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特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处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第3节,其内容要求为“了解原电池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换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1]。  相似文献   

2.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各类控制系统共性的一门技术基础科学。依据扬州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主,完善开拓“现代控制论”、“过程控制”、“交直流调速系统”及“控制系统CAD(MATLAB仿真)”,建立了控制课程群体系,涵盖了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系统应用及系统仿真等三大部分内容。本文着重在课程群建设总体思路、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GPS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GPS原理及应用”课程特点,论证了在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开设“GPS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必要性,在调查国内外GIS专业开设“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情况的基础上,对设置“GPS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在GIS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更好地开设“GPS原理及应用”课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最后总结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中的“公理六”(即祖(日桓)原理),课本中很少涉及它的应用。除了柱、锥体积公式推导外,仅有球的体积公式用祖(日桓)原理推导。因此,到高三时,大多数学生对这一原理仅有模糊的印象,更谈不上掌握及应用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掌握这个原理,我们通过将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后,所得到几何体体积计算来加深对祖(日桓)原理的认识。祖(日桓)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  相似文献   

6.
胡忠浩 《教师》2019,(5):55-56
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建设成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是当前学校教学的目标之一。基于此,文章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理”课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并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探究影响因素存在的原因,再从立足“原理”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协同应用教学方法、确保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让“原理”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方面详细阐述提升“原理”课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混合碱的测定是技工学校化工分析(即定量分析)专业课滴定分析法教材中具有一定难度、并具有代表性的一课。其特点是前后衔接紧密,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操作,为综合课型。 其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混合碱(NaOH—Na_2CO_3)的测定原理;掌握“双指示剂滴定”方法。 教学重点:“双指示剂测定”原理 教学难点:两个化学计量点的理解及应用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元化教学创新探索,提出了以“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核心的“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思想,同时,深化实践教学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合提高。从课程创新教学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出,“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创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鸽飞进两窝,必有一窝至少两鸽.”“有n 1件物品装入n个抽屉,一定有某个抽屉中至少有2件物品.”以上是很简单的常识(不难用反证法证明),却有大量出乎意料的应用,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Dirichlet,1805-1859)明白、成功地运用上述原理证明重要数学定理,因此“鸽窝原理”或“抽屉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碳原子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它能与四个原子(原子团,包括碳原子)形成四个单共价键,这个原理一般称之为碳“四价”原理(也叫碳饱和原理),这一原理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例l】下面是苯和一组稠环芳香烃结构简式(’98高考测试题)  相似文献   

11.
在讲授“化工原理”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必须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树立工程观念,从而使学生成为“工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要讲好“化工原理”必须始终贯穿工程观念。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化工原理”这门课程既不同于基础课程那样抽象,又不同于专业课那样狭窄,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化工原理”是讲授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及其典型设备的具有承上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下问题:(1)“帕斯卡原理”为何不叫“帕斯卡定理”?(2)“牛顿定律”为何不叫“牛顿定理”? (3)课本上有“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何一个叫做“定理”,一个叫做“定律”?是否可以都叫做“定理”或“定律”?(4)“动能原理”为何又叫做“动能定理”?(5)“安培定则”、“左右手定则”能否算做定理或定律?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原电池是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2021年版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本节课为新授课(第1课时)。本节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延伸与应用,是后续有关电化学知识的基础。传统课堂多注重原电池工作原理应用的教学,而忽视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及模型的应用。文献中有“概括高一原电池认知模型建立的有效教学策略”[1],  相似文献   

14.
<正>訾[ts(?)~(55)]本义“何”。《集韵》:“~,将支切音紫平声支韵。”《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谓何为曾,或谓之~。”怀化话“~”相当于普通话的“么”,“要~”即“怎么”,“兀~”即“这么”,“乜~”即“那么”。 (火巴) [pa~(55)]怀化话俗字,意指“热”或“烫”。“水~了”指水热了,“水太~了”指水太烫。非蜀语的(火巴)字,蜀语(火巴)字怀化话作“(氵巴)”或“汃”。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面向应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如何结合实际控制目标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值得深入思考。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可以结合机械设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将数控装备的结构设计及运动控制融入单片机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习,实现了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紧密衔接,参与教改班级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培养兼具数控装备结构设计、自动化检测及控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阐述晶面(晶向)标准极射赤面投影原理及其完整投影图绘制过程的基础上,绘制了立方晶系常用的低指数晶面(晶向)标准极射赤面投影示图;应用“滑移三角块”扼要阐释了滑移系确定与优先滑移、复滑移、双滑移及晶体在滑移过程中的转动行为。  相似文献   

17.
古代突厥语方言研究(五)--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迪里赫莱(Dirichlet)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迪里赫莱原理”,也有称“鸽巢原理”的.这个原理可以简单地说成“把10个苹果,任意分放在9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但应用它却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抽屉原理是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本讲就来学习它的有关知l识及其应用.一、抽屉原理几种表述形式抽屉原理主要有下面几种表述形式:抽屉原理一:把n+1个物体任意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里至…  相似文献   

19.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以下简称“C语言”)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下简称“单片机”)是中职电子及相关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两门课程,但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却很差,尽管很多针对这两门课的教改探索一直在进行,但C语言与单片机难学难教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阐述了另外一种教改的方法,将两门课程相互渗透,进行整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ǒ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