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3.
<螳螂捕蝉>是北京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一意孤行决定攻打楚国,一位年轻的舍人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委婉劝谏吴王,不要"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使吴王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4.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下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储备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劝阻吴王,说服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文章以对话为主,叙事生动传神,突出前因后果的照应。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成功地促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执教《螳螂捕蝉》时,为追求有效教学.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对教学内容作了取舍和富于创造性的重组.将教学设计为三大板块进行.这些板块既是相对独立的故事“细件”.又是一个个富于张力的讨论话题.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也是教师、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依据。一、作业有利于课堂巩固,激发思维碰撞《螳螂捕蝉》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8.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本文文字浅显,情节生动,孩子们很喜欢读。但在阅读中,孩子们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那些大臣们又会是怎么劝说吴王的呢?他们为什么没能劝阻住吴王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正是教师可借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立足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换位思考,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使师生之间、生本之…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夕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成功劝阻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故事.课文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位侍奉昊王的少年巧妙地向昊王讲述"螳螂捕蝉"这一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文章的语言文字浅显易懂,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体会少年劝说的巧妙.在本课的书后习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少年的话,昊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的安排,正是反映了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可以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以下的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都是××问,××答,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因学而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12.
胡修新 《辅导员》2013,(16):91-91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成功地促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诵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为起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的内容。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把书"读薄"  相似文献   

13.
[案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二天上朝,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阐释了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来演一演吴王上朝的情景。演之前先好好练一练,想一想吴王会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读完《螳螂捕蝉》后,我想:吴王之所以放弃了攻打楚国,不仅是因为那个门客很聪明,更重要的是,当他听到吴王说“敢有谏者死”时并没有冒死相谏,而是讲了树上的三种小动物——蝉、螳螂、黄雀的故事使吴王放弃了攻楚的打算。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螳螂捕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成功劝阻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故事。课文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不久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螳螂捕蝉》一课,觉得受益匪浅。下面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生:我认为吴王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当他要攻打楚国时,有大臣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就固执地说,谁敢劝阻他,就处死谁。师:那吴王是个坏人喽?生:(思索片刻)我认为吴王也有他的优点。师:什么优点?生:他听了少年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之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说明他跟廉颇一样能知错就改。师:(微笑)你能对学过的人物进行比较,这个方法好。生:吴王还有其他优点。师:(饶有兴趣)说给大家听听。生:他对少年说:“你早晨跑…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趣的成语故事,一起读课题:螳螂捕蝉(板书)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有意思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快速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生读完课文)师:谁来用最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有意思的故事?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下令说,谁敢再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座位之间互相说说。(生同桌互说)师:如果再概…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师:少年讲的故事让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究竟悟出了什么?生:"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过来:我要攻打楚国,情形与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差不多,身后都有隐伏的祸患。生:吴王明白了,自己就像  相似文献   

19.
[案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二天上朝,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阐释了其中的原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细致入微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文本的内涵,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下面,我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螳螂捕蝉》是一篇极富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文章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