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信息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媒介的时代记录特性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病态。那么,身处如此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南方周末》要如何体现出自我记录时代进程的社会历史意义?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南方周末》的媒介生态位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从而全面的审视该报在当下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现状,并试图给出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谷妍 《东南传播》2012,(3):78-79
全球已经进入到娱乐业时代,娱乐文化对电视媒介构成了深度渗透。同时新媒介波及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当年波兹曼对娱乐业时代的反思。本文借助波兹曼对娱乐的相关思索,结合我国的娱乐文化与电视媒介的紧密关联带来的不利因素,结合国家近日出台的相关政策,思考究竟怎样把握度,采用恰当的策略,才能避免电视娱乐文化的泛滥,避免娱乐危机。  相似文献   

3.
由本刊与国内在媒介经济领域起步较早、有一定实力与资源优势的专业科研机构———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合办的“媒介经济板块” ,主旨是提供媒介市场分析与动态扫描 ,以供媒介业内经营管理人士参考。这一板块的特点是集中研究分析媒介经济 ,紧贴市场实际 ,加强针对性与服务性。初步计划每期4至6页 ,包括“媒介经济论坛”、“媒介市场调查”、“个案研究”、“风云人物”、“传媒资本市场月度点评”、“分类广告”等主要栏目。——编者  相似文献   

4.
在湛蓝的大海中,在海底的深处,有一条会许愿的小鱼。他许愿想要拥有一座城堡,一辆汽车,一匹马……他许下的每个愿望都会实现,但是有一天,这条小鱼许下了天底下最呆、最傻的愿望……他的愿望再也没办法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公共新闻”这一实践活动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美国。“公共新闻”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它的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中,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率先走出了一条“公共新闻”之路。  相似文献   

6.
杨先起 《新闻世界》2009,(9):188-189
基于问题的学习(F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以“发现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合作学习”为中期运作模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个过程恰好契合了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正确使用媒介、有效利用媒介、进一步批判媒介。《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恰好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实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X):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平衡的知名期刊。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末,“媒介批评”开始成为我们的热门话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媒介批评”学专著出版了多本,相关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热潮,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也相继问世。尽管与国外和港台相比,这种“热”有些姗姗来迟,但却有利于在吸取境外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探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编辑任勇胜先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就传播学、媒介批评与媒介批评学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9.
更多地关注媒介经济———“媒介经济板块”发刊词媒介经济在国内新闻传播业是一个新课题 ,而且是近来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热点。作为专业期刊 ,加强对媒介经济问题的报道与研究 ,是我们的责任。由本刊与国内在媒介经济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有一定实力与资源优势的专业科研机构———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合办的媒介经济板块 ,自本期开始与读者见面了。这一板块主旨是提供媒介市场分析与动态扫描 ,以供媒介业内经营管理人士参考。这一板块的特点是集中研究分析媒介经济 ,紧贴市场实际 ,加强针对性与服务性。初步计划每期4至8页 ,设有“媒介经济论坛”、“媒介市场调查”、“个案研究”、“风云人物”、“传媒资本市场月度点评”等主要栏目以及分类广告。特别要说明的是 ,分类广告不仅仅是广告 ,更主要的是为业内提供一个服务窗口 ,争取让这块小小的园地 ,成为业内人士的一个信息帮手 ,提供工作、消费、消遣的资讯。事实上 ,国外的新闻传播专业报刊非常重视分类广告 ,围绕着媒介行业的形形色色分类广告信息 ,为行业的繁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本刊首创的媒介分类广告 ,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感到有用、有益、惠而不费。如果能通过这些分类广告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那就表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10.
王静敏 《新闻窗》2006,(5):66-66
如今媒体大有向娱乐业转型的态势,用“娱乐天下”来概括当今的电视媒体,大概不算为过,打开电视就可以信手拈来一堆的娱乐节目。国内头号媒体中央电视台有《梦想中国》、《星光大道》、《非常6+1》等等;以娱乐中国为定位的湖南台一直在打娱乐牌,《超级女声》红遍全国,其她的节目如《越策越开心》、《我们结婚吧》等也成梯队的在卫星频道上登场;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入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者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尝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是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13.
赵丽颖 《现代传播》2005,(1):134-136
“基于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业———娱乐业、资讯业,尤其是影视产业, 正在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美国“1996年电信法”后, 放宽媒介产业管制, 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的重大改革举措不仅引发了美国, 而且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媒体业石破天惊的变革: 并购、联合、重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媒介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 不但形成了“娱乐传讯业”的新景观, 而且很快地排在诸多发达国家出口贸易的前位, 甚至成为了“新经济”极其重要的支柱产业。①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  相似文献   

14.
“当时我们抓到了一条‘小鱼’,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我们发现广州本地这样的小鱼有几百条。”越秀区公安局有关人士2008年12月16目向记者感叹。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4,(3):42-42
与其他媒介案例图书不同,张志安、柳剑能合著的《媒介营销案例分析》一书主要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案例选择和章节编排上,较多借鉴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以“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品牌营销”等篇章构成全书框架,覆盖媒介市场营销的主要环节。作者还关注了不少媒介在“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和“国际营销”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营销  相似文献   

16.
彭小萍 《新闻前哨》2010,(12):23-24
从单个媒体的孤军奋战,到风云一时的多媒体时代.我们迎来了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媒体时代”。在未来的媒介竞争中,传媒机构甚至整个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必然依赖于媒介融合所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末,美国《时代周刊》把“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个人网络用户已实现从一般“受众”,向集“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于一体的转变,“全民爆料”现象在娱乐业特别明显.明星的行踪、恋情、个人隐私……常常被“洞悉内情“的网民搬上网。网民成为“新闻传播者”,网络信源变得越来越强势,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9.
吴名 《记者摇篮》2005,(11):46-47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20日,在《网络传播》创刊的发布会上,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庆源先生强调了“移动性”这个概念,认为移动性与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的融合将引领新媒介的未来。何庆源的原话值得全文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