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是提升大学行政效率的障碍,已经不能适应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使命.要在真正意义上不断逼近管理的科学化,大学的行政部门需要转变观念,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主要是转变旧有观念,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管理模式,精兵简政,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达到管理效益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行政管理已不适应现代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行政管理观念,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高校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在行政管理上必须建立起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有效机制,转变发展观念和管理模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在行政管理上必须建立起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有效机制.转变发展观念和管理模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大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因此,如何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中国深化改革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改革“全能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党政、政企、集权与分权等关系,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高校行政管理的一些主要问题,认为对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就是要以效能作风建设为先导,实现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行政管理;加快推进内部管理体系改革,形成高效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着力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改善行政管理环境,努力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形成人才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水平亟须同步提升,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同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高校行政管理概念与内涵。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参照政府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服务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核心任务,建立现代化大学行政管理体系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是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提出构建具有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特色的创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在管理模式上的三个转变:由科学管理向人性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转变;由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结合转变;由校内资源管理向校内资源管理与校外资源管理结合转变。并在三个转变的基础上探讨在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引进全面质量管理,逐步引导学生参与高等农业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目标管理模式是保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实现大学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目前,目标管理成为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准确掌握目标管理的内涵及特点,并正确加以运用,才能实现大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大学教学管理创新,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管理中,成本与效率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目前中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本意识和效率观念应该贯穿于大学管理的始终,从这里入手,我们可以对大学管理中的许多方面有一个新的理解角度。一、企业的管理理念对中国大学的意义目前的中国大学,在形式上仍然是政府的一种延伸,其行政构架基本上采用了政府的管理模式。如大学中的公文制度,实行的是国务院的公文规范,大学中的管理人员或者说干部,都可以在政府行政系列中找到相应的级别,大学里的处级干部和政府中的处级干部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利益,管理方式的市场化,促进高校行政体制的发展,实现高校后勤自身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而衡量其科学化、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大学科研管理泛行政化的趋向,本文提出构建以大学学术研究为服务内容,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有效服务为职责,以实现教师学术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教师学术自由为特征的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的设想,并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转变服务职能、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等方面探讨构建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理念决定着大学教师发展实践探索与组织建设的方向。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正在经历三重转变:一是性质上由补偿性发展向提升性发展过渡,二是内容上由泛指的教师一般发展向教师教学发展深化,三是组织上从分散的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向专业的学术服务机构转型。基于教师发展的现状及新理念的萌芽,加强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建设成为回应大学教师发展理念转变的当务之急。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组织需通过推进教师发展组织自身的专业化、实现教师发展组织建设的系统化、提升教师发展组织建设的科学化等三条路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以实现组织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化、科研管理行政化、科研人员高校化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政科分离、让科研人员重新归位、经费分配专门化、决策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握学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走出用行政和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校的传统误区,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艺术性,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是当前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我们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进行管理创新,努力实现从照搬照套行政和企业管理方式向真正意义的学校管理方式转变,从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科学民主型管理转变,从“人治”型管理向“法治”型管理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进而形成人格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命名为湖北省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示范高中、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过去几年了,在这几年里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的服务职能越来越明显,但各级政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规范之处,应从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实现行政理念现代化;从人治的政府转变为法制的政府,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从秘密的政府转变为透明的政府,实现政务活动公开化;从干预的政府转变为服务的政府,实现组织结构合理化;从集权的政府转变为分权的政府,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从低效的政府转变为高效的政府,实现政府动作高效化。  相似文献   

18.
一、实质性融入,建立医学教育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理顺综合性大学和医学院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高效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1]在实践中我院首先是服从大局,进行了校区的调整,完成了校区的整体搬迁、财产清理和财务并账,成为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实现了校院融为一体。这种校院同属一个校园的布局,给学院教学的组织,科研的合作,行政、学生、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学院的医学教育院区置身于综合性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加快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使学生在多学科、多层次文化环境的熏陶下,不断提高综合素质。[2]其次是按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转变,将行政、后勤等管理职能进行分离,把学院的管理重心从全面管理逐渐转移到师资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开发上来,使学院领导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院的建设发展。[3]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也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文章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指出法治化、民主化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含义及作用众所周知,管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遵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计划、组织、控制,以高效益地实现目标的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阶级运用回家机器,按照本阶级的意志对社会实行管理的活动。教育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活动。教育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