始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目标与模式有着良好的启发。创新创业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与条件,重视实践性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很多研究军事体育概念的文献,而对军事体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或论述的文献却很少。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军事体育学学科建设,有必要将军事体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使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以 2010—2021年民族传统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织及主题知识的汲取为研究对象,对学科结构特征、亲缘学科的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知识结构与主题输入特征进行探索,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交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民族传统体育学知识融合的学科结构较为稳定,传承与创新发展并存;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发展的自主性较强,较为成熟、稳定,知识结构来源较为集中, 表现出与外源学科知识交叉不足,科研发展综合性有待提高的特征;③民族传统体育学知识来源分散在 156个二级学科,显现出对15个亲缘学科知识输入的依赖性较强、29个近缘学科融合逐步深入、112个远缘学科融合空间宽泛但深度不足的特征。研究建议: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在保持稳定传承的基础上,扩大与外源学科的知识交织,加强与亲缘学科及近缘学科的融合与深入,开拓并寻找与远缘学科的交融点创造新的发展方向,增加学科知识来源的维度,拓展其丰富性、综合性,构建更为开放、多元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认识,分析了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中的两种态度及历史变迁,并探寻体育学在自身发展道路上的种种表现.认为:当前的中国体育学学科呈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学科失范,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正确的认识"体育学与体育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的发展目标。体育公共服务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和,涉及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本文以世界体育公共服务文献研究现状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全球和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的数量、质量、合作和学科等四大特征,发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由于起步晚,因此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均处于快速上升期。我国当前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开展了系列国际合作研究,下一步应加快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跨学科发展。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追踪世界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热点,发现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不足,确定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能力,进而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体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是运用逻辑思维及符合内在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及手段进行逻辑推理的活动。通过这一逻辑通道,才能成为具有内在的思辩性、系统性、辩证性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体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种逻辑的诠释,其研究成果是对研究过程的逻辑归纳、提炼、纯精的结果。体育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科学问题,而逻辑终点是获得研究的成果,并最终表现为体育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摘要:体育科研协同创新是一种整合体育科研创新资源,提高体育科研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开展体育科研协同创新的系统研究,对于推进体育科研协同创新实施,组建高水平体育科研创新团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体育科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和价值、体系框架、运行机制和主要模式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科研协同创新是一种以开放式创新为基础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它的体系框架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主体以及政策、资源、文化和机制等协同创新环境要素。体育科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实施机制两个方面,其研究领域应以重大性、前瞻性和急需性体育科研问题为主,解决体育科技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体育科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是体育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实施体育科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强有力、高水平的体育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对于实施体育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time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thodology in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While reviewing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China in research methods of sports science, the paper also pointed out some deficiencies in methodology and in the applicstion of specific methods. The paper expolin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our country had made high demands of our time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It also encouraged sports scientists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improve methodology so as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our own sports science schoo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体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非科学因素的出现,是科学研究发展中一种非和谐的音符。唯物主义观的科研态度是保持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也是根本之路。本文对体育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容乐观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与批判,希望对体育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对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择 ISI Web of Knowledge 中的 SCI - Expanded 数据库作为数据统计来源,对国际体育科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机构、语种、学科分布、文献类型以及来源期刊等进行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以期客观、定量分析国际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科研管理者提供数据与资料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国际体育科学研究共有以美国为主的142个国家或地区的以高校为主的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欧洲与北美洲)在104种期刊上发表了125421篇文献;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现逐年平稳增长的趋势;研究方向涉及了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康复学、运动心理学等18个,其中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来源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大,论文质量较高;出版语言以英语为主;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形式为主,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8-2002年间我国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运动各项目科研论文的作者群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处理,并针对数据的分布以及其间的关系分析我国田径运动研究的发展现状及一些规律特征。结果表明:36-45岁年龄段为1998-2002年阶段我国田径运动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且有向高学历、年轻化、多学科知识、非单一语种结构发展趋势;1998-2002年我国田径运动科研过程中,数据的新颖程度较低、高等级研究对象选取较少。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公关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逻辑分析从体育学和公共关系学的角度,阐述了体育公关是介于体育学与公共关系学之间的一种新兴的交叉科学,以公共关系的群体概念和体育基本运动形式的特点确定了体育公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学建设迫在眉睫,是体育学界面临的重要学术议题,也是中国学者 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体育学研究在起步阶段就陷入了研究 瓶颈,往来于几个概念之中,理论基础薄弱,欠账较多,总想寻找捷径却总无小路可走。 体育、体育学的研究需要以概念为抓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相关材料,分析中国体 育学研究停滞的现状,找出学术责任缺位的困惑。体育学研究可以采用人文体育的研 究方法,来探讨体育的起源、体育形态、体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等学术问题,进而从 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体育学的学科发展理论。体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强调体育文 献的重要性,要从游戏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本体,把握现代体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消费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体育消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体育消费概念界定及分类、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体育价值观念与体育消费观念的研究、休闲体育消费以及体育消费实证研究等内容,并对上述研究情况加以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消费的本质定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研究、体育消费市场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