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文义 《甘肃教育》2008,(14):35-35
目前,作文教学存在学生忙练习,教师累于案牍的现象,其结果是“投入”与“产出”不相符合,更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大相径庭。据笔者经验,教师精批细改不如分析讲评。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通过生产劳动能力而成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个环节。教育生产劳动能力是一个教育投入到教育产出的过程,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产出是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衡量“最小-最大”的最高标准是教育的社会效益,教育经济学的这些理论对于全面地,科学地评价高等教育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税收政策参与企业与个人家庭的教育投融资行为,当前已很有必要。为此应区分教育投入与成果产出,并通过税收免机制,对其增大教育投入的行为给予减免税乃至负税待遇,以示鼓励支持;对其参与教育产出收益分享则应予课税,形成教育税金“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的投入产出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李强总理在2023年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这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质量包括三个方面,即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职业教育的“产出质量”指学习的结果,其标志是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和职业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是保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来源、内涵、特点、核心思想及其表现,借鉴OBE的“投入和产出”“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回头看”思想开展思政课教学探讨研究,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设计为:闭环研究,考虑投入与产出配置,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反向设计,反思思政课教学效果,梳理完善培养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拓展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以学论教,拓宽思政课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回头看,建立思政课评价综合反馈机制,优化学习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就其实践影响而言,它是基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益、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对效益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教学投入和产出比,即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如何在课堂45分钟里,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实施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构建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影响素质教育的“瓶颈”。本文拟就构建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形成创新机制 素质教育的深化,离不开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学校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直接关系到“教”和“学”能否有所创新及其创新的程度。只有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逐步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密切相关,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差异性和时效性,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借助Pearson相关分析法构建了基于DEA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泉州公办高职院校面板数据作为实证数据,利用BCC-DEA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的BCC-DEA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的运用总体较为有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树荣 《教育探索》2001,(11):24-25
高职、高专教育有其特殊性,其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建立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建立高职、高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既是高职、高专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依据。近年的研究表明,面向未来社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全面素质是指身体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效益评价是以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过程与结果、教师工作量与学生收获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为评价对象,对课堂教学效益作出价值判断,以规范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学校教学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但农村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却举步维艰。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偏颇、教师素质较低、评价体系缺失、经济条件制约等。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向前迈进,即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和大幅增加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2.
生产活动的效益,一般都简单地表现为“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之比,比值的大小就反映了效益的高低。要衡量教育这种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特殊“生产”活动的效益,就要采取特殊的表示“投入”、“产出”关系的方式。教育效益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效益指教育的外部效益,亦即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一定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人力资本与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比值。微观效益指教育的内部效益,亦即办学效益,主要表现为一定的“投入”即办学经费与一定的“产出”即所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比值。  相似文献   

13.
贺兰二中是贺兰县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九年寄宿制学校,2008年6月接受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基”工作验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接受“国检”一年来,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教师劳动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劳动的投入是人力投入大于物力投入,而产出则表现为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物化”形式的科研成果和受教育者增殖的劳动能力。教师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效率是指教师投入一定劳动取得多少教育成果,而效益则是指这些教育成果给社会经济带来多大收益。教师劳动的效率是较高的,效益是巨大的。教师劳动报酬的确定,应适合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在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教师必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5.
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标准、方法、解释等要素,是素质教育课程与教育评价模式的基本要素。一、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的要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二、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三、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对象要从“唯智育”转向“五育”并举,“重知识”转向“重能力”,从“重产出”转向“重效率”;四、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时空观要从“课程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五、课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评价能否按照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全面反映教育活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保证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本文试就中学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问题谈两点认识。 一、“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标准 素质教育的效果与传统教育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显著特点是“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个个成才”的标准是什么?从教育教学形势与实践来看,其核心内容应该有三方面:(一)“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二)“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相似文献   

17.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要切实地进行素质教育,除了必须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又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劳动素质、身体素质评价,还包括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当然每种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在此,只对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作一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余燕 《湖北教育》2004,(22):56-5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是高级劳动力和科技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与一般商品生产的“投入一产出”运作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就“投入”过程而言,学生的招收相似于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教育经费的筹措相似于企业生产资金的准备,教师的聘用相似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招募;就“产出”来说,毕业生的就业和科技成果的转让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为了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必要对世纪之交的现行教育进行一番审视。我们认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除了教育投入不足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过时的教育体制以外,更有传统教育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意味着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师待遇等教育“硬件”的投入和建设,更意味着教育“软件”的更新和提高。一、教育观念上的偏差由于传统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考试这根指挥棒的牵制,拖累了教育改革的…  相似文献   

20.
“扬长”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是“扬长”教育的终极追求。“扬长”教育着力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内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评价理念是构建“扬长”教育学生评价模式及策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