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前几天,我收到月月的来信。她正在为“早恋”的事情烦恼。别误会,月月没有早恋,而是因为——同寝室的几个女生有早恋苗头。  相似文献   

2.
一、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巧妙引导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从古到今都没有人提倡早恋的,但早恋也没有因为人们的反对而成为历史。当早恋真的出现时,围堵也绝对不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成云 《中学生博览》2023,(36):14-15
<正>在不少德育工作者眼里,中学生“早恋”是了不得的大事,因为“早恋”会影响班风学风校风,会导致学习分心,会影响学生的未来,还可能导致学生偷食“禁果”进而带来一系列麻烦……一旦发现学生“早恋”,部分德育工作者如临大敌,容易走入主观臆断、简单粗暴处理等误区。为了更为合理地引导和教育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德育工作者有必要觉察这些误区及其原因,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早恋即未成年男女在生理发育期间相互吸引,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如今初中生早恋出现低龄化趋势,很多初一新生入学没多久,就开始谈恋爱。因为近年来儿童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所以初中生早恋年龄变得越来越小,以往一般初二、初三学生早恋的可能性较大,而现在初一逐渐成为早恋的重灾区,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应对初中生早恋呢?一、分析早恋的原因初中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  相似文献   

5.
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教师与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慎之又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进入早恋,便意味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进入一种真实存在的禁区。在这个区域里,会引发许多问题。学生因为早恋,陷入人生的曲折,这是很可惜的事。我们该如何引导?本文从中学生早恋的规律、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两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 ,因为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早恋的同学。他们似乎不知道早恋的危害性有多大 ,他们只是认为 :大人能谈恋爱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 ?大人能干的事 ,我们也可以干。还有一些早恋的同学是受了现在社会  相似文献   

7.
田娟 《宁夏教育》2010,(5):74-75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现在初中生不同程度地进入早恋角色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而且年龄逐渐提前。本文通过对早恋问题进行分析,探求早恋的原因和危害,提出初中生早恋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因为中职升学压力不大,课余时间较多,中职生的早恋现象较为普遍。早恋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早恋问题,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需要中职班主任对早恋有科学的认知,对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一、"早恋"概念的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认识,我们更愿意用一些中性词来定义"早恋"这一现象,例如西方社会学研究者将青少年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又或者我们有时候用"交往过密"来表达。  相似文献   

9.
“早恋”是个极其敏感的词。什么是“早恋”?遇到“早恋”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引导才算适度?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恐惧。  相似文献   

10.
郭玉良 《初中生》2015,(27):89-91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是可以理解的. 亲爱的莹莹,你的来信引发了我正想跟中学生朋友谈的一个敏感话题“早恋”.为什么说敏感呢?因为“早恋”一直是你们好奇、家长担忧、学校制止、社会争议的热点话题.所以我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跟你们谈心.  相似文献   

11.
卓玛:我是个高二的学生,成绩很差。青春期容易早恋,这是躲不过的事情。初中我就是因为早恋,没考上重点高中;高中还是一样,逃不脱该死的早恋。我现在无法控制自我,就像快要死掉的样子,人生没有目标,前途一片黑暗,我以为是老天对我不公平,让我生活在痛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东宝近半年来电话开始多起来了。父母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虽说同学打进电话大多是谈论学习问题,可一旦遇上女同学来电话,东宝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他总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单独接听。父母不放心,曾经偷偷地拿起分机听了几次,结果也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可东宝父母的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来,因为他们害怕孩子早恋。那么,东宝父母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的确,“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究竟何谓“早恋”,却恐怕是不少父母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  相似文献   

13.
阮华君 《师道》2012,(12):15-16
身为中学班主任,经常会为学生朦朦胧胧的青春期早恋萌芽烦恼,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因为处理这种情况的尺度难以把握,稍不注意就会事与愿违。变成教唆。  相似文献   

14.
多年担任小学高段班主任,我发现如今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越来越小,身心发展不平衡,给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 每接手一个班级,到了五六年级,班上就会出现"谁喜欢谁""谁和谁谈对象"的议论;办公室里同事们也会开玩笑说:"我们班出现了一对儿."面对这种现象,家长则如临大敌:"某某经常给我们家孩子打电话,这是不是早恋呀?"正是因为对青春期孩子不了解,让教师和父母给小学生贴上了"早恋"的标签.  相似文献   

15.
易永卿 《湖南教育》2002,(13):15-16
早恋是指不到恋爱年龄而发生的恋爱行为,它是相对于青少年的自立程度和距最低婚龄的相差程度而言的。早恋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就像冬天里提前开放的花朵,虽然好看但不会有结果。有关资料表明:青少年早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我国初中生当中约有2%的学生有早恋倾向,8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为15%,如今已达到24%。70年代,小学生当中,只有一些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因为入学年龄偏高或者有早婚习俗等原因而存在早恋现象;80年代,一些城镇小学开始出现早恋现象;如今,6.9%的小学生有早恋题。…  相似文献   

16.
张文祥 《师道》2002,(10):58
由于多种因素,现在的中学生出现了一种早熟的趋势,于是有了早恋的问题。中学生的早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幼稚型,一种是成人型。幼稚型的早恋主要发生在初中生当中。初中生事实上还基本不懂什么是恋爱,他们的早恋大多数是在模仿,再要好,吵一架就成了冤家。充其量,他们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而到了初三阶段,他们要恋也没有时间了。我们大可不必把他们的早恋问题太当回事。高中生可就有了质的不同,从生理学角度看,他们大部分已是成人,自然会发生成人型早恋。既谓之成人,又何谓早恋?因为从社会学角度看,他们又都还是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7.
早恋是青春期少男少女们对异性的一种不成熟的爱慕。之所以说它不成熟,因为这朵早开的玫瑰绽放在不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里,从而使早恋这枚酸涩的青果,在它还未变红丰盈时就已坠落枝头,化为伊甸园中的尘土…… 早恋本身并不奇怪,古人常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期内萌动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早恋”是人们谈论青少年时的主要议题之一,不少人认为中学生早恋现象极为普遍,甚至谈虎色变,这使得不少学校和家长日益担扰。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中学生早恋决非普遍。恋爱是男女双方相互间在感情交流基础上体现出来的行为活动,它包含着男女双方对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真态度。而中学男女生间的频繁交往大体都未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话题     
《华章》2007,(3)
韩版校服与早恋【背景】江苏南京市一所中学,事先征求了部分学生的意见,得知他们普遍喜欢韩国、日本那种制服类的校服,于是考虑下学期为学生定做新校服。不料,因为男装太帅、女装太漂亮,家长们慌了:天哪,穿成这样,不早恋才怪!结果,该校一位姓林的负责人近日表示:“这件事已经取消了!因为反对的家长太多。”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和利比兹曾作过一次调查,了解父母对恋爱中的男女进行干涉的作用。他们惊奇地发现,父母的干预程度愈高,男女双方竟会产生愈强烈的爱。他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此“效应”不仅表现在父母的干涉对孩子恋爱态度的影响上,也表现在教育者的粗暴行为对学生早恋等行为的负面影响上。因此,发现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家长和老师不能简单地禁止,更不能粗暴地扼杀,或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羞辱她(他)们。那么,如何打破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学生的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进行心理辅导呢?笔者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