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国外观众如何观赏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景?新落成的“梅地亚中心”为他们敞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窗口。亚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传送的中枢“梅地亚中心”(MediaCentre),又称中国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大厦,是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为第11届亚运会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型建筑,是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支持下,由中国电视国际服务公司和  相似文献   

2.
北京亚运会电子工程包括广播电视、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计时记分系统和仲裁录像5大系统。这里略作介绍: 为亚运会新建、改建的27个体育场馆中,有20个场馆配备了广播电视系统,能提供广播、电视转播机房,评论员室,摄像机位,微波机位,话筒位以及电源等。在11个比赛场馆还设立了闭路电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记者报道国际性大型运动会的能力怎么样?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就象是测试器,作了一次全面检验,结果是合格的。他们的报道气势之大,信息量之多,他们的速度、观察事物的角度、抓取形象的能力,都堪称一流。正象新中国体育事业一样,以迅猛的姿态实现零的突破,进而成为亚运会的东道主,我国记者对亚运会的报道,也从“慢三拍”闯进了快节奏的行列,无愧于东道主称号。从9月22日到10月7日,亚运会的新闻中心、各比赛场馆、电视中心,云集了5000名中外记者,电视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各路兵马  相似文献   

4.
博览     
北京亚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在亚运村的西南角、北四环路北,一座八层楼高的土黄色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目前正在进入紧张的室内外装修阶段。这座建筑就是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总部和主新闻中心所在地。主新闻中心将设在这座新楼的一、二,三层和地下层,面积达一万平方米。主新闻中心有约三千平方米的地方供各新闻机构租用,可设立办公室。世界各地的主要新闻机构、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新闻机构都将可以在楼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  相似文献   

5.
4900余名中外记者真把北京弄得热火朝天。记者大战、新闻大战堪称亚运会第二赛场。回顾那十几个紧紧张张的日子,一切的一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份胸卡此次亚运会,不论来自哪里的记者,都在组委会制证中心办理统一的 E 卡。各个环节一目了然:但凡  相似文献   

6.
亚洲体育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北京第11届亚运会,在中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中,已经载入史册。亚运会的电视转播和宣传报道也取得圆满成功。亚运会电视转播中产生了大量的、永久性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好这些档案资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面临这样繁重的、大型专题档案收集、整理任务,也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7.
广州亚运会背景下门户网站新媒体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境内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于刚闭幕不久的第十四届亚运会来说,庞大的文件、信息处理工作是保证亚运会顺利进行的关键。作这届亚运会主要赞助商之一的富士施乐公司为本届亚运会提供了完善的文件处理服务,令亚运会的文件管理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富士施乐在本届亚运会十九个比赛场所,以及媒体中心 展览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等重要的传播会所配备了130部复印机,647部多媒体机器及893部打印  相似文献   

9.
境外媒体广州亚运会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日本、韩国主要媒体和境外英语媒体关于广州亚运会非体育赛事报道的分析中发现,国际舆论对这一盛会的报道与解读,与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情况有所不同.广州亚运会更多地吸引着亚洲媒体;国际舆论对广州亚运会、广州城市形象颇具好感,广州开放开明、包容大度、低调务实的品质得到多数媒体的认同;负面报道中,正常批评与偏见成见兼之;意义解读里积极评价与牵强附会并存.总体来看,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以及中国中心城市的活力,正逐渐为外媒所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盼望已久的北京第11届亚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成功地举办亚运会,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发扬了顽强拚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扩大了国际影响。这些都说明,11亿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目标明确,把力量组织起来,什么大事都可以办成,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盼望已久的北京第11届亚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成功地举办亚运会,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发扬了顽强拚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扩大了国际影响.这些都说明,11亿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目标明确,把力量组织起来,什么大事都可以办成,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一个美丽的秋天,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大型国际体育盛事——亚运会。与1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相比,广州亚运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以及媒体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对亚运会的报道来看,无论是内容、形式、规模、介质、社会影响,都是10年前无可比拟的。笔者曾有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经历,这次又以特邀媒体运行专家的身份前往广州亚运会,亲身感受亚运会上的媒体大战,尤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报道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象征着亚洲30亿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于9月22日下午在鲜花和彩旗簇拥的我国首都北京隆重开幕。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4.
6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谈了亚运会宣传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徐惟诚说,通过对亚运会的宣传,我们要努力达到四个目的。第一,凝聚全国人心,发展稳定局势。闹事、动乱不得人心,中国要稳定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目前,全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这是中央制定正确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全党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必须把进一步巩固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抓住。中央经过讨论认为,最能抓住人心的就是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江泽民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突出了这个中心。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宣传也很有成效。今年还  相似文献   

15.
采访过大型国际体育比赛的记者都知道:凡是举行奥运会或洲际运动会的地方,组委会一定会为记者设立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主新闻中心。洛杉矶奥运会如此,汉城的亚运会和奥运会也如此。第十一届亚运会将按期于今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我国首都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的记者能不能在北京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提供完成采访报道任务的各种服务和设施呢?经过亚运会组委会和各有关部门几年的努力和紧张准备,现在可以这么说,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各种设施,保证他们能及时把报道北京亚运会的稿件传回自己的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出版社于1988年成立。当时属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领导,1991年改为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领导,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亚运会及申办奥运会所需宣传品和重要出版物(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工作总揽》、《奥林匹克宪章》(中文版)、《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等)。与此同时,能否制定一套有影响的选题、出版计划,则是关系到奥林匹克出版社立足于出版界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第11届亚运会就要在北京开幕。预计将有5000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进行采访报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家国内外通讯社、报纸和广播电台在主新闻中心内租设自己的编辑部办公室。在中国举办这么大的国际性运动会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的中外记者在中国一地进行采访也是第一次。他们应该怎样进行采访?组委会对记者采访又作了哪些规定,以保证国内外新闻界同仁采访报道顺利进行?和过去在国内举办过的任何国际比赛、国内比赛不同,本届亚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预订了亚运会所需的11路卫星信息道,以满足各国和地区对亚运会电视转播的要求。这11路信息道中,6路供日本、新加坡、南朝鲜、香港和台湾等电视机构24小时租用,4路供其它各国公用,1路供中央电视台传送日常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我们国家第二次举办亚运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最重要的一届国际大型综合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的报道,沿袭了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过程中所一直秉承的基本要求,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要求是四个关键词:采集力、表现力、引导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9月23日下午,第11届亚运会新闻中心二楼第三会议室,10多名新华社记者神色紧张地盯着电视机屏幕,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正在进行中。新华社第11届亚运会报道组的大本营就设在第三会议室里。34台电脑依次排列,这些电脑终端与总社的发稿系统相连,编辑可以坐在终端前发稿。比赛仍在继续进行。这是本届赛会产生第一块金牌的项目,也是参加本届赛会的近5000名中外记者争夺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