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教育好孩子,不仅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还要注意摸索规律。自己摸索出的规律往往比从书本上学到的方法更有使用价值。我曾是教员,喜欢琢磨这方面的问题。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孩子普遍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打自己心中的小九九,正面教育的效果往往并不奏效。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大人说往东,他就总是想试一试往西如何;大人说往西,他就偏要看看向东如何。一个小小的成绩也许有很大的激励鼓舞作用,孩子可以为之失眠,为之兴奋很多天。一个小小的错误也可能是很大的打击和挫伤,孩子可以为之闷闷不乐,不思进取,放任自流。在关键时刻,孩子是受到…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是茫茫夜空里的一颗星,纵然是一闪而逝的流星,也曾经用自己的光华灿烂过夜空。 我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感受到那在我人生中给我带来了快乐并给予我很大鼓舞与激励的歌——《阳光总在风雨后》。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评语?评语就是教师给学生的行为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性的评述。评语有激励性和挫伤性之分。一般来说,挫伤性的评语具有破坏性,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而激励性的评语具有建设性,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有时,挫伤性的评语反而激发了一个人的进取精神,所谓“请将不如激将”。当然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教师对挫伤性的评语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我要说,请给孩子们激励性的评语。激励理论研究表明:激励性的评语能产生极为明显的、积极的激励效果。激励性的评语会…  相似文献   

4.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学生原有认识水平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班主任要承认差异,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学生——后进生,需要激励并且培育。这种“爱”,谓之“教育爱”,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似阳光之播撒,均匀流布。一、期待——萌发后进生的信心屡教不改的学生,自尊心往往受到挫伤、打击。教育艺术的魅力在于:用鼓励性的话语,用充满期待的眼神,从内…  相似文献   

5.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以下是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对十个做法答“是”或“非”,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养儿育女的认识有多少。一、对孩子忍让,保持良好关系,总比坚持己见及与孩子争论好一些。二、不随便打孩子。这样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三、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也得尊重孩子。四、孩子不应在生活上自作主张,除非他们已够成熟。五、要孩子做家务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及影响了童年的乐趣。六、孩子应该有零用钱。七、我自己既然学有所成,我可以依照我父母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子女,这样他们也会学有所成。八、我不需要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反正学校会教的。九、我需要经常赞扬子女的优点。十、子女上了10岁,就不需要父母们的拥抱及亲近。  相似文献   

6.
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画、随心所欲地画是很多老师都希望看到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拿到画笔时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他们也有热情想画好。可往往不知画什么、怎么画.即使画了也只是一些自己都不满意的涂鸦之作.这样时间一长就会使他们的绘画热情和自信心受到挫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必要对低年级儿童的绘画能力进行训练.使他们真正有能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画。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蒋静雅 《江西教育》2004,(19):30-30
我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我幸福地生活在一群孩子中间,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就是我期待的小小的成功。小小的成功源自学生、教师和自我之间角色意识的巧妙变换。把自己当成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老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就是怀揣一种孩子的心态,保持一种孩子的体验,自然地融入学生中间,跟学生一起笑,一起闹,一起乐,一起恼。春天,一起远足,捉蝴蝶、逮蚂蚱;课外一起游戏,丢沙包、贴烧饼。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我是孩子!”的真实的内心体验,从而令人萌发出一种源自内心,付之行动的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未能考取大学,以及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我敢说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用自己慈爱之心、温柔之手在孩子小的时候挫伤了、甚至扼杀了他们的自信心。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世间哪有不盼孩子有出息的爹妈?这浓得化不开的爱心,这对孩子翘首以待的企盼,怎么又会挫伤甚至扼杀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道理也很简单。首先,爱孩子,常常恨铁不成  相似文献   

9.
曹静 《甘肃教育》2014,(1):89-89
正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之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摸索,笔者发现小小的一个英文名字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一、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自己取英文名字按照惯例,英语第一堂课,老师会给班上的每个学生起英文名字。但为了尊重和彰显每个孩子的个性,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取英文名字,必要时可以请家长帮忙。任务布置后,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的英文名字五花八门,个性十足,问及理由更是千奇百怪。学生普遍反映,中文名基本是父母或长辈取的,  相似文献   

10.
周婷婷,一个先天聋哑的孩子,却成为了大学生。这样的奇迹是怎样实现的?这要归功于她的父亲周弘。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致地发现、寻找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赏识孩子,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他始终认为,“我的女儿是最好的。”他从赏识入手,将孩子的全部潜能都调动了起来,使孩子取得了成功。在学校,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好学生,但不少老师却用过高的标准去评价和要求学生。当学生的表现不合乎自己的要求时,往往表现为指责和批评。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教师应该尽力…  相似文献   

11.
生命如桥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在一个小村落里,有很多座桥,每座桥都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并不是因为这个村落中有多少名人,而是因为每座桥都有它所代表的意义,每座桥都是父母为他们的孩子修筑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每家每户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修筑一座桥,因为那是孩子的生命之桥。小小的一座桥,代表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桥才会以人的名字命名。而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定期修护自己的生命之桥,不能让它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读中学时,曾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受到过老师尖刻的挖苦贬损,当时内向的我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心痛之后,我在心底立下誓言,假如将来我能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真诚地爱护我的学生,让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每一个孩子心上。  相似文献   

13.
<正>当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当好一位校长。如何当好校长呢?这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不同的人,当着不同的校长,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思索中摸索,在摸索中思索,我对如何当一位好校长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一、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情怀,就没有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我觉得,作为校长,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教师,不仅要爱优秀教师,更要试着去爱与你作对的教师,去爱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教师,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校长这个职位,爱让校长学会包容教师和学生。爱往往让我们创造奇迹。大家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学校开始实施课程改革,每个老师都可以开发自己的课程.我在想:我大学学的就是足球,我们学校是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虽然学校也有足球队,但毕竟只面对少数孩子.我可不可以开发一门足球课程,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喜欢足球呢?如果能让足球在课程的沃土上开花结果,也算是我一个小小的体育教师为中国足球所做的一份贡献吧!  相似文献   

15.
张秀兰 《师道》2006,(1):24-25
当今的父母大都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这种高期待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往往由于求全责备不够宽容,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家长遇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批评,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我所教的六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讲述的是孩子巴迪的同一首诗得到母亲和父亲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评价的故事。联系上述现象,我感触良多,意识到完全可以将这篇课文拓展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直抒胸臆,坦言自己的成长需要,探讨如何对待来自家长的赞美和批评。这一课题的展开过程是…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获得的.所以在学生心目中,这些小"发现"要比勘探者发现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作为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的小"发现",这样他们才会为之鼓舞.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善于发现别人不曾看到的"新大陆",成为快乐的"发现者".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细心观察所获得的。这一小小的“发现”在孩子的心目中比发现沙漠中的“绿洲”还要可贵。父母们要珍视孩子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宋小雨 《成才之路》2013,(20):22-23
俗话说:"泥鳅要捧,孩子要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激励次数越多,程度越高,学习动力越大,积极性越高,就能让学习更高效,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反之,没有激励或被歧视的教学往往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孩子那稚嫩的心容易得到安抚,也容易受到侵害。大人一个不经意的行动,有时也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心。所以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遵从心理发育的规律,留意心理素质的培养。老师应该如此,父母同样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20.
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很多,处理也不尽相同,孩子在眼睛受伤后的一些下意识举动往往是错误的,会加重病情。挫伤拳头、石块及球类打击,跌撞、交通事故是眼挫伤的常见原因。眼眶周围组织血管分布丰富,颜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