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剑乱我心     
女青年TZ评价杨采妮在《七剑》中的表现是“有几分英气”,她说这小妮子比十年前“有丰韵”,“我喜欢她十年了”——听着就像足球之夜里那北京球迷穿着曼联守门员的衣服,朝着范德萨歇斯底里地大喊:我喜欢你啊,十年了,十年了!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2.
傅祥 《新闻前哨》2002,(1):18-19
一个错别字.读者会将热线打爆;一处失实,官司可能会上身。记者必须到现场,必须多方采访……读者的大力监督,报纸内部的严格管理,使采编人员时刻在报道的真实性方面如履薄冰。《楚天都市报》报道的真实性,就是这样伴随着发行量的上升而增强。然而,仍然偶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刊发的都是真的吗?明明是真实准确的报道.为什么有此一问?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读者的疑问并不完全“外行”,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报道公信问题。那么,在保证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报道的公信度呢?我认为这需要通过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素…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11日,临海新闻网刊登了一篇题为《记市“十大杰出女性”市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谢娟娟》的通讯。其中有一段话:“在谢医师的科室里,记者还看到一个最怪《告知》:因思想高度集中,讲得太嘈杂会影响工作,请免讲‘谢谢’‘拜拜’‘再见’,恕却之不恭了。”谢医师的意思是,请患者不要讲谢谢之类的客气话,恕我不能接受。她使用了成语“却之不恭”。“却之不恭”是拒绝接受吗?  相似文献   

4.
1904年,普利策在自己的报纸 生涯就要结束的时候,想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保持他的《世界报》的完整性。他看中的是纽约州最高法院的首席官摩根·K·斯坦利。他约这位法官骑马,并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约定,斯坦利将成为理事。普利策问斯坦利:“您觉得《世界报》怎么样?” “它是一张伟大的报纸,但是它有一个缺点。” “缺点是什么?” “它从来不支持朋友。” 普利策激烈地回答:“一张报纸不应该有朋友。” 这位法官同样激烈地回答:“我认为它应该有朋友。”普利策说:“如果这是你的意见,你就是给100万美元,我也不…  相似文献   

5.
近读一份颇有影响的法制类报纸,有这样一篇文章《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文章通篇讲的都是“嫁给农村人如何如何烦恼,乡下人有数不清的麻烦事”等等。这只不过是篇小散文,而另一家报纸上还有一篇报道农民买电脑的新闻,出现了这样的话:“农民就是农民,明明一台上好的电脑,因为设置了密码打不开,就认为是坏了。”读了这样的文字,我实在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农民怎么了?你们凭什么看不起农民?”农村人、城里人,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完全平等的,不应该出现谁歧视谁的行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  相似文献   

6.
方汉奇 《青年记者》2005,(12):12-13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至今已有103年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崇高声望的报纸。在她的103年的历史当中,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段,影响最大,声誉最隆,是《大公报》报史中的最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和《大公报》当时的领导人费彝民谈到《大公报》在抗日战争时的表现时,就曾经肯定地说:“她是爱国的”,“她是坚持抗日的”。毛泽东在1941年张季鸾逝世时发给《大公报》的唁电中,也肯定张在《大公报》的言论,“坚持团结抗日,功在国家”。这些都是对《大公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的最权威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多业内权威和专家来解读《百姓30分》,我有机会来听,非常高兴。这么近距离地倾听听众朋友的诉求,听取节目组工作人员的想法更是机会难得。我想从“《百姓30分》以后的路怎样走”这个角度谈一下我自己的思考。《百姓30分》办了两年了,从她办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关注,她两周年的时候,这个节目将来怎么样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节目定位,  相似文献   

8.
叶进 《新闻前哨》2006,(6):19-20
2005年,我在《荆门日报》主办“县乡新闻”,这个专版每周出两期,实际上是个“农村版”。我常在下乡采访时,向基层干部和爱看报的农民朋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办的这张报纸,究竟有多少农民朋友在阅读?大家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看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屈指一算,自己不知不觉已在业余报道这条风雨路上跋涉了5年,5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无法计算,但耕耘后的收获才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乐趣。起初开始练写作,只是偷偷地写,见缝插针、独坐僻处,构思疾书。多少个不眠之夜熬红眼,多少篇稿件被“枪毙”后扔进纸篓。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竟有《战士心中的“女伙夫”》、《二连官兵个个为“登山健将”》等30多篇稿件被中央、省级报纸、电台刊用。虽然“块头”不大,但毕竟是新的起点呀。我感到分外欣慰。然而,也有人对女同志搞新闻瞧不起:“她能成大器?瞎逞能”……我坚信…  相似文献   

10.
听到约稿电话,我即打定主意婉言谢绝。毕竟退休已逾七载。年岁已近七旬,我正为着“从心所欲”而做减法卸负载呢,可不能再背新的文债了。可是,听明白是《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忌日临近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以下简称《质疑》)和“真实记录喜怒哀乐山东沂源“打工日记”成“活教材”》(以下简称“日记》)两篇消息被评为工人日报2007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作品,约稿的同志希望我写点评论文字,说是当时我在评报时已经有过不少赞誉……不禁心头一热,于是冲口而出的回答变成:“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11.
成都:两军对垒,捉对厮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成都报业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7年,三国演义,《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关键词:市场意识。至1997年成都报业市场上一家败落两家做强的雏形初现。第二阶段:1998年-2001年,战国七雄,关键词:同质化。“七报大战”最直接的后果是竞争日益趋同化,最终导致七报一面。面对《华西》和《商报》的领先优势,其他五张报纸施以“近身肉搏”战术。新闻定位、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的认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传媒不仅要注重新闻自由,而且也要注重社会责任。随后,他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解释说:新闻自由和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不讲新闻自由;也不能光讲新闻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新闻自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到底应当怎样看待“新闻自由”问题,怎样处理和把握“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刊特请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先生分两次对这个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除本次刊出的这一内容外,还有《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等。  相似文献   

13.
一、病历书写坚持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2002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及《病历管理规定》要求:“病历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资料”。  相似文献   

14.
四、报纸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报纸编辑美学除上述几个方面需深入研究外,还应结合编辑活动进一步探讨关系到编辑美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有;互、读者的审美需要。“对报纸来说,读者的存在是当然的前提”(租田洋一:《新回学低浓》)。对编辑来说,所把握的主线始终是读者,读者意识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因而编辑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读者审美需要。编辑的对象以什么给人以审美,读者的审美需要到底有哪些?一般讲主要有这么几点:及时而完整地了解国内外事实的真实变动情况;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准确及时的分析和解释;反映群众…  相似文献   

15.
湖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周年丰同志自2000年元月到任后,重视利用新闻阅评指导报纸工作和新闻报道,尤其是对在全省有着最广泛读者群、影响力巨大的《楚天都市报》,几乎每天都有点评,到10月底共写阅评230多则。 周年丰同志对《楚天都市报》的点评,主要集中在讲政治导向、讲社会正气、讲为民服务等方面。报社“一把手”重视对新闻舆论导向的导向,坚持以新闻阅评指导报纸工作,使《楚无都市报》进一步做到了舆论导向正确、舆论监督有力、服务大众到位。 一、报纸要讲政治讲导向 2月2日,本报刊发消息《备点“精神年货”》,…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是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二年,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很重奖的一年。有两件大事举世瞩目,一是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二是我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将对我国的新闻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把握大局、抓住机遇,村已回德地做好报纸工作尤为重要。是坚持“政治家办地”的体则,牢牢把握止确的舆论导向。二年江泽K(、山J人瞩到《解放军报》《人民日报》视察,发人介委曾讲u,这x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新闻厂作的指讨。上年代们组织会社职工专门办了学习班,加浓广计N~总则已。目要讲话的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7.
一张报纸要办出特色,开辟具有特色的栏目必不可少。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工人日报》的“当代工人风采录”等,就非常有特色。我编《铁路建设报惯用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副刊,推出符合企业报特点的有特色栏目,同样必不可少。我开的《工程队轶事》栏目,迄今已七个年头,已成为我报的“名牌”栏目。为什么开办这个栏目?起始的想法是使栏目内容能够触到企业最基层,依靠基层群分央办杜日。他们作十、N中人大多数,开办固定的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这样说.办好了,很大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法制报》等单位率先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了报纸网络版。其他兄弟单位亦不甘落伍,纷纷搭乘INTERNET快车,一时间,“电子版”、“网络版”令人耳熟能详。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报业同仁认为报纸与网络版同步会加剧该报纸发行量的下降趋势,就是说,报纸的赢利会有所下降。那么,是不是报纸接受了因特网就一定会影响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呢?答案是肯定的。现讲国外几种主要的网络版报纸的经济增长模式介绍如下: 一、广告费 免费的报纸网络版会吸引众多的浏览者前来站点阅读。网…  相似文献   

19.
在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一书中,读到这么一段:“孙伏园主编的《晨报》第七版.由鲁迅命名为《晨报附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使我长了见识:一是今之报纸副刊,原来写作“附刊”’,二是副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三是当年”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的是鲁迅。 后读《鲁迅年谱》,在1921年10月部分,又见这么一段:“北京晨报自12日起.将登载学术文艺之第七版独立,另出四开小张,取名《晨报副镌》,亦称《晨报附刊》,随报附送。”据编者孙伏园说:“原来‘附刊”这名字是鲁迅先生取…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我到鹤壁,鹤壁日报总编辑姚菊泉同志来看我。同行见面,话题自然就说到办报。姚总说他们市委书记李新民善于领导新闻工作,很会运用报纸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并说李书记前些时接受《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采访,谈得很好,该报以《管好办好党报 党委责无旁贷》为题,发了半版。我请她把那天的报纸找来,读了一遍,感到确实讲得很好。 李书记首先强调党委必须重视报纸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他说:“应该很珍惜”党委机关报,“把这个舆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好,这个地区的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加强对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