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从一开始就与鸦片问题纠缠在一起.早期来华传教士与鸦片贸易、鸦片战争之间的某些纠葛,引起了中国人的许多误解,对基督教在华传播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鸦片问题的日益严重,在来华传教士的倡导下,中国基督教界掀起了一场以"身体拯救"为中心的反鸦片运动.来华传教士不仅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鸦片之害,反对鸦片贸易和鸦片吸食,而且在各地成立专门的戒烟所,实行劝说、药物治疗以及强制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帮助中国人戒除鸦片.在这场运动中,来华传教士始终以鸦片对身体的伤害为切入点,而以"灵魂得救""信仰福音"作为戒除鸦片的根本方法和最终归宿.这场运动虽然在根本上服从于传教士的传教利益,但是也体现出传教士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因此它在拯救中国人身体的同时,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矿山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也逐步推向高潮。其中,河南人民反对英国福公司的斗争,是一场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规模较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斗争和全国各地收回利权运动相呼应,推动着辛亥革命的到来。本文拟对这场斗争作一考察,从一个侧面透视辛亥革命前的河南社会。英国殖民者垄断河南矿业的野心  相似文献   

3.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贸易而引发的,故史称鸦片战争。要弄清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性质和危害,自然要重视鸦片问题。与此同时,另一样东西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白银。从一定意义上说,在1840年前后,雪白的银子比黑色的鸦片更为重要。因为,对以英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时期新疆禁烟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英国利用鸦片侵略中国的一场伟大正义斗争。这场反侵略斗争,由于得到道光帝和各地爱国官绅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于一八三九年曾在全国各地先后展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广人稀,禁烟斗争开展稍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以往的著作中,除个别书籍简略提到新疆禁烟斗争外,几乎都没有提及当时新疆的禁烟情况,即使道光朝的《筹办夷务始末》,也没有收入新疆禁烟的奏报。可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馆)中却藏有未发表的大理寺少卿惠丰和叶尔姜参赞大臣恩特亨额等人有关新疆禁烟的九份奏折,从中略可看出新疆禁烟梗概。这九份奏折是:  相似文献   

5.
16世纪是葡萄牙在远东的黄金时期,葡萄牙享有对东方的“保教权”,但是它的这种霸权受到了来自西班牙的挑战。葡、西间的这场斗争在第一阶段表现为16世纪双方世俗政权之间的斗争;第二阶段的表现形式为17世纪双方各自支持的基督修会在中国的竞争。这场斗争改变了近代远东的国际关系,并对之后的远东殖民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日国际儿童节3日 1839年,清朝爱国官员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上销毁(xiaohui)帝国主义用来侵略中国毒害人民的鸦片2万多箱(1600多吨),是近代史上我国人民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江西20世纪前50年新式中等教育的发展作简要回顾,以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之后,先进的中国人便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苦斗争。废除旧式教育,创办新学成为这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富有进取和创业精神的江西人民,也积...  相似文献   

8.
一百五十年前的今天,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英国“炮舰政策”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沙俄等西方殖民国家相继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过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战后,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渐次遭到破坏,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被迫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它的直接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公开破坏中国禁烟法令,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走私引起的。但是,外国侵略者及其一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极力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辩护,企图掩盖其侵略罪行和侵略扩张本质,把战争责任推到中国方面,甚至连这场战争是由鸦片直接引起的事实也要予以否认。英国侵略分子马士硬说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一八四一年,正当鸦片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国务卿亚当斯便在马萨诸塞州的历史学会上发表演说,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开声称鸦片战争“英国有正义的理由”,“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战斗。在近代中国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史学界对于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斗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关于这次斗争的领导问题,却出现了很多的争议,不少作和献都认为是菜农韦绍光。但此说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事实上,韦绍光不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领导。而在这场斗争过程中,举人何玉成却是一直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但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组织和动员群众的不止何玉成一人。因此,笔认为“何玉成是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之说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外侵内腐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英勇反抗外国侵略者及本国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时代。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炮火中,杀我人民,夺我主权,倾销鸦片,割地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满天风雨满天愁,天涯何处是神州?”康有为目睹当时人民的苦难、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八四0年,英国出动了旨在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鸦片战争.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这场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罪恶战争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华民族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他在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领导了轰轰烈烈地禁烟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下光辉的篇章.鸦片走私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采用的一种罪恶贸易手段,其中以英国最猖獗.林则徐之前,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要求清政府严禁.清朝最高统治者也感到鸦片后患无穷,从一七二九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发了十余道禁烟令.然而实施结果很不理想,尽管禁烟令一道比一道严厉,但烟患却一日重甚一日.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烟患已经从沿海扩至内陆,吸食者由官绅商弁染及民间普通百姓,年耗烟土高达四万多箱,约五百万斤.仅英国四十年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十万箱,掠夺中国白银价值近四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总收入.鸦片泛滥直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鸦片为何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当时的清政府上自高官显宦,下至胥史兵弃,几乎都是贪图贿赂之辈.他们相互勾结,结成  相似文献   

12.
学界普遍认为英国人是中国近代鸦片问题的始作俑者,并把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视为中国鸦片输入史上的分水岭,认为鸦片问题发轫于此.实际上,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欧洲人是葡萄牙商人,而1773年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时也无意开拓中国市场.18世纪80年代单纯吸食鸦片方法的发明是中国鸦片泛滥的催化剂,而英方对此推波助澜并不惜以战争手段阻止中国禁毒政策的实施,是其罪责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鸦片战争史的研究中,广东团练运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团练运动因鸦片战争而大兴,又在反侵略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一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是道光朝广东团练运动崛起的主要原因。马克思在论述太平天国革命时曾指出:“引起风暴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因鸦片战争所引起的经济平衡之破坏及其它等等,鸦片不曾发生催眠的作用而倒发生了惊醒的作用。”马克思的论述也适用于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掀起的反侵略斗争。1840年6月,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毒品贸易,变中国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战争  相似文献   

14.
甲教学目的讲述虎门销烟,使学生知道中国的禁烟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乙教学要点一、英国向中国大量偷运鸦片二、禁烟运动1.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2.广大人民坚决支持禁烟。3.虎门销烟。丙历史背景十九世记初期,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反动统治日益腐朽,军备废弛,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烈,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清王朝危机四伏。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王翼 《教师》2009,(10)
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湖南人民也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本文主要围绕湖南人民在1923年举行的收回旅顺、大连的反日示威游行和日本帝国主义为镇压人民残忍制造的"六一惨案"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桂屏 《文教资料》2009,(33):97-98
十八世纪末期.英、关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灾难。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人民站在一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本文就林则徐禁烟斗争的主要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近代中国,鸦片象一场不可遏止的瘟疫,蔓延到全国各地,并泛滥一百多年,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对近代中国人来说,鸦片不仅仅是一种毒品,也是招致国家衰败与民族屈辱的祸源.鸦片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一)鸦片,又叫阿芙蓉,俗称“大烟”,它是用罂粟汁液熬制而成的麻醉性毒品,中国本来并不出产鸦片,“鸦片”一词也是从外文音译而来;据史书记载,鸦片原产于西亚一带、后逐渐传入欧洲、南亚等地,唐时;罂粟作为药材由阿拉伯入带到中国.宋元之际,中国文献中关于罂粟的记载越来越多,但人们只知道罂粟可供观赏与治病,16世纪中叶,窃据澳门的葡萄牙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制作与吸食方法也由西班牙人、荷兰人传入.并逐渐被中国人掌握,吸毒现象开始出现.鸦片的大量输入、吸毒恶习的泛滥是从18世纪英国确立向中国实行鸦片侵略政策开始的.英国自18世纪20年代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1773年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正式制定了对华鸦片政策.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片经营权,1834年 鸦片经营权由东印度公司转到英国私人企业手中,这“在鸦片贸易史上;标志着一个时代”.①英国鸦片贩子从此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对中国大规模输入鸦片.据统计,1834年为21885箱1838后激增为40200箱1821-1939年鸦片?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我党推动并领导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斗争,而且也是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战争。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30年代,鸦片开始流入东北,直到20世纪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结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东北地区鸦片泛滥,给东北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似惊雷震天,如疾风扫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新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太平天国内部始终存在着投降与反投降、分裂与团结的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核心坚持农民起义的正确路线,而石达开一伙却走上叛变投敌的可耻道路。苏修御用文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胡说什么石达开是“太平军中最孚众望的领袖”。然而,历史事实粉碎了修正主义者的无耻谰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