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林红 《教学与研究》2023,(10):117-126
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长期活跃,为观察民粹主义如何影响国家治理提供了最佳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大量涌现,并在经济和文化的分歧线上形成左右分野,各自追求着在议会或政府中的政治目标。欧洲民粹主义的政党经验极具反差性,一方面,政党因擅长议题政治、认同政治和激情政治而表现出极强的选举与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因无法凝聚社会共识、难以兑现选举承诺和困于单一议题而无法展现可信的领导与治理能力。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真正上台执政的机会甚少,但是对国家治理影响深远,尤其反映在国家治理的再政治化、对抗思维盛行以及追求短期政治效应等方面。当前,民粹主义已成为对国家治理有独特影响的新变量,如何与民粹主义共存是欧洲主流政党正在面对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的国家治理模式由统治型向治理型转化。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参与形式,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参与路径,增强了政府和社会的自身治理能力,并通过政府和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呼吁"式政治参与,使我国的政治生态更加民主、自由、公正、法治,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正处在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得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网络舆论危机又称为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危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传统行政危机或网络民主环境下的传统行政危机.网络舆论危机与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集中呈现出影响广泛、危害严重两大特点。网络技术条件下行政危机的治理思路应遵循价值-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这种治理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信息公开、政府上网、舆论引导、重建信任等政府应对措施,也包括公众理性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4.
网络政治参与治理,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要求政府必须切实保障公民平等的网络参与权,善于利用网络广泛听取民意、充分汲取民智,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民主化管理;法治化原则要求提高网络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增强网络执法力度,强化网络法治文化建设;有序化原则要求网络企业和网民加强自律,同时也要求政府强化自身治理和网络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出现、迅速发展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电子政务的开展,为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自由空间,为政府与大众进行沟通、进行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结实的桥梁。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了网络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行为具有非理性等问题,这不仅使得网络真实民意得不到表达与诉求,而且使政府治理受到了挑战。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把我网络政治参与的趋势、不断完善网络问政平台。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作为国家多元治理的重要主体,日益参与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有着缩小公民个体参与的数字鸿沟,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制度化,有利于政策制定、执行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及政治社会化等现实价值;社会组织需通过完善社会团体的管理制度,开通网络政治参与途径,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政治的渠道,健全听证制度、政策参与制度、问责制度、信访申诉制度等实现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21,(1):36-42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网络政治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样态,它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提高政治认同感以及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政治效用。但网络政治文化在发展中也面临网络舆论极化现象的冲击、与现实政治实践的错位、网络意识形态被解构风险、传统政治文化传承危机等重重困难,需从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入手,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完善网络治理机制,促进网络政治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背景。网络民粹主义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从"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影响广泛、危害严重两大特点.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思路应遵循价值一组织一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范式.这种治理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信息公开、政府上网、舆论引导、重建信任等政府应对措施,也包括公众理性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治理网络谣言需要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的参与,从政治路径、法律路径、文化路径、技术路径等多维路径综合治理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This introduction offers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populism, the debates around its defini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emocrac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ttending to populist politics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It also lays out the political contexts in which authors have engaged with education and populist politics in the UK, Brazil and Israel,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understand populist shifts in education. Detailing the two main conceptions of populism used by authors in the special section, namely, populism as ideology and populism as political logic, we discuss how authors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 and ‘the elite’,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ntagonism’ between them in each case. Dividing the nine articles in the special section into three groups, we look at the ways in which right-wing populism has sought to (re)shape divisions based on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ities, among other things; how political and pedagogic practices are being (re)imagined to counter these divisions and populist moves; and the stakes of bringing the question of populism into education. We show how this special section has brought together different conversations and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right-wing shifts in education, challenges to these and a potential way forward. Most importantly, we invite readers to think through the shifting role of education in democracy, as well as the divisions and hierarchies that are entailed in institutionalise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王建萍 《成才之路》2021,(11):26-27
当前,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接纳新媒体,积极探索政治思想理论课程教学与新媒体发展的融合,与时俱进,开放延伸,整合和利用好网络中健康文明的资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只有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加强网络管理,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才能加快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参政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参政方式,它是网络技术与公民参政相结合的产物。文章主要针对网络参政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引导网络参政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平台.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离散性等结构特征,使以其为载体的网络参政呈现出与现实政治体系不同的失序特征.价值理念失范、程序失范和规范失范是导致网络参政行为失序的根本原因,政府应提升公民网络素养,健全政府网络职能,重塑网络参政规范.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网站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网站具有信息传播属性、大众传播的社会属性以及网络传播属性.对思政网站的受众、内容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开展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思政网络的传播效果.确保信息的权威性、掌握和运用传播效果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是提高思政网络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eacher populism on social media in England. This has grown in the last 10 years, facilitated by Twitter. While it appears to be a response to challenging working conditions and declining pay, it has largely been driven by conservative political strategy, an adaptation of the New Right coalition between social conservatives and economic liberals of the 1970s. New Right 2.0, as I frame it here, is a New Right project for the social media age, but also goes deeper into society to promote civic capitalism—so-called ‘Big Society’. New Right 2.0, like its predecessor, is an attempt to create an aggregated passive acceptance of free-market ideology by creating division and indifference, setting one group against another, using the state to reward its proponents and to discipline its objectors. Teacher populism, though modest in numbers and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public service, uses the language of populism to promote its cause, wanting to give voice to the ordinary teacher against a liberal educational elite which includes academics,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teaching union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that are at play as part of a populist rupture.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的更新,更是从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全方位拓展和创新。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有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其中大众传媒载体中的网络载体具有受众广、容量大、节奏快、多功能等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活动载体以学生自身的参与和体验受到教育为特点,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挖掘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社团活动载体的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载体,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90后已经逐渐成长为在校大学生的主流群体,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不断拓宽的参政渠道,大学生基于微博这个新型媒体进行政治参与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政治参与出现水平较低、盲目跟风、缺乏自律、素养较低等问题.为此,通过90后大学生微博参政与现实参政的差异,探究以上情况出现的主客观原因,以期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